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文艺思潮与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分析论文_张磊

对西方文艺思潮与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分析论文_张磊

(温州大学,浙江 温州 325035)

摘要:中国文学已经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由于中国文化有很高的包容性,西方文艺思潮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逐渐深入。基于对西方文艺思潮内容的探究,结合对新时期中国文学定义的解读,本文提出了西方文艺思潮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效果,辨析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路线。

关键词:西方文艺思潮;新时期;中国文学

引言:

西方文艺思潮发展路线长远,出现了大量文艺思想,包括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这些文艺思想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我国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思路。考虑到新时期中国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与西方思潮不同时期的文艺思想内涵发展,可以确定对新时期中国文学产生最大影响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分析具体的影响方式。

一、西方文艺思潮的内容

(一)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起源时间不明,但是可以知晓的是,古典主义自17实际开始就在法国和其余一些西欧国家盛行,其创作思想为基于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基础上,以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为样板开发的一种思想流派。

古典主义的特点为,首先具有很高的王权服务特色,其次为强调理性至上,表现为以理智克制情欲,笛卡尔提出一切事物都需要符合情理,反对中世纪的神学发展观点,在他的带领下,理性思维成为古典主义中的主要思维体系,最后为将古罗马、古希腊文学视作古典主义的中流砥柱,文学作品多具备借古喻今的表现形式。

(二)启蒙主义。

启蒙主义事实上为一场舆论准备和构建活动,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传统封建专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启蒙主义发展时期,参与舆论的人们应用自由、博爱等理论,意图达到推翻传统统治体系的目的,同时也应用无神论、唯物论等理论体系冲击宗教迷信。

启蒙主义的主要思想有三种,其一为宇宙可被充分全面认识,并非超自然力量;其二为提出“科学方法”概念,认为应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其三认为所谓的“教化”并不能完全改变人类思想[1]。

(三)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起源于启蒙主义,思想基础为德国的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这一理论基础强调了个人的作用,所以创作的作品更加强调个人思想。

浪漫主义的特点为强调个人感觉,但是在当前甚至未能建成统一程度很高的浪漫主义概念,导致很多学者并不能归纳总结浪漫主义的核心内涵。由于浪漫主义大量强调个人情感因素,导致这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等方面内容的应用,当前的一些学者认为浪漫主义是一种“非理性主义”。

(四)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为实证主义、社会分析和批判、辩证法等,同时融合了当时发现的一些高新技术和科学发现,这些内容对文学的影响为,创作者主动探究这些内容的表述方法,尽量做到对自然事物的自然事物和自然思想的科学描述。

现实主义的特点首先为细节的真实性,这是衡量文学作品是否为现实主义作品的重要一环,通过对细节的现实刻画,让读者身临其境。其次为形象的典型性,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等因素都具备自然事物的核心重要特征,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树立形象。最后为描写上的客观性,在作品的场景刻画和情节中展现作者的情感倾向,而不是直接表述这些内容。

(五)现代主义

当前的很多作品属于现代主义范畴,包含的理论基础有工业技术思想、机械制造思想、弗洛伊德的释梦学说等,可以说现代主义几乎能够包容所以建成的思想,实现艺术和科学的完美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现代主义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对纯粹的追求上,表现为文学作品中忽略宗教、历史等因素,只包容大量思想。其次为提倡原创,一些文艺创作者将创作视作一种体育竞争,一味追求创作和突破纪录[2]。再次为摒弃形式至上观点,作品的创作形式为表达的内容服务。最后为以自我为中心,现代主义艺术家为表现自身观点和思想,会通过一些方法和手段的应用表达自身观点。现代主义艺术对文学作品的影响较小,但是在其余创作领域体现极其明显。

新时期文学的最重要表现形式为时间上的衔接性,通过对我国文学变革时间的研究,本文将新时期的中国文学定义时间缩短为建国后至今,在此基础上确定更为确切的文学创作发展时间段。

我国的文学在1949年至1967年期间,文学体裁多样,并且涵盖的思想内容丰富,另外这一时期为马克思思想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阶段,由于马克思主义强调唯物论观点,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表现为现实主义。

在1968年到1979年间,我国的现代文学创作进入瓶颈期,该阶段的文章思想较为统一,全面进入现实主义时期,其余类型的文学作品数量大幅下降。

1980年至今,这一时期多种文学派别出现,文学作品中涵盖的内容丰富度提升,属于文学创作的井喷式发展时期。尤其是步入新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文学作品发表的便利性,作品的内容不再单一。在本文的研究中,将新时期定义为上世纪80年代至今,研究内容为这一时间段中的文学作品类型。

三、西方文艺思潮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主要采用的创作思想

新时期的中国文学进入百花齐放阶段,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思想和作品体裁大幅提升,本文通过对这一阶段文学作品的整体性研究,确定主要采用的创作思想包括以下方面:

(1)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主要强调自身情感,放大了个人因素对事件发展路线、各类事件因素的影响效果,这一思想能够更好应用于个人情感表述类作品。在中国文学的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人民思想觉醒,开始重视自身情感的表达质量,浪漫主义出现频率很高。这类作品体裁主要为诗歌,现代诗歌这一时期发展迅猛。但是也可以发现,自2000年之后,现代诗的受众锐减,这一文学类型发展日渐式微,逐渐降低了浪漫主义对我国文学体系的影响效果。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浪漫主义的影响效果无法回升。

(2)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注重对作品中事物的现实刻画,通过场景塑造等方式表达作者观点,现实主义成为我国新时期文学作品接受程度最广的思想体系。当前我国的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都可以归类到现实主义范畴。

(二)具体影响方式

西方文化思潮对新时期文学作品的影响方式有两种,其一为被动式影响,被动式影响主要表现在现实主义方面,这种影响方式可以追溯到创作者接受教育阶段,当前的各阶段教育中,基本未开展诗歌创作教育工作,很多文学创作者并不能很好驾驭诗歌的节奏、诗歌表达思想方式等内容,所以这些创作者开始依照现实主义创作作品。

其二为主动性影响,更多体现在诗歌创作者的学习过程,创作者会大量阅读优质的诗歌作品,探究现代诗歌的结构、思想表达方法等内容,完成这些内容的吸收和了解后,创作者能够更好地开展创作工作。

结论:

综上所述,西方思潮衍生的思想种类很多,但是对新时期文学创作影响最大的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西方思潮对我国文学作品的影响方式有两种,一种为被动式影响,现实主义主要依托于这种影响方式,另一种为主动式影响,浪漫主义依托于这种影响方式。

参考文献

[1]徐向昱.新时期文论审美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

[2]郭志云.从文艺思潮到艺术方法[D].福建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张磊(1991.02-),男,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人,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文艺学,研究方向:西方文艺思潮。

论文作者:张磊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对西方文艺思潮与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分析论文_张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