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3 讨论DVT属于多发性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病症,发病率较高,是现代医学中治疗难度且易危及生命安全的疾病。DVT兼具病情进展快以及起病急促的特点,有研究显示[5],约10%的DVT可成为肺栓塞,当栓子脱落后,引起严重并发症。DVT一般表现为压痛、浅静脉曲张、急性疼痛、色素沉着、肿胀等[6],但半数以上血栓患者无上述症状,所以早期确诊DVT有较大难度,加之患者受手术、制动、骨折、炎性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可存在肢体疼痛、肿胀,从而混淆诊断,因此,还需完善DVT诊断方案。本次研究通过对56例疑似DVT患者行彩超检查,确诊45例阳性患者(80.36%),DVT主要分布于股静脉17例(37.78%)、髂静脉及股静脉11(24.44%),且将年龄、吸烟、脑血管病史、发热、性别、体重指数、饮酒、静脉血栓史纳入单因素分析,发现其中除却性别、饮酒外,均对DVT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吸烟、脑血管病史、发热、体重指数、静脉血栓史均为高危因素。分析原因:以往临床中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DVT,然而此检查方法具有有创性,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患者接受度不高,应用范围受限;彩超作为当前临床常用影像学检查技术,具有无创、准确率高、可重复检查、价格低廉等应用优势[7],所以可有效诊断DVT,清晰显示血流动力学指标与静脉解剖结构,敏感度较高,对于确诊DVT意义重大;本研究所选病例均表现为血栓部位管腔存在实质回声,静脉管腔部分、全部闭塞,信号强弱不等,病变位置管腔减小,存在管腔填塞;病变邻近部位有侧支血管开放;而血栓部位则呈现“轨道征”,充分表明彩超可确定DVT形态、回声、部位、范围,并了解侧支循环形成情况、管腔阻塞情况[8],辅助掌握血流动力学相关信息。回顾性分析DVT发病因素后,可知年龄(超过50岁)、吸烟、脑血管病史、发热、体重指数(超过29.9kg/m2)、静脉血栓史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此病高危因素,可加强防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综上所述,彩超可以有效确诊DVT,年龄(超过50岁)、吸烟、脑血管病史、发热、体重指数(超过29.9kg/m2)、静脉血栓史作为DVT的高危因素需加以防范。参考文献:[1]吴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3):211-212. [2]崔丽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5):127-128. [3]李玲,罗霞,王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与超声表现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6):63-64. [4]陈红英.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4):59-60. [5]吴敏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02):69-71. [6]王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0):3076-3077. [7]马国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5):2335-2337. [8]金云芳,俞扬,何琪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08):1506-1509.
论文作者:孙书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静脉论文; 多普勒论文; 因素论文; 下肢论文; 超声论文; 患者论文; 彩色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1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