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生与普通女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比较研究_学习策略论文

优秀与一般女中学生学习方法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习方法论文,优秀论文,女中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前言

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不仅体现出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程度不同,更体现在学习方法掌握的差异上[1]。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占学生一半的女中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体现出越来越力不从心的特点。为了针对性地帮助女中学生有效地学习,解决学习方法上的障碍,本研究通过对优秀女中学生与一般女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比较,以了解两者的差异所在与影响优秀学习方法获得的通常因素,为女中学生的培育提供借鉴。

为兼顾我国不同地区,本调查在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山东省、深圳等地抽取在读的初、高中女中学生为调查对象。为保证优秀女中学生的优秀性,优秀女中学生被试均为上述地区省(点)级重点中学班上的前五名(按综合排名),在上述地区的一般学校抽取一般学校作为一般女中学生被试。考虑到高中三年级即将参加高考、初中一年级刚刚升入中学的情况,在抽样时,排除了这两个年级的学生。

本调查采用自编问卷进行。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年级、父母文化程度、居住区域等;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部分——学习方法。学习方法问卷共12个问题,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安排、预习、复习、课堂注意的内容、听课方式、课堂笔记、记忆方法、对待作业中错误的态度、难题得解后的反应几方面的内容。采用多选一的方式,每个问题设4~6个备选项,每个备选项与问题题干一起构成某种情境下的学习方法。每个问题除按每个选项的人次记分处,也按方法优劣从高到低记分,例如4个选项,从高到低依次记为"4"、"3"、"2"、"1"分。要求被试每题选择与自己情况最相符合的一项。

调查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主持进行。调查表上不写姓名、学号,当堂填写、当堂交卷。调查时要求学生如实、严肃、认真地填写,且不能相互讨论。

优秀女中学生调查问卷共发出600份,回收问卷524份,有效回收率为87%。一般女中学生调查问卷(为防止不真实作答,增设了8个测谎题)共发出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7份,有效回收率92%。

调查结果用SPSS6.0统计分析软件包在微机上进行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表1.女中学生学习方法方差分析

注:类别,指优秀女中学生与一般女中学生的比较。

经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表明,优秀女中学生与一般女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女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年级差异显著(p<0.01),不同居住区域对女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明显影响(p<0.05),不同父母文化程度对女中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影响不明显。

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表明,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方法掌握水平处于低谷;居住在城镇的女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分高于农村女中学生。不同年级的优秀女中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复习通常做法、课堂笔记、难题得解后的反应、学习计划几方面的差异极显著(p<0.01),听课方式和课堂注意的年级差异显著(p<0.05)。从得分总的趋势来看,优秀女中学生学习方法各方面较优的是初中阶段;不同年级的一般女中学生只在课后复习、复习通常做法、课堂笔记及学习计划几个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总的来说,一般女中学生学习方法各个方面在整个中学阶段发展不均衡。

表2.优秀女中学生与一般女中学生学习方法诸方面比较

注:括号中数字是百分数,是该选项上该类别人数占相应类别总人数的百分数。

表2的结果表明,无论哪种学习方法,优秀女中学生较一般女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优秀得多。具体地说:(1)绝大多数优秀女中学生体现出学习有计划且灵活执行的特点(占72.9%);(2)在学习时间安排上,优秀女中学生“按内容重要性安排”的居多(占60.8%),而一般女中学生“无安排”、“按课的先后安排”、“按作业多少安排”三项占绝大多数(占66.3%);(3)优秀女中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一般女中学生比优秀女中学生学习刻板,“按要求预习”的远多于“预习困难学科”的,“无预习习惯”的则是优秀女中学生的两倍多。值得注意的是,有10%的优秀女中学生无预习时间。在预习通常做法方面,有1/4的一般女中学生是“为完成任务而匆匆预习”,而优秀女中学生则更注重在预习中能解决重难点问题;(4)在课后复习方面虽然绝大多数女中学生都能够复习,但优秀女中学生在“做题有困难时才复习”、“作业后复习”这两项上均优于一般女中学生。有1.9%的一般女中学生是“没有把握的先复习后作业”,该情况下的优秀女中学生则没有,说明优秀女中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当堂消化所学知识;在复习时优秀女中学生与一般女中学生的复习方法有明显差异,但即使是优秀女中学生通过“自己归纳总结”进行复习的也仅占17.6%;(5)课堂注意的内容显示出优秀女中学生与一般女中学生的极大差异(p<0.01),善于分配注意“高度注意重难点”内容的优秀女中学生占大部分。而“注意感兴趣的内容”、“容易走神”的一般女中学生接近一半(45.5%),远多于优秀女中学生的18%;(6)在听课方式上,优秀女中学生主要集中于“听思结合,记录重点”,但亦有5.2%的优秀女中学生上课不记笔记,一般女中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解的则为数不少;(7)就课堂笔记而言,优秀女中学生较一般女中学生的做法好得多,有77.1%的优秀女中学生是“有选择地记”,而一般女中学生相对较少(55.0%),仅有极少数优秀女中学生“只记老师要求的”(3.8%)或“不会记,记板书”(1.7%),这两种情况下的一般女中学生的比率则大大高于优秀女中学生(分别为12.5%和7.1%);(8)在记忆方法上,无论是优秀女中学生还是一般女中学生都能按照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忆,但优秀女中学生的记忆方法要稍胜一筹;少数优秀女中学生(1.9%)亦使用机械记忆学习法,优秀与一般女中学生运用“奇特记忆法”的人数均少;(9)绝大多数优秀女中学生(76.7%)在作业出现错误时能“找原因及时订正”,而一般女中学生则较之为少(49.0%),但在“请别人告知答案”和“只关心错了多少”几方面,其人数比率是优秀女中学生的几倍。可见优秀女中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更加主动积极;(10)从攻克难题后的反应来看,优秀女中学生大都注重重新审视攻坚的过程,并吸取经验,为以后借鉴,但也有6.5%的优秀女中学生是“做完了事”,相比而言,一般女中学生持这种反应人数更多(20.7%)。

三、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从学习方法整体来看,优秀与一般女中学生学习方法存在显著差异(p<0.01),对各种具体方法的分析也表明,12种方法中,除“复习的通常做法”一项外,11种方法差异均极其显著(p<0.01)。此外,学习方法体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但学习方法的年级差异并不随年级的增高而自然改善,而呈现出反复交错状况。值得注意的是,高中一年级学习方法的掌握水平普遍较其他年级差,特别是优秀女中学生更为突出,这也许是从初中刚刚升入高中,内容加深、增多,学习不适应所致。再次,居住区域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城镇学生的学习方法优于农村学生的学习方法,这也许与改进学习方法的意识的差异有关。

具体地分析各种学习方法,优秀与一般女中学生体现出以下特点:

1.学习计划的安排体现出优秀与一般女中学生的差异

学习计划是学生对于面临任务的分析、分解及相应安排的体现。学什么,怎样学已成为会不会学习的首要指标。调查显示,优秀女中学生大都有学习计划,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执行(占72.9%),即能做到“心中有数”、“善于变化”,而多数一般女中学生要么“有计划,未执行”,要么“无计划”,要么“严格执行计划”。显然,一般女中学生的学习计划体现出刻板性或无计划性。

2.学习时间的安排,体现出女中学生时间管理水平的差异

善于利用时间,是会学习的重要方面。从调查结果来看,优秀女中学生比一般女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更科学,即大部分“按照课程内容的重要性”来分配时间,这样既可兼顾重点又可照顾全面。一般女中学生中“按作业多少”和“课的先后次序安排”的人数相对较多,这种安排虽能完成任务,但顾点不顾面,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且不能分出主次,势必会成为作业机器。学习“无安排”的优秀女中学生比一般女中学生少,这部分学生要么不会安排学习时间,要么学习有余力而无须作具体的安排,优秀女中学生大多可能属于后者。

3.课前预习是学习诸环节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

要上好每一节新课,通过课前预习,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提高听课质量与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课前预习的目的,主要是对新课有全面的了解,明确重、难点,并为学习新课做些知识、资料准备。同时,通过预习,也能培养自学能力。调查表明,优秀女中学生“预习困难学科”的人数最多,而“按要求预习”的一般女中学生人数最多,体现出两者预习的差异。此外,无论是优秀还是一般女中学生“无预习习惯”的人数都多于“无预习时间”的人数。这说明,不预习的女中学生,主要原因是缺乏习惯,而并不是缺少时间。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是学习指导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预习的通常做法上,“为完成任务匆匆预习”而达不到预习目的的一般女中学生为数不少(占24.5%),而“着重理解重难点”、“发现疑难问题”则较优秀女中学生少。因此,在预习指导方面,应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及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上多下功夫。

4.古人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道出了复习的重要性

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且是对原有知识的重构过程,是把新学知识与已有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调查中表明,绝大多数女中学生都能够做到复习,优秀与一般女中学生均把“做题有困难才复习”列为第一位。在复习的通常做法上,都着重“理解记忆重难点”,而采取“自己归纳总结”的高水平复习方法的人数甚少,就连优秀女中学生采用此种方法的也仅占17.6%。

5.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

课堂学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如何利用好课堂有限的时间,首先就是要集中注意力,其次是要善听、会记,做到当堂消化新知识。调查中显示出,绝大多数优秀女中学生高度注意重难点内容,一般女中学生注意感兴趣的内容的达74.1%。显然可见,一般女中学生听课容易走神,受情绪影响大,听课质量比优秀女中学生差得多。

6.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不但要善于听,还要勤思考

高质量的听课方式是听、思、记相结合。表2结果表明,优秀女中学生明显地比一般女中学生会听课。在做课堂笔记时,绝大部分优秀女中学生“有选择地记录”,较少眉毛胡子一把抓地“详记老师的讲解”。而一般女中学生许多“详记教师的讲解”,“只记教师要求的”,甚至有“不会记”的。说明一般女中学生学习的依赖性、选择性较差。而优秀女中学生选择能力较强,善于记笔记,因此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参与到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

7.记忆是学习的一种基本要素,是心理发展的奠基石

能否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记忆,是衡量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志。调查结果表明,优秀与一般女中学生运用较多的记忆方法分别是“理解后逐句背诵”、“诵读与回忆结合”、“分析归纳总结记忆”。不同的是,一般女中学生采用“理解后逐句背诵”的人比优秀女中学生多,而优秀女学生采用“诵读与回忆相结合”的人比一般女中学生多。采用“反复逐句背诵”的女中学生人数较多。总之,一般女中学生更偏重于机械记忆。值得注意的是优生也有少数人依赖机械记忆取胜。

8.在对待作业中错误的态度上,绝大多数优秀女中学生自己找原因并及时订正

而“只关心错了多少”及“请别人告知答案”和“不看也不管”三项对待作业的错误态度,一般女中学生却远多于优秀女中学生。由于抱以上态度,会导致她们犯过的错误一犯再犯。优秀学生并不是不犯错误,而在于她们善于找原因,吸取教训或请教老师或同学,把问题搞懂,不留隐患。

9.关于难题得解后的反应,94.5%的优秀女中学生选择“理清解题过程”、“思考解题关键以为后鉴”、“寻找简洁解”及“这三项均用”的可取可喜的反应,而选择上述几项比率的一般女中学生都远低于优秀女中学生,特别是有20.7%的一般女中学生却采取“做完了事”的敷衍态度。

难题往往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考察,能否解答难题常常也是优秀与一般学生的区别所在。正是由于优秀学习习惯于再一次理解来龙去脉,加深印象,或解题后的反思,吸取为以后类似场合能用的技巧,或不满足现有解法,在探索、积累更新更多思路的过程中而变得越来越优秀。

四、培养建议与对策

1.应广泛开展学法的专门教学与训练

本研究揭示,一般女中学生的学法几乎各项均有缺陷,就是优秀女中学生的学法,在某些方面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大面积地广泛开展学法的教学训练是完全必要的,且国内外研究表明,学法的专门教学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为此,我们可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总结、提炼优秀学习者的常用、精要的优秀学习方法,并针对我国学生的学习薄弱点进行专门教学,以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的水平。

2.有针对性地加强学法的指导

本研究揭示,学生的学法并不随年龄增高而自然改善,特别是高一学生学法处于中学阶段的最低水平。因此,对学法的指导,应改变过去重点放在初中阶段上的做法。诚然,对刚入初中的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使其尽快适应中学学习是必要的,但根据本研究结果,高中学生面临更大的学习困难,高一应是学法指导的重点,通过有效的学法指导,帮助他们尽快克服学业上的困难,以尽快地走出学习的低谷期。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一般女中学生的指导,特别是学习的计划性、时间安排与管理、预习与复习的习惯养成以及预习与复习重点、有效听课和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及科学的记忆方法等方面加强专门的辅导。对个别的优秀学生加强学法指导的同时,培养她们主动学习与探索的习惯。

3.改善小环境,为女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本研究中,居住区域是影响女中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努力创设一定的社会环境,使之适合于女中学生的成长,并尽可能使环境因素成为促进女中学生成长和有效学习的因素。从大范围来看,虽然我国城市、镇、农村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尽可能地创设良好的小环境,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是办得到的。此外,加强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的意识也是至为重要的。

4.大力提高父母文化素质与修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教育方式与思想观念对子女的成长将产生重要影响。已有的研究揭示,女杰出人才的成长经历表明,家庭在其成长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其父母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1)父母十分注意对孩子的培育,在孩提时就十分注意鼓励她们自由探索周围世界;(2)父母尊重知识,重视女儿的才能,期望女儿能凭自己的力量立足于社会,而不仅仅为人之妻或为人之母;(3)父母都强调学习和文化的价值[3]。通常父母文化程度越高,越具备以上特点,越重视女孩教育。因此,大力提高父母的文化素质与修养是极为重要的。

标签:;  

优秀生与普通女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比较研究_学习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