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设计中存在四个误区_薪酬设计论文

薪酬设计中存在四个误区_薪酬设计论文

薪事重重 薪酬设计有四大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误区论文,薪酬设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的研究发现:在薪酬分配缺乏科学性的企业,员工的工作潜能只能发挥出20%-30%,而另外70%-80%潜能的发挥,有赖于科学的薪酬分配体系。但是,很多的企业在进行薪酬分配时,却常常步入误区,难以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误区一:薪酬分配以员工对企业现有的贡献为依据。

薪酬分配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也是企业的一种战略。但企业往往重视员工对企业现在的贡献,而忽略对将来的贡献。因此在实际的薪酬分配中,企业为了刺激员工的当前贡献,通常会以当前的工作业绩作为考核依据,用短期激励的方法来强化员工的行为。如此一来,员工都关注眼前容易出成绩的工作。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忽视那些重要的,但不易很快见到效果的工作,如新市场的开拓,技术的开发,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变革等,这些工作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工作成果往往在短期内难以得到体现。

误区二:员工得到的取决于付出的。

过去,企业认为薪酬是员工的工作报酬,员工要想多得到报酬就必须多工作。这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典型的边际生产力工资论,即认为高工资是高生产率的结果。但是,随着后工业经济时代的到来,员工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员工更关注的是成就感和尊重,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因素。因此,在知识经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信奉另一句格言:“付出的依赖于得到的”。也就是说,高生产率是高工资的结果,这就是现代薪酬管理理论中的效率工资论。薪酬不再被看作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成本支出,而是一种完成组织目标的强有力的工具。

误区三:高工资可以吸引并留住人才。

在经济落后时期,人才关心的是有丰厚的物质报酬,满足生活的需要;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更关注于高层次的需求,即自我实现的需求。据调查表明,人才最重视的是个人发展的机会,其次是成就感,再次才是高工资等物质的因素。因此,企业如果还是认为高工资就可以吸引并留住人才,那是大错特错。

误区四:高薪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员工在取得薪酬时,通常会和其他员工的薪酬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公平。公平实际上是员工的一种感觉,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当员工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为,在员工心目中,薪酬不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自身的价值,代表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同,甚至代表了员工个人能力和发展前景。如果员工感到企业支付给其他员工的薪酬标准高于付出的,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即使企业支付给其的薪酬水平很高,也不会带来员工满意度的提高。

标签:;  

薪酬设计中存在四个误区_薪酬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