清真寺功能解读——以爱资哈尔清真寺为例论文_刘亦尧

清真寺功能解读——以爱资哈尔清真寺为例论文_刘亦尧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 大连)

摘要: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追溯伊斯兰教的历史,清真寺在促进穆斯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都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埃及爱资哈尔清真寺屹立千年,不仅作为穆斯林叩拜祈祷从事宗教活动之用,更逐渐发展为探寻伊斯兰学问的最高学府和传播伊斯兰文化的中枢,甚至在政治生活中一直都占有重要席位。本文仅以爱资哈尔清真寺为例分析解读清真寺的功能,希望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伊斯兰文化的认识与了解。

关键词:爱资哈尔清真寺;伊斯兰文化;功能

“清真寺”是阿拉伯语“麦思吉德”的意译,原意为“叩头的地方”,也称“礼拜寺”,是穆斯林从事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穆斯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清真寺,后人称之为麦地那清真寺,也作先知清真寺。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征服与扩张,伊斯兰教随之传入了各地,而清真寺作为主要场所,虽然建筑风格多有不同,但都一直发挥着重要职能。爱资哈尔清真寺始建于公元970年,由法蒂玛王朝(909-1171)的将领昭海尔,经两年时间建立完成。从爱资哈尔清真寺建成的那天起,其高大明亮的尖塔便成为开罗地区的标志,更成为指引穆斯林的一盏明灯。

由于清真寺在穆斯林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它集中体现了伊斯兰世界的宗教、历史、经济、教育、艺术、民俗、建筑等丰富内涵,更作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象征,是了理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钥匙,而且它还扮演着宗教、教育、社会、政治等不同职能,从这些方面来考虑,才能全面了解清真寺的功能与作用。下面以爱资哈尔清真寺为例,浅析清真寺的不同功能:

一、宗教功能

“مسجد”(清真寺)一词在《古兰经》中一共出现28次,《古兰经》和“圣训”均强调了清真寺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宗教服务。伊斯兰教规定的每日五次礼拜、每周一次的聚礼和每年两度的节日会礼,都是穆斯林在清真寺里完成的。在伊斯兰教的五大功修中,礼拜最为重要,也是穆斯林功修至关重要的日常行为。在清真寺这个“近主敬主”的特定空间里举行的念、礼、斋、课、朝等宗教功修的相关仪式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穆斯林个人与团体间的团结,穆斯林在清真寺一起活动促成的团结更易产生心灵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清真寺不仅在穆斯林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穆斯林心目中也具有崇高神圣的地位,被视为“崇拜安拉的场所”,是广大穆斯林“信仰的支柱,是通向永恒后世的路径,又是走向现实生活的路标”。

二、教育功能

在伊斯兰历史上,清真寺由传播伊斯兰教义、履行宗教功修之所,转为实施教育的学府不乏其例,爱资哈尔即为一例。爱资哈尔不仅是知名的清真寺,也是著名的伊斯兰高等学府。爱资哈尔清真寺在建成之初,就很重视教育,从公元975年起就成为一所各地穆斯林前往学习教律的学校,是全世界最古老的一所伊斯兰大学。早在1415年至1416年间,就有来自东至波斯、西至马格里布的七百五十名外省学生在爱资哈尔求学。

爱资哈尔清真寺被誉为伊斯兰教的教育福地,阿拉伯语言学的摇篮,它指导人们用理智进行思考,积极探索宇宙奥秘,倡导穆斯林寻求并坚持真理。世界各地的穆斯林纷纷慕名而来,求知问业,我国阿拉伯语的老前辈马坚、纳忠、刘麟瑞等教授,早年就曾在这里攻读过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

伊斯兰学术泰斗伊本·泰米叶说:“清真寺是学者之家,学术研究中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清真寺不但是穆斯林礼拜的圣殿,也是伊斯兰教文化教育和宣传中心,清真寺成为阿拉伯语言、文化、科学、艺术、美学、哲学等的教研机构、文化重镇,是伊斯兰知识和文化的宝库。

三、社会功能

除基本的宗教、学术功能外,清真寺还具有社会功能,特别为团结民众、凝聚人心、协商共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及推动伊斯兰社会的进步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清真寺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清真寺是穆斯林庆祝和纪念各种社会宗教节日的场所。从婴孩起经名、学阿语念经、成人后的每日五次礼拜等,都与清真寺发生着联系。据文献记载,在爱资哈尔清真寺,遇有著名宗教人士归真,宣礼者就在宣礼塔上反复宣读一段固定的祈祷词,将噩耗传向四方。

2、清真寺是各种文化活动中心。诗人、演说家经常出入于清真寺,举办诗歌演讲或讲通俗故事。爱资哈尔清真寺是当地居民共同的家园,居住在爱资哈尔地区的居民可以从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感受到穆斯林的量,获得文化、经济和精神的支持和鼓励。

3、清真寺是避祸求福的场所。和其他著名清真寺一样,爱资哈尔清真寺也是穆斯林的朝圣地和庇护所。每逢盛大的节日或诸如战乱、饥荒等灾难时刻,总会有成千上万的信徒拥入清真寺聆听教长的诵经、演说,并向真主祈福。此外,如遇危急情况,通常首先在清真寺发布通告。

四、政治功能

清真寺不仅与穆斯林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穆斯林的政治生活密切相联。清真寺的政治功能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清真寺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清真寺是政教合一的重要机构,哈里发时期的一切政治活动都与清真寺密切联系在一起。官方政策、哈里发和省督的公告通常在首都和各省的清真寺里宣读,统治者经常在当地的清真寺里召集公众,讨论和审议公众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2、清真寺是国家的财务基地。国家财产经常存放在大清真寺里,这个传统可上溯到第一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时代。国家还经常利用清真寺处理一些公共财产事务,据载,法蒂玛王朝的大臣叶耳孤卜·本·基里斯,利用开罗伊本·图伦清真寺处理公共行政事务。

3、清真寺是处理民事纠纷的法院。伊斯兰教创立之初,法律事务的仲裁基本上是统治者的事,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穆斯林领袖们不得不找助手帮助处理法律事务。前三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和奥斯曼均任用法官,代表他们在各省的大清真寺里处理法律事务。

结语

清真寺是阿拉伯文化的象征,也是伊斯兰文明的标志,更是穆斯林历史的象征和写照。初期清真寺的建立象征着人们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开始转向城镇的定居生活,这也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所有清真寺大都建在人群最集中的地方而非深山幽林,体现出伊斯兰的入世思想,反映了清真寺与穆斯林群众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和把握清真寺的功能,对深入研究、准确把握阿拉伯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希提.阿拉伯通史[M].马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陈建民.当代中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钱学文.简明阿拉伯伊斯兰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4]杨灏城,许林根.列国志:埃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马利章.埃及爱资哈尔清真寺浅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4).

[6]宛耀宾,等.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刘亦尧(1993.1-),女,黑龙江人,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阿拉伯文化。

论文作者:刘亦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清真寺功能解读——以爱资哈尔清真寺为例论文_刘亦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