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生活质量的显著升高,人们对于建设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筑的整体质量受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直接影响。由于目前建筑施工中仍缺乏完善,使得建筑工程质量与使用性能受到较大影响。因此,本文就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方法,以期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取得长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收到房地产发展很大的影响,而随着建筑行业的竞争市场越发激烈,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建筑施工质量,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利于不败之地。因此,建筑行业、施工企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对于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钢筋混凝土技术的施工特性
1.1钢筋混凝土技术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施工工序:①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及模板的搭建;②要进行钢筋架的绑扎以及混凝土的浇筑;③要做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养护以及后期的拆模等工作。所以说,该技术的应用过程较为复杂,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2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损坏
由于钢筋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因而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龟裂、开缝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来说,主要是由于设计工作的不合理以及施工中用到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质量不达标。同时,如果施工中没有控制好施工工艺与技术,也可能导致这一问题的出现。
1.3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一定的异变性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易变性来说,主要是由于早期混凝土中的水泥、沙石等建筑材料没有得到完全的反应,并且混凝土后期的养护工作出现了问题。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早期的混凝土强度没有形成,同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没有达到要求。
1.4工程整体性较强
建筑工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尤其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说这一特征尤为明显。因而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过程中,要从宏观的角度来进行施工效果的把控,同时还要注重施工过程各个环节的衔接度与关联度。
2、“钢筋混凝土”施工所需的材料要求
2.1钢筋的质量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不可缺少的材料中就有“钢筋”。“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会关系到建筑完成后的质量。钢筋的质量不好,有可能会造成“混凝土”承载能力不够,最终导致整个建筑出现坍塌现象,因此要对“钢筋”进行严格仔细地选择,使“钢筋材料”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建筑的需要。在进行“钢筋材料”的选择时,要注意满足以下两项基本要求。①“钢筋材料”必须要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检查,其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要求,这样才能满足一些建筑上的需求。②优质的“钢筋材料”是具备专业的质量检测合格证书的,此证书能证明“被检测钢筋”能基本满足建筑要求,且无“劣质产品”。以上两点要求同时适用于国产钢筋与进口钢筋,而在选择进口钢筋时,要注意选择那些具有质量合格证书及出厂检验报告的产品,这样才能无后顾之忧的使用此外国进口钢筋,以免出现意外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水泥的质量要求
而除了“钢筋材料”之外,“钢筋混凝土”结构还需要用到“水泥”。“水泥”作为“钢筋混凝土”的原料之一,其在使用选择时也要进行重重把关,在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而在进行水泥材料的选择时,与“钢筋材料”的选择标准大致相同,要选择那些具备质量合格证书及出厂检验报告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在质量方面会比较有保证,在进行建设使用时会比较安全。
3、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后浇带施工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可能会出现混凝土自缩现象,导致结构表面或内部产生裂缝,从而对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造成影响。后浇带施工工序的合理展开,在减少混凝土自缩危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防止在施工过程中突发沉降现象,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后浇带施工可以从防水工程、模板工程以及二次浇注工程入手,通过相关工程的落实来提升后浇带施工水平,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有效应用,从而满足建筑施工对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
3.2混凝土浇筑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应该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在实际浇注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浇注高度、浇注速度,特别是在发生汲水现象时,应该及时停止施工,将汲水问题解决之后才能继续施工。通过上述手段,能够有效防治出现浇注质量不符合需求的现象,而且还能保证浇筑平面整洁度符合相关需求。在浇筑建筑工程中的重点构件时,如梁、板、柱等构件,应该在规定的顺序下进行,严禁出现顺序上的失误。比如,在柱子浇筑时,应该先做好模板搭建、组合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浇筑工程的顺利进行。而且,在具体浇筑时,要坚持先浇两边、后浇中间的原则,在这样的顺序下不仅能够降低模板吸水时的推力,还能有效避免柱子发生弯曲现象。此外,浇筑工作需要一次性完成,保证柱子内部凝固时间一致,有效预防开裂问题。总之,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混凝土浇筑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浇筑所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在进场之前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可以采取计量设备评估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合理控制配合比。在混凝土配比拌制过程中,应该坚持随伴随用原则,在拌制时控制好混凝土拌制时间,通常将时间控制在2min以上,在完成搅拌之后,要静止90min左右,这样才能增加拌制成功率。
3.3钢筋绑扎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时,钢筋绑扎也是一项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正式施工之前,应该认真检查钢筋质量,整体采购满足建筑施工需求的钢筋,对钢筋成品质量加以控制,并且做好钢筋绑扎工作。对于钢筋绑扎质量而言,由施工人员的相关工作而决定,如是否在设计图纸下展开工作、是否在配料表和图纸基础上进行配比,是否核对好钢筋尺寸等,只有充分满足上述施工要求,才能顺利开展钢筋绑扎工作。此外,在钢筋绑扎过程中还应该满足一下要求:首先,确保钢筋弯折处和搭接长度末端之间的距离在钢筋直径的十倍左右,也可以更多,而且构件的最大弯矩位置不能放置接头;其次,受拉地区部分,弯钩可以采用一级钢筋绑扎接头尾部,但是不能采用二级钢筋;最后,尊重实际设计,对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和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厚度加以规定,在设计图纸的基础上开展钢筋绑扎工作。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施工质量更加关注且在质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使建筑的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使得建筑的整体质量显著提高,在实际施工期间严格把控每隔施工环节,可使建筑的使用性能与使用寿命明显提高,为建筑的良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俊慧.探讨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33):9-10.
[2]吴昌桂.浅析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5):123+125.
[3]李立.试论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15):109+111.
论文作者:严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钢筋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