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周超 付赢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周超 付赢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614000)

摘要:高校的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能够对学校高层的学生管理与引导发挥作用,并能实现对社会应用型人才供应的目的。所以高校需要结合社会时代发展情况,融合高校自身的管理理念,用于面对时代所赋予的发展机遇,将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工作有效落实,促进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模式探究

在全新的高校发展形式之下,高校的教育与管理模式能够对学生干部的观念与领导能力有关键的影响作用。目前我国多半高校已经意识到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的重要作用,在教师的督促与学校的监督之下,只有建立一种培养与管理的机制,才能将高校学生干部的问题处理能力、宣传能力、应变能力等加强,在良好团队意识与交流沟通作用之下,顺利开展其它的工作。

一、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影响

我国在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之下,需要高校在开展各个教育以及管理活动期间,将大学生的管理与培养工作全面进行,不仅仅要将学生的专业水平、理论基础能力提升,还需要将个人的思想觉悟与政治素质提升。只有将后者有效落实,才能将国家政策与学校发展目标顺应起来。而对学生干部进行培养与管理,恰好能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学生干部作为推进思政教育的宣传者、引导者,对于高校建设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所面临的全新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在国家各个产业与行业全面进步的同时,高校的办学模式与教育理念都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与开放性。学生干部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有利条件较为突出,对于学生的管理与校园事物处理期间,学生干部都具备无可替代的作用,不仅仅能够给学校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也能切实处理学生群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所以高校需要建立一个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模式,将干部培养机制进行改进提升其管理水平。而目前的培养与管理机制下,对于学生干部来讲其思想与能力提升都会面对一定的阻碍。所以高校学生干部需要将自己的角色与责任等进行区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结合现阶段的社会时代发展需求,将个人的能力与品质提升,增加未来的就业机会。

三、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干部数量与工作效率之间的问题

高校实施扩招之后,其学生干部数量也明显增加,一般在不同的专业年级之中,就会有班委进入到学生会之中。根据调查统计,这种模式或人数递增的形式还处于一种逐年增加的情形,由于学生干部占据学生总数的比重增加,学生干部的素质与业务能力差异化较大,能够真正落实自己分内职责的学生干部数量有限。这样就会导致在多个“领导”的管理之下,学生的组织或宣传工作的效率有限,很多的学生社团或校方活动的进行都受到一定的阻碍。部分学生干部由于处于一种基层位置,在学生会中必要做的事情几乎不存在,那么就会导致职位职责发挥不佳。

(二)高校的培养与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目前从我国高校的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的理论基础条件来看,多数高校都是沿用最开始的管理机制,这种理论条件的缺失会导致学生干部培养的片面性或滞后性。部分高校对学生干部培养建设的机制引导差异化较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就会导致在对普通学生群体管理期间,依据学校管理部分、高校辅导员、学生组织等层层下发的模式有很多的弊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一般学生干部群体存在一定的经验缺失,对于一些学生活动的协调与管理能力不强,就会导致在这种管理机制下,学校的规章制度落实、干部选拔或评价奖惩等都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干部的基本职能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

(三)高校学生干部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高校学生干部数量增多,学生干部应该意识到自己作为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需要将班委工作、团职工作等高效进行。但目前在学生干部实践工作来看,很多学生干部都缺乏创新意识与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工作中固守本分讲究传统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对上不利于辅导员工作,对下学生群体的普遍存在问题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那么学生干部的整体形象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我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相关举措

(一)重视对学生干部职责划分与人数配置工作

学生干部团队建设期间,首先需要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与高校的战略发展目标,以管理机制与模式作为基础引导,建立适合高校自己的干部培养与管理的体系,将学生会干部选拔与学生干部晋升等工作规范化进行,通过民主、公平的选拔与竞争形势,适当的考虑学生干部团队的人数精简。选择一些思想政治水平较高,有良好的学生群体基础条件的人选,后期经过培训与统一的考核工作,就能起到对学生干部工作的实践总结与反思,将各项学生活动与组织工作顺利进行,另外要加大创新培养与管理制度,将学生干部的职能发挥出来,实现对学生干部的积极培养。

(二)强调对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机制的理论研究工作

高校需要对思想政治、干部培养的理论工作落实,加大对学生干部建设与引导的理论条件依据建设,这样在对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期间,有理论条件作为依据,学生干部就会意识到自身在落实职责期间存在的问题,加上高校常常开展辅导员交流会议、学生干部思政学习活动等,将理论研究的有效性与实践性加强,促进学生干部的发展与进步。

(三)加强对辅导员的团队建设,提升其管理能力

高校对学生进行理论培训工作离不开学生辅导员的推进作用,所以首先要将高校辅导员的团队建设起来,强调其对学生工作的设计与协调作用。对于辅导员的选拔或团队建设,需要从人力资源引进工作入手,避免学生群体、学生干部群体、辅导员等出现明显的比例失衡。由于我国目前各个行业都处于一种发展与转型的全新时期,所以高校应该重视对辅导员的团队建设,发挥其学生干部管理培养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学生干部建设与学生群体管理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提升学生干部整体质量。

结束语

高校在新形势之下对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的模式探究,需要重视学生干部的职能发挥以及辅导员的引导作用,要求学生干部在切实解决学生组织或活动问题期间,将个人与学生会组织的形象提升,探究创新的工作模式,从而使得自己成为一种全新的复合型人才,为学校发展做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常瑜.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与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智库时代,2017(12).

[2]胡日查.高校“90后”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模式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4(20):111-112.

[3]何兵.新时期下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与管理--基于SIT高职学院[J].学园,2014(22):51-51

论文作者:周超 付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周超 付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