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手外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林喜梅 杨海燕 李玉怀 许衍青 林惠

护理干预在手外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林喜梅 杨海燕 李玉怀 许衍青 林惠

护理干预在手外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研究

林喜梅 杨海燕 李玉怀 许衍青 林惠

(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阳江529500)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科收治的手外科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全面的心理护理、行为护理和认知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并对其中较容易出现的症状做及时的记录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手外科患者的疼痛程度,有助于患者在短期内恢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手外科;疼痛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089-01

术后疼痛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和护理科学的逐渐完善,术后疼痛在临床护理中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对术后疼痛的重视,说明了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后期疾病的产生、发展和转化。本文对我院手外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效的控制了术后疼痛[1]。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科收治的手外科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15-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5±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可进行观察比较。

1.2方法

将40例手外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全面的心理护理、行为护理和认知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保持室内环境卫生。舒适的环境对患者病情的康复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可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而且还需要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逐渐建立起恢复疾病的信心,在心理上起到忘掉疼痛的辅助作用。

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态度友好、真诚善良、尊重并且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对患者术后疼痛表示同情和理解,同时祝福患者早日康复。此外,要及时为患者宣传疾病防护的相关知识和康复病情的方法,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让患者始终感觉护理人员与他们在一起。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全面的心理护理、行为护理和认知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实施心理上的护理,加强疼痛知识的宣传普及,为患者解释疼痛对身体容易造成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向患者传递一些止痛方法,并及时告诉患者,术后疼痛处理后都可以得到缓解,以稳定患者的情绪。

②帮助个别患者走出心理抑郁的阴影。通常这类情况都是由于紧张、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引起的,容易造成失眠、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并发症,医护人员要及时为患者讲解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手术过程的重要性,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术后身体恢复的重要性,向患者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③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随时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心理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指导患者调整呼吸次数和频率,并主动找患者说话,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同时要询问患者的疼痛感是否过于强烈,让患者处于一个安全的手术氛围中。

④采取非传统护理方法,帮助患者缓解术后疼痛,例如音乐护理法。轻柔的音乐可以帮助患者迅速安静下来,减轻烦躁与不安的情绪,同时降低患者的心率,从而缓解疼痛。

1.3观察指标分析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手外科患者的疼痛效果,针对疼痛程度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无疼痛感、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和极度疼痛,观察患者术后护理的干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对以上收集到的两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統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全面的心理护理、认知护理和行为护理的方式,能有效解决患者的疼痛感。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和极度疼痛的比例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手外伤是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临床具体表现为撕脱、缺失以及骨折和出血等,手外伤手术之后的疼痛反应其实是患者机体的防御性反应,更是一种机体对手术造成的损伤与 对疾病的生理性反应[3]。临床医学上的手外伤是患者体内的神经末梢由于受到损伤而引起 的伤害感觉,这种疼痛会进一步增加乳酸等疼痛物质的释放,进而继续刺激患者身体中的神经末梢组织。由于具有持久性的特点,所以患者容易在这期间出现紧张、焦虑、烦躁等一系列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患者的疼痛感甚至会导致病灶缺血或水肿,不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且随时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4]。

本文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方式,针对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心理护理、认知护理和行为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和系统的通过疼痛知识的宣传 普及、术前的情绪稳定、术中转移患者注意力、术后传达康复知识等方式,为患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手术环境,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此外,通过一些新的护理方式,例如音乐护理等,帮助患者消除术后疼痛,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治疗[5]。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采用全面的心理护理、认知护理和行为护理的方式,能有效解决患者的疼痛感。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和极度疼痛的比例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手外科患者的疼痛,有助于患者病情的迅速康复。

参考文献

[1]傅爱凤,黄日妹.护理干预减轻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6,08(10):603—605,

[2]廖全菊.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6,11(11):212—213.

[3]谢见欢.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效果比较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02(12):12—14.

[4]刘宝红.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8,04(08):77—78.

[5]李绮君,林美华 .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7,11(1O):112—1l4.

论文作者:林喜梅 杨海燕 李玉怀 许衍青 林惠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手外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林喜梅 杨海燕 李玉怀 许衍青 林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