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晶体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论文_张晓君

张晓君

(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川医院 湖北 汉川 431600)

【摘要】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晶体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晶体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晶体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以及治疗后的血糖、乳酸水平和尿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心率慢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糖和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失血性休克时,使用参麦注射液联合晶体液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恢复机体微循环,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晶体液;失血性休克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057-01

失血性休克是由于各类原因引起患者的血液、血浆大量丢失,体内微循环和心输出的血量不足、细胞代谢紊乱、组织灌注不足以及器官功能受损的一种危急重症[1]。临床抢救失血性休克通常以有效止血、液体治疗和保护重要器官为主,不仅需要保证患者各项微循环指标稳定,更需要恢复其细胞氧供和组织灌注。本次研究对我院部分失血性休克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联合晶体液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范围是19至56岁,平均(48.6±2.3)岁,入院时的休克指数为1至2.4,平均(1.7±0.4);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范围是18至54岁,平均(47.8±2.2)岁,入院时的休克指数为1至2.2,平均(1.6±0.3)。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的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全麻,使用的麻醉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术中使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注射以维持麻醉效果。在麻醉后将患者的右颈静脉开通,测定其中心静脉压,并在左桡动脉处穿刺以测定患者的动脉压[2]。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晶体液治疗,在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下给予补充林格氏液,使中心静脉压维持在5至12mmHg,同时静脉注射400毫升的生理盐水。观察组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晶体液治疗,在补充林格氏液的同时,给予注射100毫升的参麦注射液(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13020889),并静脉注射400毫升的生理盐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以及治疗后的血糖、乳酸水平和尿量。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 (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如表1所示,观察组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心率慢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

3.讨论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临床抢救通常为患者注射大量的液体复苏与提高血管活性的药物,然而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并不显著,还会影响患者的肠胃功能、增加动脉压,使血管内的凝血块脱落,反而加大出血量。在中医学中,失血性休克是由于患者的阴阳不调、正气虚脱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甚至衰竭[3]。参麦注射液是将红参和麦门冬联合提纯而得,药材中的人参皂苷、麦冬皂苷和少量麦冬黄酮具有益阴助阳和扶正固脱的功效。总之,参麦注射液是一种能加强患者应激能力与强心作用的有效药物,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能加强心肌的收缩力和抵抗心律失常。此外,它还能降低肺循环的阻力、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加强机体微循环的灌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且心率慢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糖和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对失血性休克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联合晶体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肾功能以及机体微循环,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立显.参麦注射液与羟乙基淀粉联合晶体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对比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4,27(8):84~85

[2] 郭福东,张立华,于凤颖等.中西医结合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55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5):703~705

[3] 赵会民,杜鹏飞,朱海彬等.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未控制失血休克的早期效果及机制[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3):247~250

论文作者:张晓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  ;  ;  ;  ;  ;  ;  ;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晶体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论文_张晓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