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研究论文_蒯鲜明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研究论文_蒯鲜明

上海林博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绿色健康的房屋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宗旨。近年来,由于各个领域的空前发展,环境污染十分严重,雾霾现象更是司空见惯,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保护环境、创造绿色家园是各行各业的职责,建筑行业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提高建筑的生态化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现代建筑的现状,分析了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的应用,探讨了高效应用生态建筑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应用研究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绿色环保开始被高度重视,生态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逐渐衍生成了一种发展趋势。为了满足人类对环保的需求,建筑工程在设计中更加的人性化,同时也适时的考虑着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趋势预示着建筑行业与人类的生活环境朝着更为协调的方向迈进,也是建筑文化观念的更新。因此,生态建筑应该被我们响应,在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时刻保护着周围环境,让生态建筑、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减少建筑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共同打造健康绿色的居住环境。

一、生态建筑的含义

生态建筑不同于绿色建筑,追求环保的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降低资源浪费。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生态建筑就是根据生态学的理论指导建筑设计,通过设计并组建建筑的内外空间,使物质能源得以被循环利用,创造一种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当然也有人将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混为一谈,其实也有共同之处,相对来说,绿色建筑更加的形象具体,目标更加明确,就是保护环境;而生态建筑则强调的是合理运用资源,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的稳定与平衡,从而使建筑趋于健康化。

二、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研究

(一)保持自然通风

如今大家选择居住环境时,自然通风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这也是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通风总的来说有助于室内空气的流动,但其中的作用于功能可细分为以下三点:第一点,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确保健康通风;第二是一定程度的改善人体内部散热,防止人因皮肤潮湿引发疾病,例如最常见的风湿,这也是舒适通风的表现;第三是可以降低建筑构件的温度,如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以至于建筑物内部的温度高于外界温度,不利于人类居住,此可以称为温通风。研究表明,建筑物内外温差较大时,室内空气转换时间大约在10-15分钟之间;而温差较小的话,转换时间需要30分钟左右。建筑通风的原理是利用建筑外部表面的风压以及内部的热压相互协调完成。因此,生态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准确的测量建筑物的通风条件,建筑的形状以及与风向的夹角都能影响建筑的自然通风。

(二)合理的设计声光环境系统

首先,充足的阳光是影响居住环境的重大因素,因此,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合理的设计建筑物的遮阳以及采光。遮阳主要受建筑形状的影响,对于一些凹凸变化比较明显的建筑物来说,建筑结构受到的太阳辐射量相对比较小。因此,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建筑的布局设计,阳光作为生命的根源,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样也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良好的采光有利于不仅能提升室内温度,同时可以改善人的心情。其次,为了确保居民能够拥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噪音的控制也是生态建筑必不可少的内容。目前,随着各个行业的发展,噪音越来越多,特别是对于车水马龙的城市环境来说,噪音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噪音的避免取决于建筑物的地理环境,当今的许多居民区都避开了城市的交通主干以及大型工厂,减少噪音的污染;同时,除了地理位置外,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也要注意建筑材料的选用与布置。例如:穿孔板应与室内的装修保持协调,确保吸声材料得以均匀分布。值得一提的是绿色也是减少噪音的一大因素,植物本身就有隔音的功能,特别是一些叶面粗糙、树冠浓密的植物,吸声能力特别强。设计师应加强对建筑物周围环境的改善,合理的种植植物,起到减少噪音污染的作用。

(三)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建筑的本质就是节约型的建筑,满足这一建筑的要求就是节能、节电以及节水。根据目前建筑工程的发展局势来看,未来的建筑耗能会不断增长,各种资源也会被大量浪费,例如:水、电、材料、占地面积等,因此,在节约材料、能源以及土地资源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生态环境资源进行合理化应用。生态环境资源其实就是建筑本身的自然环境,其中包括地形山貌、水体和自然环境中本身存在的原生生物等等,当然,当地的景观风貌也在考虑范围之内。以目前我国的建筑现状来看,国家对生态资源这一方面并没有高度重视,因此,导致了许多建筑物偏向于硬质景观、场地设施、周围环境等,从而忽视了环境本身的某些特性,例如自然性以及生态性。通常来说,在建筑过程中,人们的思维过于片面化,例如,面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第一意识便是推山填沟,然后为建筑物重新规划格局,这一做法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水体、地形以及生物物种,因此,美观的人工环境对于生态环境的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合理运用自然资源,确保空间资源不被随意浪费。例如:设计师可以在地面上建设巨构城市,从而确保资源的合理化应用;建设在地面方面更加的符合自然环境;进一步加强地下空间的运用。确保空中、地面以及地下空间协调统一,高效的利用资源。坚持节能减排的设计原则,从而满足生态建设的发展要求。

(四)打造良好的建筑外部环境

良好的建筑外部环境主要体现在建筑物周围的环境绿化上。首先,绿化不仅仅在于改善周围环境,从而减少环境污染,而更多的是发挥创造性的思路,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社会资源、人文背景等相互结合,合理运用这些自然条件,例如:协调内部环境时,就可以通过借景、组景、分景等手法。其次,建筑周围的环境绿化是必不可少的,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最好减少硬质铺地,进一步扩大草坪的面积,同时,载种一些绿化效果强的高大乔木。目前的大多数小区的地面都采用的是水泥砖,其实这并不利于小区环境,可以选择采用一些渗透性的生态铺地,例如常见的格状铺地砖,合理的运用方格绿化环境,这样就进一步的改善了建筑物的外部环境。

结束语:

生态建筑作为目前比较新颖的建筑特色,很大程度的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值得人们不断探讨创新。我国一直倡导的都是建立节约型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更是当今社会的代言词,“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标志随处可见,因此,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行业应高度重视生态问题。生态建筑总的来说,满足了人们对健康居住环境的追求,因此,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注意建筑的外形、地理环境、周围绿化环境等等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确保促进生态建筑长足发展的同时,不影响自然环境,从而维持生态平衡,给更多的居民提供一个健康、环保且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曾微,廖三生. 关于生态建筑设计及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273-273.

[2]翁钰鑫,王洪艳. 浅谈生态建筑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厦门海天综合服务中心建筑设计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8).

[3]丁飞. 房屋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探讨[J]. 中国房地产业,2017(27):96.

[4]徐鑫. 可持续性生态建筑设计方法在低层住宅结构中的应用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8(14).

[5]周晓欧. 生态建筑设计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房地产业,2017(4).

论文作者:蒯鲜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研究论文_蒯鲜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