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裂缝防治浅析`论文_谢湛常

地下室裂缝防治浅析`论文_谢湛常

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国内建筑物向着“高、大、深”的方向拓展,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地下室墙体出现裂缝的现象普遍,并伴随引起渗漏水问题,易导致钢筋锈蚀,建筑物的耐久性降低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本文从地下结构的材料选择、设计、施工等各方面对地下室墙体裂缝的防治处理进行了探讨和归纳,对工程应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下室墙体裂缝 ;原因;防治措施

1.工程概况

广州市萝岗区萝岗中心区凯云楼位于广州萝岗区,总建筑面积为39430㎡,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建筑物高度为20米,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筏板钢筋混凝土结构。

2.地下室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本工程地下室面积较大,主副楼高差大,地下室侧墙、侧墙内柱交接位置、应力集中的位置等较容易裂缝,主要有如下原因:

2.1施工方面原因:砼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结构因温差、收缩徐变而出现的裂缝。据统计,此原因引起的裂缝约占80-85%,地下室砼裂缝大多数属于此类范畴。砼在浇筑后,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释放大量的水化热,里表温差超过25℃,就引起构件表面裂缝。砼除了温度收缩外,还有较大的化学收缩和干燥收缩,砼早期(10天-15天)极限拉伸很低,这造成砼的早期裂缝。其产生的裂缝不规则,呈龟裂状。此外还有材料原因引起的,如砂子的含泥率,混凝土的水灰比,养护期的养护不当等。

2.2设计方面原因:由外荷载引的因结构承载力不足而发生变形,受荷产生的裂缝,可能是由于设计配筋不够,其性状为平行梁边的非贯穿裂缝。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这是由于基础之间的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其表现的性状为45°的贯穿性斜裂缝,且是梁、板、墙均易出现此种贯穿性斜裂缝。砼构件的刚度差异,使砼变形不协调:第一,塔楼有剪力墙,刚度较大,对塔楼之间的顶板产生约束,当顶板配筋较少时,裂缝出现在顶板处,当顶板配筋较多时,裂缝出现在侧墙上。第二,平面尺寸复杂的,各向收缩量不同,收缩量少的部位对收缩量大的部位产生约束,导致开裂。。第三,侧壁内有柱的,由于截面突变,刚度有差异,侧壁的变形受到柱的约束,往往产生应力集中,在离柱子1∽2m的墙体上易出现纵向收缩裂缝。

3.对混凝土地下室墙裂缝的处理方法

本工程质量要求高,地下室面积大,对局部已出现的混凝土地下室墙出现裂缝,要认真对待、科学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处理方法。可结合采用表面涂抹法、表面涂抹加玻璃丝布法、充填法和灌浆法处理。

3.1表面涂抹法

表面涂抹法是一种施工比较简单、造价比较低,其常用材料主要有环氧树脂类、聚氨酯类等。对于涂刷的混凝土墙,其表面应坚实、清洁,有的表面根据材料要求还需进行干燥。现以涂抹环氧树脂类材料为例,说明表面涂抹法的施工(处理)要点。先清理需要处理的混凝土墙的表面,然后用丙酮或二甲苯或酒精擦洗,待处理面干燥后,用毛刷反复涂刷环氧树脂浆液,一般每隔3~5min涂一次,一直至涂层厚度达到1mm左右为止。环氧树脂类浆液不仅对结性能好,而且渗透能力很强,能渗入到混凝土墙体内部。

3.2表面涂刷加玻璃丝布法

表面涂刷加玻璃丝布法是施工比较复杂、防渗漏效果很好的处理方法,目前常用的有聚氨酯或环氧树脂胶料加玻璃丝布,一般用于混凝土墙裂缝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其施工要点是:将聚氨酯按甲、乙组分和二甲苯按1.0:1.5:2.0的重量配合比搅拌均匀后,涂布在基层表面上,要求涂层厚薄均匀,涂完第一遍后一般需要固化5h以上,基本不粘手时,再涂以后几层。一般涂4~5层,总厚度不小于1.5mm。若加玻璃丝布,由一般加在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充填法

充填法也是一种施工比较简单、能够满足一般要求的处理方法。即用风镐、钢钎或高速旋转的切割圆盘,将裂缝扩大成为V形或梯形凹槽,清洗干净后分层压抹环氧树脂砂浆或水泥砂浆、沥青油膏、高分子密封材料或各种成品堵漏剂等材料封闭裂缝。当修补的裂缝有结构强度要求时,宜用环氧砂浆填充。

3.5灌浆法

灌浆法常用的灌浆材料有环氧树脂类、甲基丙烯酸甲酯、丙凝、氰凝和水溶性聚氨酯等。其中环氧树脂类材料来源广泛、施工方便,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比较广;甲基烯酸甲酯粘度低,可灌性好,扩散能力强,不少工程用来修补缝宽0.05mm左右的裂缝,补强和防渗效果良好。

4.如何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预防、减少、控制地下室裂缝的产生

4.1设计方面

第一,设伸缩缝、诱导缝、后浇带和凹槽的原则:建议地下室长度超过200m时设伸缩缝或诱导缝,诱导缝的设置需经过专项的讨论确认后方可进行;后浇带设置间距不宜过大,可控制在规范规定的中低值(约30~40m),且尽量设置在刚度变化大的分界处;对大型地下室可设置从底板到侧壁到顶板的伸缩沟+后浇带的方式进行处理,可有效的减少裂缝出现。

第二,结构计算内容调整:要增加对大型地下室的收缩、温差应力的计算,以计算结果为参考,对应力大的部位采取加强措施;板钢筋尽量少用Ⅲ级钢;采用预应力结构形式的楼板,对裂缝的控制是有利的,但设计时对其划区的形状要注意,形状尽量规则,不要有局部的突出或者缩进,因为这些地方一旦张拉会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反而更容易产生裂缝;

第三,构造措施:对砼侧墙的水平筋配筋应适当加强,可以有效的减少砼墙产生裂缝;做好外部柔性防水,可采用具有双面粘贴功能的柔性外防水材料对大型地下室各迎水面进行防水处理;对后浇带处的板钢筋应尽量断开,以截断或减少砼收缩应力的传递,更好的控制裂缝的产生;

4.2施工方面

第一,砼的运送:尽量减少用地泵泵送砼,因为地泵的振动会影响其附近50~100m范围内已经浇捣好的砼的质量,使其内部出现细微裂缝,一旦砼的干收缩发生的时候,这些裂缝就会发展为肉眼可以看见的裂缝了。如确实需要采用地泵管泵送砼,其泵管的支撑点不能安装在模板上及已浇捣好的砼面上。可以安装在牢固、可靠的外墙脚手架上或有足够强度的柱头上。

第二,砼的养护:按当时的环境条件适当增加养护时间,按规范要求的最少养护天数进行养护,在气候温差变化大的时候以及极冷和极热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增加养护的次数和时间;后浇带一旦封闭则需尽快进行覆土保护,切勿让后浇带已经封闭的顶板和侧壁在自然环境中暴露时间过长,尤其是在炎热和寒冷等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暴露。对较长的砼墙养护要更加注意,传统的淋水养护的话次数应该更多一些,时间应该更长一些;可尝试采用覆盖薄膜进行养护,但需先对其进行成本核算,进行比较后酌情采用。

4.3材料方面

在针对商品砼供应方的要求里,增加对地下室部分的砼的参数指标检测数量,提高其参数指标的要求,重点要对以下指标进行检测:Ⅰ、砼的各项组成材料进搅拌仓前的温度检测;Ⅱ、砼的组成材料里石子和砂的含泥量、有机质等的检测;Ⅲ、砼的出车温度的检测;Ⅳ、砼组成材料里砂的模数的检测,因为砂粒过细会使其收缩增大,使得产生砼的收缩裂缝的可能性增大。

5.结语

高层建筑的地下工程裂缝经常出现的情况,为保证凯云楼工程的质量创广东省优良样板工程,高度重视地下室裂缝的预防工作,做到事前有预案,事中有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裂缝的出现,对已出现裂缝,事后有方法,以本文所述的方法,单一或多方法结合及时进行抢救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谭振军.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裂缝探究与防治[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08.

[2]杜文天.大型地下室裂缝产生机理分析及处理措施探讨[D].浙江工业大学,2010,12.

[3]姜亚芹,于义国.地下室混凝土裂缝、渗漏的原因与防治[J].科技风,2010,10.

论文作者:谢湛常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地下室裂缝防治浅析`论文_谢湛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