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分析论文_李枚芳

湖南省永兴县中医医院 湖南永兴 423300

【摘 要】目的:探析中风偏瘫患者经中医护理后对其康复促进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接收的中风偏瘫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两组,每组43例。予以常规组行常规康复护理,予以研究组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常规组患者的GQOLI评分和MAS评分情况均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ADL评分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中风偏瘫患者行中医护理干预,其疗效良好,对患者病情恢复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康复;中风偏瘫;中医护理

中风是常见疾病,劳累过度、饮食不结及情志郁怒等,均是导致此疾病形成的主要因素,易引发患者出现伴随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及口眼喁斜等症状表现[1]。由于此疾病的发病人群多以中老年患者居多,若临床对伴有该病症患者未能予以及时有效治疗,则易导致肢体功能

障碍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护理是在常规护理上加入中药治疗指导干预方法,其目的是改善患者病情[2]。本研究以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接收的中风偏瘫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探究经中医护理干预后患者康复情况,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接收的中风偏瘫8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n=43)和研究组(n=43)两组。在常规组中,男26例,女17蚀年龄52-76岁(61.3±2.4)岁;病程4个月-2年(1.1±0.2)年。在研究组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53-77岁(62.4±2.3)岁;病程4个月-2年(1.2±0.1)年。把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情况相比(P>0.05),数据间存

在比较性。

1.2方法

予以常规组常规方法护理,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与其针对性功能锻炼,其中包括:外展和伸展、屈曲和内收等,活动度需在患者承受范围内,然后逐渐扩大,需在承受范围内。定期对瘫痪肢体捏揉和按摩,尽可能使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定期协助患者

翻身练习,指导患者适当下床运动活动,练习上下楼梯和坐立、下床和站立等练习。

予以研究组中医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如下:①中药熏洗:选用熏洗疗法,即:把中药煎汤,然后对患处位置进行乘热熏洗。所选用的熏洗药材包括:桑枝和伸筋草、红花和海桐皮等,能起到化瘀活血及行气等功效。将煎好的药液利用热力先熏蒸,待水温下降至40℃时给予患者熏洗,通过按摩患者足底可有助有患者血液循环的改善,起到充分吸收药液的作用。1次/天,20分钟/日。②穴位按摩:对患者的肢体、背部及患侧按摩进行拿和按、揉和搓等按摩,推拿四肢肌肉、腰臀及肩背等丰厚部位,5至10分钟/次;按揉承山和合谷、委中和手三里及环跳等谢伟,3至5分钟/次;拿捏肩风池等穴位,1至2分钟/次。⑧针灸:针刺肩露和合谷、足三里和三阴交等穴位,刺入深度为0.5至1寸;针刺照海和昆仑等穴位,刺入深度为0.3至0.5寸,留针15至20分钟。从而能起到调和气血及疏通经络等目的。

1.3评价标准[3]

实施GQOLI-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和MAS(Carr-Shepherd运动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运动情况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运动评分越好;实施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选取我院自制护理质量评价表,百分制,不低于80分表示非常满意,不低于60分表示一般,未超过60分表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实施SPSS26.0软件予以本研究统计学分析,实施矛形式进行计数数据比较,采用方差±标准差的方式计量数据比较。数据间存在差异性则说明P<0.05。

2结果

2.1对比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情况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GQOLI评分和MAS评分情况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情况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数据比较详情如表1见。

表1:对比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情况(i±s)

 

2.2对比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在常规组43例患者中,其满意度率为76.74%(33/43),其中非常满意19例,一般14例,不满意10例。在研究组43例患者中,其满意度率为95.35%(41/43),其中非常满意24例,一般17例,不满意2例。经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常规组(X2=6.198)(P<0.05)。

3讨论

中风属于中医病名,多表示内伤病症的类中风,血溢于脑、脑脉痹阻和气血逆乱等,均是导致此病症形成的主要诱因,其症状表现多以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及突然昏倒为主[4]。对伴有该病症患者给予有效及时治疗及护理,则能避免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中医护理是临床常见护理模式之一,是值对患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取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是此护理模式的主要原则,其目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机体功能。穴位按摩、针灸和中药熏洗等,均属于常见护理手段,其中,中药熏洗可通过人体对药物的吸收,以及热力达到祛瘀活血的作用。

给予患者行穴位按摩时,通过按摩脏腑俞穴,能增强脏腑功能,可有助于患者精气的改善;按摩太冲穴,能起到升血益气和柔肝养血等功效[5]。行针灸时,通过对患者穴位进行针灸,能起到行气活血效果。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中风偏瘫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常规组,和行中医护理干预的研究组,从其结果中可知,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各项功能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相比常规护理,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更能有助于患者的各项功能的恢复。

总之,给予中风偏瘫患者行中医护理干预,其疗效良好,对患者病情恢复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玉梅.刘青.沙丽.等.急性中风患者肢体偏瘫康复的优质中医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2):2298-2301

[2]王春梅.胡志伟.朱金星.等.促进中风偏瘫病人康复中医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92-93

[3]张娜.丛丽.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8):235-235

[4]李峰卫.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1):185

[5]张蕾蕾.中医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2016,10(27):38-39

论文作者:李枚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中医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分析论文_李枚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