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倾听习惯的培养论文_何玉华

小学数学倾听习惯的培养论文_何玉华

何玉华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中心小学校 644000

【摘要】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慢慢培养、模仿、强化的过程,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益。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有意识地督促、指导与训练学生,使他们学会倾听,获得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 低年级学生 倾听 习惯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7-132-01

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惊喜地发现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胆子也变大了,他们都敢于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境,如一位学生在发言,还没等他讲完,其余学生却高高举起了手,大声嚷道:“老师,让我来,让我来。”叫声回响在整个教室,唯恐别人抢了先,当老师再指名一位学生发言时,未能发言的学生却叹息起来,垂头丧气,根本没有心思听其它同学的发言;又如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有些学生却在旁边若无其人地干着自己的事,还有我们课堂上需要进行小组讨论时,还没有听完或听清老师的要求,便热热闹闹地展开了……凡此种种现象在数学课堂上是普遍存在的,这也不由得让人深思。面对今天的学生,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受到这些学生没有倾听习惯,不会倾听,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的教师。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恰恰是我们自己忽视了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试想:学生如果不会倾听,不愿倾听,又如何学会思考?又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呢?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因为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是其它活动的基础,而对小学生来说,倾听就显得更为重要。那么,到底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呢?我从小学数学这门学科,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明确倾听目标,引导学生懂得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观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现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在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我经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谁还有补充吗?”“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题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

二、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首先,学会倾听老师的问题或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提倡学生从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中学习新知识。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听清楚老师的问题或要求。我在每次提问时,总会提示学生:“老师这个问题很重要”,“老师这个问题只说一遍”,“请同学们认真听好要求后再动手”等。同时我还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老师说话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老师的脸,做到神情专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老师的观点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或已听明白老师的问题和要求,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

其次,学会倾听同学的意见和疑问。现在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大都以个人为中心。许多孩子对于老师的意见还能认真听,但对其他孩子的发言就不大搭理了。因此,让孩子们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就更加显得重要,因为他人的做法自己未必尝试过。课堂上当指名学生发言时,我经常会提醒其他孩子:“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等等,如教“九加几”指名小组汇报自己的不同算法时,有些学生总抱着自己的算法,对于其他小组的算法无动于衷。于是,我就对他们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与自己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我还引导学生对他人(或其他小组)的做法提出不同的见解,使学生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如:“谁还有补充吗?”“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题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有时当一个学生说好后,也让其他学生说一说他刚才是怎么说的,哪怕是简单的重复。当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我还会告诉他们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我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

三、挥榜样示范作用

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数学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同时,还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教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发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四、授之以法,增强倾听效果

让学生学会倾听,需要教师良好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倾 听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我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对学生“听”的指导:

(1)学生倾听时要做到倾听姿势正确,精神饱满,眼睛注视老师与发言的学生,做到全神贯注。

(2)学生倾听时要耐心听,做到边听边思考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辩思,能在别人的发言中产生自己的想法,他发言的内容绝不是别人思想的重复。

(3)学生倾听时,也可适当做笔记。记一些要点以便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为质疑提供有利力的依据。

(4)学生倾听时,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观点,使学习更深入。

曾有这么一句话:“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而言,良好的倾听习惯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良好的倾听习惯意味着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论文作者:何玉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7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倾听习惯的培养论文_何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