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消渴症的用药规律分析论文_徐晓明

洪雅县中医医院 四川眉山 620300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中医治疗消渴症的用药规律,为消渴症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古代及近代文献与研究理论,根据病因、症型等方面的内容对用药规律进行总结。结果:使用频次超过10次的有甘草、麦冬、人参、黄连和天花粉等93种,共计使用频次达到2775次,其中以麦冬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甘草。从方剂药物的药味来看,人参、麦冬、黄芪、茯苓与天花粉主要为甘味,其他都主要为苦味。药物方剂归经涉及胃经、心经、肺经、肝经、肾经、脾经、大肠经都有分布,其中以胃经、心经、肺经和脾经为主。结论:经过大量的文献统计分析显示,中医治疗消渴症的药物主要为温性、寒性、平性药物,功效主要为清热、养阴、益气,归经主要为胃经、心经、肺经、肝经、肾经、脾经、大肠经。

【关键词】消渴症;中医疗法;用药规律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消渴症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临床表现主要有多饮多食、乏力、多尿、尿有甜味、消瘦,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对消渴症采用中医药治疗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治疗方法具有多样性[1]。本文通过查阅古代及近代文献与研究理论,对治疗消渴症的中医方剂进行了统计分析,从病因、症型等方面的内容对用药规律进行了总结。

1数据来源和处理

1.1数据来源

搜索范围选择《中医方剂大辞典》,关键词为消渴、上消、中消、下消、脾消、肺消、肾消、消中、消脾、消肾[2]。入选标准:方剂主治病症中涉及消渴、上消、中消、下消、脾消、肺消、肾消、消中、消脾、消肾均纳入研究;主治病症中既含有上述病症也含有其他病症,根据主治病症进行鉴别,凡是属于消渴症合并症也都纳入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主治病症中尽管包含了上述的病症,但是通过鉴别证实为单纯性消渴症状的患者并不纳入此次研究。

1.2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方剂名称进行记录,属性为“组成药物”建立消渴症方剂数据库;将方剂组成药物为记录,属性为“药物功效”(归类、四气、五味、归经)建立药物属性数据库。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

2结果

2.1药物的基本信息

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一共搜索获得消渴症治疗方剂557首,药物共有592种,频次共计出现3769次。根据频繁项集模式获得的消渴症方剂中,使用频次超过10次的有甘草、麦冬、人参、黄连和天花粉等93种,共计使用频次达到2775次,其中以麦冬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甘草。从方剂药物的药味来看,人参、麦冬、黄芪、茯苓与天花粉主要为甘味,其他都主要为苦味。根据药性来看,麦冬、黄连、石膏、生地黄、知母、天花粉都属于寒性药物;黄芪、人参属于温性药物;甘草、茯苓属于平性药物。药物方剂归经涉及胃经、心经、肺经、肝经、肾经、脾经、大肠经都有分布,其中以胃经、心经、肺经和脾经为主。根据药物类型,其中主要为清热药物,其次为补虚药物。使用频次位于前10位的药物如表1所示。

表1 使用频次位于前10位的药物

2.2消渴症主要症候类型与不同证型处方用药统计

用药规律通过查阅文献典籍,同时参考《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消渴症中医辨证分型包括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温湿内蕴型、阴阳两虚型、血瘀阻络型。根据频繁项集得出治疗五种证型方剂中支持度前10的药物,见表2。

3讨论

消渴症在《内经》中被称为消渴、风消、肺消等,《灵枢?经脉》中讲到:”脾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2]。认为消渴症的病因在于湿热内邪,气沿着经脉上溢,患者主要有口中发甜等症状,属于脾湿热证。肾阴不足、肾阳亏虚、气化不津都引起口渴、身热。

消渴症的病因在于五脏虚弱,素体阴虚,其中素体阴虚指的是机体的阴液亏虚和阴液中一些成分的缺失,尤其是肾脾两脏的亏虚,在消渴症发病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肥胖、饮食不节、长期过量摄入肥甘醇酒厚味会对脾胃造成损伤,导致积热内蕴,损伤阴液,进而发生消渴。精神刺激、情志失调或者长时间的郁怒会伤肝,气郁化火,思虑过度、心气郁结损耗心脾精血,都将可能引发消渴症[3]。

治疗消渴症的古代治疗法主要有滋阴清热法(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建立了滋阴清热治疗消渴症的基本法则;张景岳推崇治肾为本的“补肾法”,主张从根本滋养化源,养阴的基础上进行补阳、益气;此外还有健脾益气养阴法与活血化瘀法。近代治疗法包括有从脏腑论治,如“从肝论治”、“从脾论治”、“从肾论治”、“从心论治”。

治疗的常用药物,使用频次较高的有麦冬、生地黄、黄芪、五味子、茯苓、天花粉、知母、枸杞子,均具有生津、养阴、止咳的效果,但作用机制与靶点存在差异。由此可见,历代医家针对消渴症阴津亏损都主张清热、养阴、益气、生津途径,改善与消除口渴多饮症状。

中医治疗消渴症药性主要选择温性、寒性与平性药物,其中居于第一位的是寒性药物,由此提示消渴症的发病过程中火与热类病邪为两大致病因素,因此在治疗时采用寒性药物来对阳偏盛病例状态进行纠正,而温性药物则用于纠正阴邪偏盛病例状态,如痰、湿等,进而让机体获得阴阳平衡。

消渴症的治疗药物归经涉及全身多个脏腑,其中居于第一位的是胃经,然后是肺、心、脾、肾、肝、大肠经。由此可见,在消渴症的发病过程中脾胃功能的损伤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在中医治疗中将清泻胃火、健运脾气、调理脾胃功能作为治疗重点。

针对中医治疗消渴症药物的功效研究统计显示,治疗消渴症的高频药物主要是养阴、益气与清热三类,在药物的选择上养阴药主要有麦冬、生地黄、天花粉等,清热药则主要有黄芩、黄连,益气药主要有茯苓、白术和黄芪[4]。另外,活血、养血、健脾、补肾、固涩类药物也均有使用。由此可见,中医治疗消渴症大大法,都是先补益,后清泻,在补益中又将益气、养阴、健脾作为主要内容,同时兼顾补肾、养血和助阳;清泻病邪主要是清除痰湿、瘀血、火热,达到邪去正安的功效,恢复机体功能。

参考文献:

[1]陈正. 中医治疗消渴症的用药规律分析[J]. 健康必读月刊,2010,(9):162-162.

[2]季涛,宿树兰,尚尔鑫,等. 基于关联规则的中医药治疗消渴症的用药规律与特点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12):4982-4986.

[3]郭军锋,李翠娟,巩振东,等. 中医药治疗消渴病用药规律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58-60.

[4]文颖娟,杨景锋. 消渴病用药规律探析[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80-81

论文作者:徐晓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消渴症的用药规律分析论文_徐晓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