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论文_周利英

周利英

(浙江省义乌市大陈中心卫生院妇保科 浙江 义乌 322011)

【摘要】 目的:研究讨论子宫的恢复护理训练对正常的分娩产妇在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正常分娩)和对照组(剖宫产),每组各43例产妇,给予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行子宫恢复训练,比较2组产妇的月经恢复时间、母乳喂养持续以及性生活恢复时间等情况。结果:对于产妇自主独立洗脸,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是统计学无意义。而对于母乳喂养持续、月经恢复期和性生活恢复期,正常组显著优于剖腹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恢复护理训练正常组产妇,其各个方面得恢复都要优于剖腹产组,而且对医疗的服务满意度优于剖腹产组。

【关键词】 子宫恢复训练;分娩;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319-02

近年来,我国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人数也越来越多,剖宫产术分娩可以让产妇不去承受宫缩阵痛,同时降低产妇及胎儿的死亡率。可是自然分娩的众多优点却是剖宫产无法比拟的,比如可以锻炼新生儿的肺功能、加快子宫复旧、促进体内恶露排出等[1]。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讨论子宫的恢复护理训练对正常的分娩产妇在产后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是22周岁到35周岁之间;(2)足月生产的初产孕妇;(3)孕产妇和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有心、脑血管、肾、肝以及内分泌系统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2)围生产期中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疾病;(3)合并性传播疾病以及传染性的疾病患者。(4)根据医生的判断,无法配合完成的研究者。(5)如精神病人等没有自主行为能力者,依据其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正常分娩)和对照组(剖宫产),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针对两组产妇的情况,对两组均予以常规的护理[2],包含产前心理护理、产后母乳喂养指导、健康教育、新生儿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子宫的恢复训练[3]。措施如下:①指导产妇做肛门收缩的训练;②在进行缩肛锻炼时,首先保持肛门得舒张、收缩节律性,同时在收缩肛门的时候要尽量放松身体其他部位,来达到增强运动的效果;③然后根据产妇的恢复,确定每日持续时间、缩肛的次数,制定训练计划,并且逐步增加训练的次数、延长缩肛的时间;④最后产后1年内,坚持每天都进行缩肛训练,利于恢复阴道的紧张度和弹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2组产妇的月经恢复时间、母乳喂养持续以及性生活恢复时间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随访后产妇的有关生活状态进行了两次统计,对于产妇自主独立洗脸,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是统计学无意义。而对于母乳喂养持续、月经恢复期和性生活恢复期,正常组显著优于剖腹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

3.结论

在临床应用中,施行选择性剖腹产手术,可以免除部分母亲遭受阵痛痛苦,但是,剖腹手术对母体的精神和肉体都会造成创伤,作为一种手术,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也会对胎儿造成或多或少的损伤。

自然生产,风险小,没有麻醉意外出现的可能性,分娩时的阵痛使垂体分泌催产素激素,这种激素能够促进生产过程,且利于乳汁的分泌。自然生产的新生儿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自然分娩与剖腹产相比较具有出血量少、感染性低、体力恢复快等许多优点。所以,从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角度考虑,我们应该鼓励自然分娩,同时通过子宫的恢复训练来解决自然分娩后阴道松弛的问题。生产过后,自然分娩的产妇应该及时有效的进行子宫恢复锻炼,能够增强盆底肌功能,有利于减轻阴道松弛程度,加速阴道弹性和阴道张力的复原,从而恢复女性性器官的功能作用,提高性生活质量[4],研究就43例正常分娩进行子宫恢复训练的产妇和43例剖宫产产妇展开对比分析,根据研究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持续、月经恢复期和性生活恢复期,正常组显著优于剖腹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了子宫恢复训练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产妇自然分娩后,再经过子宫恢复训练,与剖腹产相比较,可以加快产后各个方面的恢复,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冬梓,张帝开.生殖健康与节育期保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9-10.

[2]徐芝灵,徐静.综合康复治疗对产褥期妇女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7):540-542.

[3]董佳.孕妇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的意义[J].工企医刊,2013,26(3):268-269.

[4]马信华.产后康复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和盆底器官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55-56.

论文作者:周利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43例正常分娩产妇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临床意义论文_周利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