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智能化录入研究论文_方辉

安徽省第三测绘院 230031

摘要:地理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日新月异,为有关部门的工作决策、社会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然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除传统测绘技术需要完成的大量图形、图像处理工作外,属性及表格数据的录入,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是极其繁重、细致的工作,如何提高数据录入的效率、保证录入正确率对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而言具有较为突出现实意义。本文就以地籍信息系统的项目建设为例进行有关地理信息系统智能化录入探索。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智能化录入;地籍数据

1.引言

在众多的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地籍信息系统的建设极具代表性,本文以地籍信息系统的项目建设为例进行有关地理信息系统智能化录入探索。

地籍数据由图形数据、属性数据和档案数据组成。地籍建库工作分为准备、调查和入库三个阶段【1】。数据入库是地籍数据库建设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入库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以及入库前的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到地籍数据库建设工作的成败。此外,由于数据入库工作量大、时间任务紧、技术要求高,为了保证入库数据的准确、全面和现势性,因此,地籍数据入库工作需要认真组织和实施。

2需求分析

2.1用户分析:

综合分析并归纳用户特点,可以总结出以下系统需求:

1)将属性数据录入尽可能的图形化处理,将数据输入的过程转变为图形编辑;

2)基于AutoCAD平台上的图形数据改造较手动信息数据录入易实现,操作方便简单,准确性高,图形处理更直观;

3)要求操作顺畅、交互性好、易于上手。专业人士可根据需要定制自己的操作流程及输入和获取属性数据;

2.2功能需求:

根据用户需求与研究初衷,功能需求分析如下:

1)数据预处理

2)批量处理图形原有文字属性注记,自动录入数据库

3)构造辅助线实现信息数据录入数据库

4)快速查错

5)成果输出

3系统设计

3.1系统要求

(1)实用性原则

采用成熟的、并经实践证明其实用性的技术,能满足并提高业务处理的需要,并能适应将来一定时期业务发展的需要。

(2)可靠性原则

数据可靠性: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应是准确可靠的。

系统可靠性:系统应有很强的容错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可扩展性和集成性原则

在开发工具、软硬件环境选择、程序设计方法等方面,切实做到系统的可扩充性。通过数据以及各种处理功能的融合,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集成性。

3.2平台及开发环境

Visual FoxPro简称VFP,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数据库开发软件,用它来开发数据库,既简单又方便。Visual FoxPro 6.0是在 xBASE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32位数据库管理系统。VFP6不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设计器、向导、生成器及新类,并且使得客户/服务器结构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更加方便简捷,增加了处理2000年数据的工具【2】。VFP6以其强健的工具和面向对象的以数据为中心的语言,将客户/服务器和网络功能集成于现代化的、多链接的应用程序中。VFP6充分发挥了面向对象编程技术与事件驱动方式的优势。VFP6是目前世界流行的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版本最高、性能最好、功能最强的优秀软件之一。

图2-1:项目总体流程

4系统功能开发

测绘外业数据的内业编辑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前奏,在传统的编辑处理中,根据数据库的图层代码将图形信息逐一完善后再导入数据库中,把图形信息录入跟属性及表格数据录入分离【3】。通过autocad上开发的数据接口将需要的图形数据转换到系统需要的数据格式,利用开发的系统功能,通过相关要素的关系分析,将相关的图形要素逐条写入到属性表及相关数据库表中,对需要进一步手工录入数据表导出到Excel格式文件,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完善。该程序使用简单,可对转出的图形数据进行批量处理,无需传统方法打开多个表格、表单逐条录入,同时对已有的数据表(如相关部门提供的户籍信息等)一次性按关键字段逐条导入,批量自动生成包含相关数据的Excel表,节约了工作人员在传统数据录入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和业务流程,系统功能模块详细分为:数据预处理、批处理原有图形信息写入模块、构造辅助线信息写入模块、快速查错模块及成果输出模块。

4.1 数据预处理

为了方便cad数据转入GeoDatabase数据库内部,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清理:

1)清除废块、减少数据量。用“PURGE”或“WBLOCK”命令清除多余的图块,不仅加快处理速度,而且能通过编码正确性检查。

2)拓扑处理:是为了在保证没有图形错误的基础上录入相关属性。

3)一致性检查:界址点重复、点位不重合、其他重复地物等因素,影响了属性的唯一性。

4.2 批处理原有图形信息写入

将相关数据信息内容录入转换为Autocad的图上注记,方便实现批量拷贝复制,有效利用测量数据原有信息(如地形图上的门牌号注记等),在调查表距离的核对工序中便实现了相关内容的录入,将录入内容通过面与注记拓扑关系分析实现自动化录入,如:地籍调查表中的“地籍编号”、“土地坐落”等表格数据项目一样可在Autocad中以图形内部的注记方式表达,再通过格式的转换计算最终形成可填入数据库Access表中的Excel格式数据。

4.3 构造辅助线信息写入

在新的研究中,工作人员可以在内业处理图形信息的同时将属性及表格数据录入工作转化为图形编辑工作,在Autocad中构造辅助线将原本需要人工逐条录入的界址线相关属性及宗地四至等内容通过图形中线与线的拓扑分析实现相关属性的数据的录入,如:便能实现地籍调查表信息中“四至”的图形化处理,“四至”信息由代表不同地物的图层一一对应,构造的辅助线属性可以通过导出为TXT文本格式交由开发的程序计算编辑,将原本图形化的信息数据转换为表格形式的。

4.4 快速查错

程序的运行需要绝对匹配的数据,未经图形化处理的属性及表格数据便可以在程序输出结果中体现出来。因为信息数据缺乏相互关联的对象并统一反应在批量的输出结果中,数据录入人员可以很快的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遗漏和错误,并给予及时的修正,这是传统数据录入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传统数据录入中,数据录入人员一旦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那留下的纰漏极有可能在今后该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中才被发现矫正。通过我们的研究,从根本上杜绝了这种错误的发生,数据录入人员在将Excel文件内容批量拷贝进入Access数据库中的同时,可以查看匹配后的宗地信息是否无误,如有少量差错,数据录入人员可在Excel文件中直接进行编辑修正,或做好工作笔记今后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纠正错误。

4.5 成果输出

根据要求将结果输出到Access数据库。

经过快速查错,仔细核对错误信息,并在Excel文件中进行编辑修正之后,将Excel文件内容批量拷贝进入Access数据库中,完成成果输出。

5.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本项目通过图形化处理完成属性及表格数据录入,将数据录入工作转化为图形编辑工作。将属性及表格问题转为图形编辑处理问题后,数据录入方法手段不仅仅只是通过键盘录入,可以通过构造辅助线,图形内部的注记编辑、复制,图形空间关系的赋值等实现属性及表格数据的录入,丰富数据录入的技术手段、大大的节省数据录入的工作量、提高数据录入的准确率。在城镇地籍系统的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建库及其他相类似的、数据录入工作较为繁重的地理信息建设项目等测绘生产中,都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5.2 展望

该项研究在农村土地地籍调查信息系统建设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之后我们将其推广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系统建设中。根据数据录入人员的信息反馈,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塞满一间办公室的数据录入人员现今只需一、两名数据录入人员便能完成。然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智能化录入研究尚有更大的开拓空间,在信息系统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研究要与时俱进,只有跟上了潮流的步伐,研究成果才具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才会被参与测绘工作的工作者们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周成虎. 全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15,02:129-131.

[2]张涵,朱竑. 定性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 世界地理研究,2016,01:125-136.

[3]王智勇. 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经济学中的应用[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03:141-151.

论文作者:方辉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1

标签:;  ;  ;  ;  ;  ;  ;  ;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智能化录入研究论文_方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