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范斌

核磁共振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范斌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研究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PD)患者脑部代谢变化。进一步探索帕金森痴呆(PDD)患者发生痴呆的病因。方法:通过观察59例帕金森病患者豆状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豆状核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NAA/Cr)和胆碱/肌酸(Cho/Cr)比值的变化,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以分析其与1H-MRS的相关性。结果:帕金森病患者豆状核NAA/Cr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区域(P<0.05),而Cho/Cr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区域(P<0.05);PD中医证型与1H-MRS的NAA/Cr、Cho/Cr值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HMRS可以检测到PDD患者脑部的代谢改变,有助于PDD的病因诊断及风险预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核磁共振;帕金森病;研究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hanges of brain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PD)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by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 Further explore the cause of dementia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ementia(PDD). Methods:The changes of NAC / Cho and Cho / Cr ratios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were analyzed by observing the somata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 in 59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with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o analyze its correlation with 1H-MRS. Results:The ratio of NAA / Cr in lentiform nucleus in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 <0.05),while the ratio of Cho / C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 <0.05)-MRS NAA / Cr,Cho / Cr values between a certain correlation. Conclusion:HMRS can detect the metabolic changes in the brain of PDD patients,and contribute to the etiological diagnosis and risk prediction of PDD.

Keywords: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Parkinson's disease;Study

前言: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病情缓慢进展,逐渐加剧,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PDD与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临床症状相似,以波动性症状、幻觉和帕金森综合征为特征性表现,只是PDD患者的锥体外系症状较其认知损害早出现12个月以上。由于目前对P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及对抗PD药物的反应,有研究表明,PD起病5年内的错误诊断率达15%~25%,尽管PET和SPECT已被证实可用于PD的诊断和早期诊断,但由于其操作的相对复杂性和设备的昂贵,同时需要大量技术和生物统计学的支持,在临床应用方面受到限制。相比较之下,MRI弥补了以上不足,且在国内医院已有较广泛的应用。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间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共59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75岁,平均(66.50±8.65)岁;平均病程(5.60±0.23)年。所有病例进行中医辨证,明确帕金森病常见中医证型。另选择健康成年人10例,年龄60~70岁,作为正常对照组。病例选择标准采用英国帕金森学会脑库的PD临床诊断标准。所有病例符合PD的诊断标准: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的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减少及姿势反射障碍,以上至少有两项存在,且静止性震颤和动作减少至少有1项。除外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及帕金森叠加征。

1.2基本方法

常规MRI扫描所有对象均行头颅MRI平扫检查,包括矢状位、冠状位和横轴位的T1WI、T2WI和DWI像。排除多系统萎缩和腔隙性梗死等病变。

MRS检查我院进口的核磁共振美国GE公司生产的1. 5T Twin Speed Infinty with Excite I超导型成像系统及配套的头颅专用正交线圈。受检者的MRI与MRS检查由我院放射专业人员进行。兴趣区的定位通过T2WI轴位进行,于双侧对称部位放置兴趣区,大小为1cm×1cm×1cm。分别在双侧壳核与额叶选择兴趣区分析(图1,2)。由放射科医生盲法独立阅片,视觉分析,磁共振扫描仪自带软件自动完成基线校准、信号平均、代谢物识别,并计算各代谢物波峰曲线下的面积,自动给出NAA/Cr、NAA/Cho比值。

2.结果

在中医辨证分型结果方面,中医辨证结果显示,肝肾不足证最多见,阴阳两虚证很少见,其余三种证型分布差别不大。

在MRS检查结果方面,所有P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颅脑MRI平扫均无明显脑血管病变、脑外伤及中毒等其他异常影像学表现。帕金森病组患者豆状核磁共振波谱与对照组豆状核对称部位NAA/Cr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兴趣区(P<0.05),Cho/Cr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兴趣区(P<0.05)

在中医证型与MRS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面,帕金森病组患者磁共振波谱豆状核区NAA/Cr、Cho/Cr结果显示,肝肾不足证、血瘀动风证两证型出现NAA/Cr降低及Cho/Cr增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两种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阳两虚证因纳入病例太少,未进行统计分析

3.讨论

PD是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之一,最初认为认知障碍可能不是该病的常见表现,随着神经心理学的发展和人们对痴呆的重视,逐渐认识到PD患者中PDD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在未来的3年内出现痴呆的可能性比相应的正常人群高4倍。磁共振波谱是在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进行一系列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半定量分析的方法。目前用于MRS检测的核素主要有1H和31P。应用1H-MRS测定脑内代谢物的浓度,可以了解脑组织的代谢及神经元的功能改变。1H-MRS可测定脑内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及胆碱(Cho)的含量。已知NAA在脑内主要存在于神经元内,而Cho和Cr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种的浓度较高,Cr波峰值总是非常稳定的,可作为对照。研究发现:应用1H-MRS检测黑质、豆状核、壳核、苍白球等处的NAA/Cr或Cho/Cr,可以为黑质纹状体系统神经元变性、胶质细胞增生提供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郑艳,潘涛,曾亮,常诚.帕金森病磁共振波谱早期诊断及中医证型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05):28-30.

[2]孙峰,邢永红,孔屏,张本恕,张云亭.帕金森病痴呆氢质子核磁共振波谱的研究[J].临床荟萃,2010,25(05):401-404.

[3]赵丹,毛传万,黄建河,周云新,唐兰英,严志汉,张雄.帕金森病核磁共振的研究近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462-1464.

论文作者:范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  ;  ;  ;  ;  ;  ;  ;  

核磁共振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范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