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孩子”的品行论文_王想湘

谈谈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孩子”的品行论文_王想湘

王想湘 湖北省云梦县吴铺三湖小学 432500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1-112-01

不久前,网上流传很火的一本书《寒门难出贵子》,引起广泛争议,此见解受到绝大部分网友的认同,可见,对寒门学子的偏见普遍存在,农村孩子哪怕是很优秀的孩子,也免不了有些共同问题,那就是“不大气”,这种社会偏见将严重地制约农家子弟的未来发展甚至是前途和命运。

这不禁引发我们作为教育者的反思与重视,我们要结合实际,深入分析农村孩子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在硬实力有限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软实力,尽一切力量给农村孩子创造改变的机会。

1、现状写真

调查显示,村小不少孩子有如下几个难改的习惯:小气自私(私自拿走别人的东西);爱讲粗话;不修边幅(上穿棉衣下穿凉鞋);不讲卫生(趴在地上玩);饮食不讲营养。在诸多不良习惯中,最难改最需要养成的习惯是--------大气。

2、原因分析

有句话说的好“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经验告诉我们,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父母中必然有一个暴怒无常;一个爱拿别人东西的孩子,父母中必有一个爱“顺手牵羊” 一个“小气”的孩子,父母中必然有一个过度节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千真万确颠扑不破。

曾经有一个三年级孩子讲他的亲身经历:一次去超市的时候,妈妈把散称的饼干塞在他的裤袋里,他害怕被发现就生气地说:“我喊人的”,才制止了妈妈的行为,因为孩子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受过教育。问题是,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有勇气这样做,孩子往往无形中更信赖父母,何况还受人性的弱点的左右,于是在利益的诱惑面前就分辨不清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现在的农村,有父母在家的孩子还算幸福的,绝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自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有的父母都如此,爷爷奶奶的“占便宜”之心更为普遍,导致孩子们养成小气的陋习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总结了几个训导农村孩子的方法和对策:

3、方法与对策

(一)重视农村学生的思想素养的培养

1.科学定位“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这个时代的孩子亟待培养的一种优秀品质。有人认为,农村孩子一定就是勤俭节约,错了!勤俭的前提是要“勤”,但现在由于农村年轻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打工,家里就剩老人孩子,没有或极少种田,孩子们的闲暇时间基本上交给电视或游戏,因此,农村孩子也没有了养成“勤劳”习惯的平台。

再说说“俭”。在农村,“俭”一般是这样一种状态:孩子的家人(特别是爷爷奶奶)对生活过于节省将就,在某些方面又大手大脚(比如打麻将),导致孩子从小就习惯了诸事“将就”的习惯,导致长大成人后仍然受此习惯的影响,生活不“讲究”,待人接物缺乏大气。其实在这个物质不断丰富的年代,即便有的家庭仍然困难,也不能只求过得去,要在经济水平范围内,不断地改善生活的品质,不断地攀登生活的新高,培养孩子对生活有要求的心态。比如,穿着上既要讲求实用,不能仅为遮体,更要讲求整洁干净,如果有可能,还要注重穿着舒适、得体;饮食上,不能仅为吃饱,更要注重营养、健康;在学习上,不能仅求考分,而要在乎学习是否愉快,是否养成了好的习惯。

2.提供更多机会建立农村孩子的自信

自信心是一个人气质的“显示器”,有自信心的孩子,抬头挺胸器宇轩昂,说话明朗善于交往,而农村孩子,往往勇气可嘉,但不够主动;成绩好但不善表达;特长不够不易合群。

对于这几类问题,老师可以多用鼓励的办法提高她的自信心,对于成绩好的农村孩子,多提供上台锻炼的机会,帮他克服羞涩和恐惧;鼓励她多讲话,可以请他分享学习心得,找到自豪感增强信心;鼓励农村孩子参加感兴趣的活动,参加兴趣班的学习,逐渐发展自己的特长,以找到归属感,与相同爱好的同学打成一片。

另外,老师还要充分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农村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甚至粗暴,不少家长对孩子打骂严重。老师要善于指导家长转变教育方式,不能一味批评,更不能讽刺,自信不足的孩子本来自尊心就脆弱,当他受到批评时,就会丧失勇气,连说话的底气都没有。

3.搭建平台培养农村学生主动热情的习惯

针对农村孩子胆小怯懦的心理短板,学校和班级要多开展活动,为农村孩子搭建平台,提供“当家做主”的机会,培养孩子的积极性。比如公益性活动,孩子们到了社区、福利院等地方,必须主动劳动,主动服务,主动问候,久而久之,孩子的主人翁精的主动神建立起来,自然就补载畏首畏尾了。

时代在前进,世界在融合,我们培养学生,应方言全球,着眼未来,补齐短板。中国广大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为了不让这群起跑线很远的孩子掉队,我们一线教师要想更多的办法、花更多的心思去帮助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培养拥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优秀少年。

论文作者:王想湘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谈谈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孩子”的品行论文_王想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