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影响开发,敬畏每寸土地——探索更理性的园林景观模式”论文_李莎莎

“低影响开发,敬畏每寸土地——探索更理性的园林景观模式”论文_李莎莎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趋势背景下,大众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需求在逐渐增大。为了保障社会与生态可以平衡协调发展,在此情况下,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制定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相关规定。低影响开发模式属于一种全新的雨水治理模式,合理高效的将其应用于园林景观模式当中能够有效维护生态和谐性。为此本文首先对低影响开发模式及开发原则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之后又对低影响开发模式中的园林景观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园林景观设计中低影响开发模式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望可以为理性园林景观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影响开发;园林景观模式;设计;应用

自我国进入新时代,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然在此情况下,环境问题在不断恶化。伴随人们环保理念的不断增强,低影响开发模式因此诞生,这对社会产生了非常大的长远影响。现时期一些发达国家已将低影响开发模式广泛的应用于城市建设当中,并同时获得非常明显的效果。这样的模式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保护具备积极性的促进性作用,所以需将低影响开发模式更高效的应用于园林景观模式当中,以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1.低影响开发模式简介及开发原则

1.1简介

低影响开发属于LID一种理念模式,其形成于二十世纪,是在资源污染和暴雨雨水处理技术基础上所诞生的,这一模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资源源头进行分散或是小范围的管理,由此对暴雨雨水径流及污染实施合理的控制,由此保证本地区正常的水文循环。低影响模式的开发能够对城市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同时还可进行有效的利用,主要优势便是在源头实施分散和小规模控制,维护和保证城市最为自然的水文功能。这一模式重点采用的是生物滞留的相应设施和雨水利用、屋顶绿镪及植被浅沟等方式来保证开发以前原本状态的水文环境,由此更高效的弱化各类污染性问题[1]。

1.2低影响开发原则

①通过原有自然生态系统来当作土地开发综合框架。首先需思考地区与流域范围实际环境,对项目目标、指标标准进行具体的明确;其次,在流域及附近辐射范围内查看对雨水实施管控的可行性地点,锁定需要保护的环境场地及相应资源。②对雨水径流加强管控。利用对场地的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及采用可渗透类的铺装,来控制好可渗透铺装的实际范围;在建筑工程的整个设计中融入绿色屋顶和雨水收集的方案;将屋顶结构中的雨水合理的引到能够有效渗透雨水的地区;保护好原本已栽种好的植被和一些园林景观。③从雨水污染源头来对雨水采取有效的管理;选用分散式和雨水引流的方法来进行雨水管理;合理降低排水坡的高度,加大径流路径长度和保证大的径流面积;利用开放式排水来保证自然径流路线。

2.低影响开发模式中的园林景观模式

2.1屋顶绿化

伴随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各国开始对城市绿化提高重视并加快建设。在城市绿化建设期间,实施屋顶绿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屋顶绿化层基本都是由多材料所组成,能够使城市温度有所降低,并留存住充足的雨水。从屋顶绿化的结构来分析,其主要可以划分成上下两层,上层属于土壤层,能够吸收水份和蒸发水分。下层则是排水层,能够将屋顶多余水份提到屋顶外。为了提升屋顶稳定性,需在屋顶的外部装置适当的防护薄膜,同时在屋顶培养适合的植物。每种植物其生长特性也是有区别的,在干旱的地区,需选择耐旱性植物。然在湿润地,需选择喜湿性高的一些植物[2]。

2.2铺装材料

城市的雨水会在道路表面流淌,之后再汇集到地下管道当中。城市道路表面如污染物比较多,雨水便会夹带大量污染物,这一污染最终会汇入水源。在此情况下,为了防止这一问题的出现,低影响开发模式使用透水性良好的铺装。利用铺装材料,大量雨水便可渗透入材料之中,如此便可有效的将外部污染物阻隔在外。在铺装材料中滞留了很多水分,这时城市内的排水系统便能够进行快速高效运转。利用铺装材料,地表流径与地下水能够实施正常有序循环,防止对河床形成冲击,对城市自然性的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优化作用[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水分收集

低影响开发模式提倡的是设置雨水收集箱。雨水收集箱其实就是构建不同规模和规格的防水箱,利用防水箱来收集雨水。雨水收集箱制作所需成本并不高,而且占地面积也较小,所以应用范围比较大。伴随LID模式的大量应用与普及,雨水收集箱不断的被应用于城市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区域。

2.4生物滞留池

在低影响开发模式下,城市建造了一些生物滞留池,以树木滞留池为例,在低洼地区,建造了很多过滤树池。当城市下雨时,过滤树池便可吸收大量雨水,水分渗透进生物滞留土壤以后,能够向周边扩散,由此为园林提供一定程度的水分补充。为了使多余水份可以有效排出,可在地下建设排水管道,又或是在树池的外围修设泄洪口。

3.园林景观设计中低影响开发模式的应用

对于各不相同的园林景观,使用低影响开发模式和方法来对其实施优化,能够降低因开发建设而对场地排水与自然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不必要影响,并减少排水设施上的资金投入,并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

3.1低影响开发在居住地区园林中的应用

雨水花园内设施除可储存雨水同时还可对雨水进行过滤,并且还可补充下下水量。断开屋顶之前所设的排水沟和落水管,使雨水自然流进雨水花园。将屋顶收集的雨水存储在雨水的收集桶内,通过这种操作来为城市园林的景观植被提供生长所用的充足水资源。采用雨水花园来替代边沟排水系统。此外还可在停车场或是人行道内使用透水铺装法[4]。

3.2低影响开发在城市公共园林中的应用

生态滞留池不但能够降低径流,同时还可减少污染物。通过断开层顶落水管,可有效的把所搜集的雨水引到透水铺装当中。选择使用多功能并且开放式的排水系统,例如,植草洼地模式和过滤树池模式,来替代以往路缘石式的排水系统。选用绿色屋顶模式来降低径流和优化空气质量及节约能源和美化环境。为了大量雨水问题能够有效解决,可选择使用屋顶绿化模式和铺装溢流区、生态滞留池和植草洼相结合的自然排水系统,由此明显降低排水系统故障风险形成机率。

3.3在道路的园林和绿地区域应用低影响开发模式

降低居住地区内道路宽度,将两侧式人行道调整为单侧人行道。此外还可选择使用生物滞留设施,或是用种植渠道,来当作场地。对高速公路内隔离带应使用线型的生物滞留池,这样可使地表径流有所降低。把车行道和人行道分开,将道路径流引到一个开放,并具有渗透作用的排水系统当中。在紧急停车区域,人行横道、路肩、人行道、路边停车区域、临时行车道等地区,采用透水铺装。

4.结语

总体来说,园林化雨水排放系统其不但可以降低城市泄洪管道压力,还可对补充地下水。在城市大力建设过程中,利用在园林景观模式设计中应用低影响开发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对场地所产生的侵蚀程度,对地表水生态循环体系起到维护作用。本文对可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低影响开发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这一技术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能够利用常规、低造价的材料来完成,对于保护水资源和改善环境起到非常突出的成效,可以得到经济与生态方面双重效益,这与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非常相符。

参考文献

[1]卢丹.城市公园LID生态改造探析[D].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01):16.

[2]吴炫,崔娟.低冲击开发模式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6(09):200-202+20.

[3]王飘.低冲击开发(LID)模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创新[J].包装世界, 2017(2):69-71.

[4]陈华.低冲击开发(LID)模式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00147-00147.

论文作者:李莎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低影响开发,敬畏每寸土地——探索更理性的园林景观模式”论文_李莎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