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按摩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的临床应用价值评述论文_彭锋

彭锋 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高压氧室213003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按摩康复治疗方法对小儿脑瘫性瘫痪流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流涎患者中筛选出120例患者,按照病历号和患者及家属的个人治疗意愿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联合针灸按摩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种情况改善程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针灸按摩康复治疗后,疗效显著的有27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DS等级评价具有明显的降低,且实验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恢复到Ⅰ 级的有28例,对照组有16例,两组对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按摩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流涎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对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按摩;康复;小儿脑性瘫痪流涎;临床应用价值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为小儿脑瘫,是小儿因感染、出血、外伤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脑部实质性伤害,导致患者出现非进行性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脑瘫的疾病。脑损伤具有非进行性的特点,诊断应排除进行性疾病所致中枢性运动障碍和正常儿童暂时性运动发育迟缓[1]。流涎是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2],约10%-37%的脑性瘫痪患者会出现此症状[3]。且由于患者的神经麻痹及组织传导障碍,患者会出现进食困难及语言不利。为了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我院以120例小儿脑性瘫痪流涎患者为基础,对针灸按摩康复疗法和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研究,为今后此类患者在临床中能够选择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流涎患者中筛选出120例患者,按照病历号和患者及家属的个人治疗意愿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在2-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1.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在2-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1.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吞咽协调训练、语言训练及口舌操等,锻炼咽部及口腔部肌肉神经的敏感性与灵活性;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联合针灸按摩疗法。针刺采用舌针针刺舌体,金津、玉液;并针刺水沟、承浆、地仓、颊车、巨廖、翳风等穴位;按摩时用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揉患者面部肌肉,特别是下面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加快面部神经肌肉的灵敏度恢复。

1.3评价标准

1.3.2所有患者按照教师流涎分级法进行等级评定[4]:Ⅰ 级为无流涎症状;Ⅱ级为偶发流涎症状,且流涎量较少;Ⅲ级为不时流涎;Ⅳ级为经常流涎,但涎液断续,未成线;Ⅴ级为涎液成线流下,且流涎量较大经常打湿衣襟。

1.3.2综合疗效评价标准[5]显著:流涎症状基本消失;好转:仍具有流涎症状,TDS等级减少2级及以上;有效:仍具流涎症状,TDS等级减少1级;无效:流涎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著率+好转率+有效率

1.4统计处理

文中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患者采用针灸按摩康复疗法,治疗后疗效显著的有2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后效果显著的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一。

3.讨论

小儿脑性瘫痪指自妊娠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6]。流涎是其比较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且普遍存在吞咽功能的损伤,直接影响患者营养物质的摄取。涎液过多会打湿患者衣襟,对局部皮肤形成刺激,且减少总体液体量[7]。现今临床上对此类病症的治疗方法多样化,药物服用、手术、针灸、按摩及康复锻炼等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我院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即为针灸按摩康复疗法。金津、玉液属于经外奇穴,采用舌针刺激舌体和金津、玉液两个穴位,可以增加口腔内各神经的传导,刺激舌体逐渐恢复灵活度,防止舌体肌肉僵硬。水沟、承浆、地仓、颊扯、巨廖、翳风等穴位都位于下面部,多数位于口腔周围,对这些穴位进行针灸刺激可以疏通面部经络,使口周的神经得到濡养,恢复神经组织的传导能力。实施针灸治疗时难免产生疼痛感,会导致患者哭闹,降低治疗的依从性。随后应用按摩手法可以使患者得到适当的安抚,有利于后续治疗的逐步进行。应用按摩手法对咬肌、口轮匝肌、口角提肌、降下唇肌等下面部肌肉的肌腹进行点按和按揉,缓解肌肉的僵硬程度,使肌肉恢复收缩、舒张的功能。对肌肉在面部的附着点处进行适当的点按,恢复骨骼与肌肉之间的协调性,且附着处肌腱因无肌肉组织,所以营养供给难度更大,对此处进行适当的刺激可以有效的促进局部濡养,恢复肌腱的韧性。康复治疗方法是按照《儿童运动发育迟缓训练图谱》的相关内容修订的[8],吞咽训练、语言训练及口舌操可以对口、面、咽等一系列的肌肉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儿童脑性瘫痪流涎主要就是患者机体与吞咽有关的肌肉僵硬,功能不协调,导致无法将口腔内的分泌物清除,其从口腔流出导致流涎。让患者进行吞咽行为,可以恢复咽喉部肌肉的生理功能。锻炼患者的语言能力不仅可以恢复其舌体的灵活度还有利于患者的交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伸舌、缩舌、扣齿、微笑等口舌操动作可以进一步恢复口面部肌肉的生理功能。针灸按摩康复相结合治疗,可以对患者的神经、组织、肌肉进行全面的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文中数据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及TDS分级评定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证明针灸按摩康复对儿童脑性瘫痪流涎具有确切的疗效,应在临床中普遍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5):309

[2]刘振寰,林青梅,万瑞平,等.脑性瘫痪对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CD].中国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9,3(8):1327--1333

[3]Reddihough D, John stone B, Ch on g D. Managing drooling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 y - A mu lti disciplinary team apporach[ C] . International Cereb ral Palsy Conferen ce Proceedings , 2009: 103.

[4]许世跃,郑路.阿托品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症的临床观察[J].现代康复,1999,3(2):180--181

[5]董尚胜,刘振寰. 舌针治疗脑性瘫痪儿童流涎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4,05:4-6.

[6]林庆.2004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61--262

[7]卢晓妹,卜笑松,卢曼曼,等.小儿脑性瘫痪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5):386--388

[8]刘振寰.儿童运动发育迟缓训练图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52--263

论文作者:彭锋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针灸按摩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的临床应用价值评述论文_彭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