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市场化与若干经济问题_利率市场化论文

中国利率市场化与若干经济问题_利率市场化论文

中国利率市场化与若干经济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经济问题论文,利率市场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源于经济体制转型与金融制度变迁,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的客观要求,特别是中国“入世”后,经济、金融融入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不可否认,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然而,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其他经济改革一样,都有其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即在获得改革成效的同时,还要付出相应的改革成本。因此,当我们在肯定利率市场化改革正面效应的同时,也要认真研究利率市场化的后续问题及其一定时期内的负面影响,未雨绸缪,做好相应的制度和对策安排,力争将对经济影响极大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本降到最低限度。否则,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会出现反复,甚至功亏一箦。鉴于中国经济、金融的实际情况,马上完全放开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实现利率市场化,至少有以下几个经济问题值得认真分析研究。

 一、利率市场化与需求扩大问题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20年的高速增长后,以1996年经济“软着陆”为标志,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经济由长期的供给短缺型向供给过剩型转变,绝大多数商品供求饱和或供过于求,经济增长由原来的需求拉动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变。1996年至2003年,反映通货膨胀指标的消费物价指数CPI持续低迷,1996年至2003年CPl分别为:8.3%、2.8%、-0.8%、-1.4%、0.4%、0.7%、-0.8%、1.2%。在这一期间,中国经济还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冲击和影响,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采取了强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措施,即运用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灵活的货币政策,刺激和扩大内需,鼓励出口,中国GDP在这8年期间仍以平均8.25%的速度递增.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当然,中国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排除某一特定时期因某些特定的原因,经济出现局部过热而引起部分商品需求过大的现象,比如2004年因经济局部过热而引起煤、电、油、运的紧张,CPI温和上涨。然而,如果不出现大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异常情况,可以预见,需求约束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常态,需求的持续扩大将成为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

从理论上讲,扩大需求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即扩大投资和扩大消费,鼓励出口。投资、消费和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出口扩大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出口扩大要受制于国际社会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出口量的大小,我国是不可控的,如果完全将经济增长建立在出口之上,就会产生对外经济的依赖,经济增长就会因国际需求的变动而频繁波动;投资需求的扩大同样能够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然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必须由消费与之相匹配,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撑,投资需求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呈递减效应;从社会生产周期来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的和持久的拉动力。而利率市场化对投资、消费、出口等经济变量均有影响,尤其是对消费的影响更大。

从国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在一定时期内必然升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货币资金的有限性决定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水平的升高更是不可避免的。利率水平的升高,尽管有利于货币资金流向效益好、收益高的企业和行业,促进资金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同时加大投资成本,特别是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项目的成本影响更大,从而抑制投资需求。利率水平的升高,可能引起国际逐利资本的超量涌入,会对人民币构成升值压力,人民币较大幅度升值,抑制出口或导致出口增幅下滑,从而给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经济增长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利率水平的升高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居民的消费与储蓄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储蓄与利率正相关,消费与利率负相关。然而,我国居民储蓄对利率的下调不敏感,即利率的下调不能相应地减少储蓄和增加消费。1996年至2002年中央银行连续8次调低利率,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由10.98%调低到1.98%,居民的储蓄存款不降反升,居民的消费也未明显扩大就是有力的佐证。而居民储蓄对利率的上调却十分敏感,对消费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原因是,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体制性改革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恶化了居民未来收支预期。因此,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水平较大幅度地提高,进一步刺激居民的财富积累偏好,强化居民的储蓄倾向,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削弱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因此,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利率水平的升高对需求扩大的负面影响,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制度安排。一是加强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完善调控机制,使中央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后,完全有能力运用相应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将利率水平控制在社会经济的可承受的限度内;二是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消除不适当的投资壁垒,提高社会投资的积极性;三是努力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别,从而塑造消费需求的动力源泉;四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使居民愿意消费,敢于消费。

二、利率市场化与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算起,直到今天已有20多年的时间了。在这20多年里,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与试点,从利改税、拨改贷、扩大企业自主权、承包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等,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效,一部分国有企业已经基本上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因影响国有企业改革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相当大部分的国有企业的改革还不到位,从整体上看,国有企业经营还没有从根本上走出困境。鉴于国有企业在经济转轨期的特殊地位,肩负着多重功能,作为公有经济的主体,既是国有资产的载体,又是大部分产业工人的就业载体。在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任何不慎的改革都可能引致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改革的决策者对国有企业改革持相当谨慎的态度,不得不让国有企业承担起有损效率的社会责任,或者说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政策目标不得不牺牲国有企业经营的合理性。事实上,相当多的国有企业经营已经非常困难,在经济上已经没有继续生存下去的条件和能力,退出市场已经是最合乎经济合理性的出路时,却因社会的或政治的原因形成强大的“退出壁垒”而不能“寿终正寝”。大量的微利或亏损国有企业的生存依靠国家通过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对其实施救助和补贴性金融支持。国有银行秉承政府的意志将绝大部分的信贷资金投向国有企业就是很好的例证。利率市场化对大量的微利或亏损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

利率市场化对国有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有企业的融资问题就显现出来。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商业银行拥有完全经营决策权,即信贷投向的决定权和信贷的定价权等。商业银行经营在坚持“三性原则”的前提下,必然选择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和项目作为信贷投向。而大量微利或亏损国有企业将失去信贷支持而陷入困境;二是国有企业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受到严峻的挑战。如果说在低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以补贴性金融支持,大量的微利或亏损国有企业仍可以勉强生存的话,那么在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水平的升高,不要说微利或亏损企业因财务状况雪上加霜,生存难以为继,即使现在经营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也有可能陷入财务困境。如果国有企业没有合理的退出通道,国有企业问题就会更加突出,对整个经济改革与发展形成拖累。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要与国有企业改革配套进行。

鉴于国有企业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地位,弱化利率市场化对国有企业的负面影响,构建利率市场化的微观基础,惟一的出路是,在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之前,加快国有企业深层次改革。一是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实现国有企业的整合与优化。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的原则应是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遵循有生有死,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二是加快以产权改革为核心,以股份制公司为基本企业组织形式,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对国有企业整合与优化的基础上,除极少数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国有企业实行国有独资外,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国家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的股份制企业,要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责任和权利统一,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制衡和约束机制,以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问题

我国长期实行低利率管制政策,利率的变动和存贷款利差均由代表政府的央行确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没有多大的变通余地,只能被动接受,以至于形成利率波动无风险的思维定势,即使对利率波动风险有所意识也只是浅层次的。最典型的例证是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8次降息,其间包括利差的缩小,这种大幅频繁的利率调整事实上已经构成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然而,据调查,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频繁大幅下调利率的风险,有意识地防范和规避者却寥若晨星。金融机构这种利率风险防范意识和定价能力的缺失,使之在利率市场化后的经营面临着的冲击和压力不可小觑。可以预见,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风险将是我国金融机构经营的主要风险。

利率市场化后,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有:一是存贷款利差缩小的风险。根据国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的总体水平会升高,但并不意味着存贷利率的同步升高,而往往是存款利率升幅大于贷款利率的升幅,造成利差缩小,商业银行的表内业务获利空间收窄。存贷款利差缩小源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竞争博弈的结果。商业银行为稳定和吸收更多的资金来源,促使存款利率水平的上升。同时,为了保住或争取更多的优质客户,贷款利率的升高受到制约。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货币资金的有限性和优质客户的稀缺性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竞争行为的非理性,决定存贷款利差缩小更是不可避免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随着金融“脱媒化”的日益加剧,表外业务(广义)迅速扩张,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例一般在30%-50%,有的银行的表外业务利润收入超过利息收入。因此,西方商业银行能够有效抵御利差缩小风险。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中间业务和其他表外业务不发达,利差收益占银行机构总收入的90%以上。因此,利率市场化后一定时期内,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着极大的经营压力。二是利率波动的风险。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利率对经济变数的敏感性大大增强。经济的过热与低迷,货币资金的供求变化,通货的膨胀与紧缩,外资的大量流入与流出,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上升与下降等因素,都会引起利率的大幅波动。商业银行面临利率波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即来自于可重新定价的资产和重新定价的负债的不匹配所引起的利率风险;利率结构的风险,即存款贷款利率不一致或短期存贷款与长期存贷款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所造成的风险;客户选择提前还贷或提前取款所造成的风险;等等。三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由银行与客户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尽管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利率管制条件下就已经存在,但是在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还不到位,内控机制不健全,缺乏应有风险防范意识,特别是在经济金融领域里信用缺失较严重的条件下,当商业银行获得了贷款定价权之后,一些自我约束机制差的银行为了追逐高收益,乐意将信贷资金投向愿意出高息而还款能力差的企业或高收益、高风险行业;一些不法企业故意隐匿不利于其融资的信息,以高息为诱饵,恶意套取银行信贷资金;也不排除银行工作人员与企业合谋化公为私的案件增多,从而凸显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讲,挑战与机遇并存。商业银行迎接利率市场化的挑战,规避利率风险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加快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深层次改革,真正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即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以股份制为路径,以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强化内控机制,塑造风险防范的内在动力和自我约束机制,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二是要加快建立银行产品定价体系,提高定价能力。商业银行拥有自主定价权之后,必须依据客户的综合风险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具体业务的利率水平,使利率能够覆盖风险,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因此,商业银行要尽快建立存贷款定价的信息系统,确立有效的定价原则和方法,完善成本收益测算制度,强化内部利率授权管理。三是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创新,引进缺口管理,规避利率波动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对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大大增强,要求商业银行对负债成本、资产盈利、重新定价的机会和对市场利率变动的预测进行经常性的综合分析。如果银行存在对利率风险的过度暴露,要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使重新定价的利率敏感资产和重新定价的利率敏感负债相匹配,确保银行盈利水平不受利率波动的影响。如果预测市场利率呈上升趋势,则可有意识地将利率敏感缺口调整为正,即利率敏感资产大于利率敏感负债;预测利率呈下降趋势,则可有意识地将利率敏感缺口调整负,即利率敏感负债大于利率敏感资产。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确保收益的经营目的。四是商业银行要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拓展业务空间,培育新的利润增长源。可以预见利率市场化后,社会公众对保值、增值的金融产品的需求增大,促进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国际上通行的分散利率风险的保值手段和方法,如债券期货、期权,利率掉期,利率期货、期权等金融产品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在我国银行业中迅速出现并发展。

金融管理决策层也要正视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估计商业银行金融改革和创新对防范利率风险,提高竞争实力,实现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金融管理决策层要起到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推动者的作用,主动为商业银行金融改革和创新,防范利率风险营造宽松的环境,并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标签:;  ;  ;  ;  ;  ;  ;  ;  ;  ;  ;  ;  ;  ;  ;  

中国利率市场化与若干经济问题_利率市场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