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论文_陈盈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 214000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共同参与式,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共同参与:新生儿:母婴同室护理

目前临床产妇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且又初为人母,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知识及经验非常缺乏,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新角色的难度相对较大,在围产期内普遍会出现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使其不良情绪消除,使其角色适应速度加快,使其对婴儿进行护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是目前产房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研究对92例产妇应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进行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8.4±4.2)岁;产次1-2 次,平均产次(1.3±0.4)次;剖宫产8例,阴道分娩32例;观察组40例,年龄22-40 岁,平均年龄(28.7±4.6)岁;产次1-2 次,平均产次(1.4±0.7)次;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均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由护理人员独立完成对产妇及新生儿的体温、呼吸、体重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检测的工作,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对尿布进行更换、帮助产妇及新生儿进行沐浴,对脐部和臀部进行常规护理,对新生儿进行喂养,在整个产妇和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不邀请产妇家属进行参与。

1.2.2 观察组

本组均采用共同参与模式,实验组新生儿实施母婴同室护理,邀请产妇家属参与到对新生儿及产妇进行护理的整个过程中来,护理人员主要负责指导产妇家属如何对新生的体温、呼吸、体重等指标进行准确的观察和测量,而实际操作工作由产妇的家属来完成,在日常护理期间指导其如何及时对尿布进行更合,如何帮助新生儿及产妇沐浴,如何对其脐部和臀部进行有效护理。护理人员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床边讲解和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帮助产妇家属对新生儿及产妇护理的知识及操作要点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掌握,有针对性的对其实施科学的健康教育。整个护理过程应该对产妇家属完全开放,对其在共同参与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疑问,应该给予耐心正确的解答,使产妇及其家属的精神顾虑在最大程度上得以消除。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能力、新生儿呼吸道感染、脐部感染、角膜炎、胃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以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产妇对护理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由于新生儿在脱离母体后其内外环境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产后新生儿的环境对其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实施的重要方法,是回归自然的家庭温馨护理,也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母婴同室是临床上新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指母亲和新生儿同室休养,实施母婴同室护理能及早地开奶,确保母乳喂养的成功。母婴床旁护理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2],要求责任护士对产妇各方面有完整的了解和观察,改变了以往“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责任护士增强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责任护士提高了实施优质护理的能力[3]。 通过母婴床旁护理,产妇近距离、无间隙地感受到责任护士对母婴的重视和爱护,使她们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同时,产科相关知识教育与家人共同参与的过程,促进了产妇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融洽了护患关系。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说明了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的有效性,这也与诸多研究结果保持一致。

总而言之,通过母婴床旁护理,责任护士对产妇身心需求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使责任护士更加深入细致地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并实施护理措施。在与产妇的沟通交流中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母婴床旁护理的开展督促护士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专科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更加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减少了差错事故,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从而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詹园园.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845-846.DOI:10.3969/j.issn.1002-6975.2011.09.039.

[2]江丽,赵娜娜.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078-4079.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7.617.

[3]王燕萍,艾学云.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4):468-470.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5.04.017.

论文作者:陈盈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  ;  ;  ;  ;  ;  ;  ;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论文_陈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