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熊郁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熊郁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现在的建筑设计应该朝着健康,绿色环保的方向大力发展。因为现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不只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物,消耗着大量的自然资源。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就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从绿色生态建筑提出与概念着手,寻找出生态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以及当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生态建筑所应具有的特点与原则,从而分析我国绿色生态建筑发展状况,就我国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方向提出一点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存在问题;特点;建议;

一、绿色生态建筑的提出与概念解析

1.1绿色建筑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推广,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发展方向。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

1.2生态建筑

1969年,美国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生态建筑学就是将理论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二、影响生态建筑设计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生态建筑也是建筑,没有超出建筑的范畴。它仍然是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地理位置、环境景观等自然因素也依旧影响着生态建筑设计。

(二)社会因素

只有从人类的生态思想意识上进行转变才可能实现生态建筑。生态构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面众多,包括哲学、美学、伦理、生态、经济、技术和许多其他领域。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实现不光取决于生态构建体系,也取决于政府有关部门决策规划设计管理。

(三)人文因素

实现生态建筑离不开人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当地的民俗,区域性的文化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态建筑的设计。

(四)技术因素

建筑的设计技术、材料的生产技术、建造技术、节能与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废物处理及再生利用技术等也对生态建筑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当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少前期调研与模型模拟分析

目前开发商由于把商业利益看作重中之重,建筑的设计和总平面的布局缺少对建筑施工场地的前期调研与数据建立,只以容积率和其他各项硬指标为重点。不对未建建筑进行通风采光、日照等一系列的电脑模拟测试,从而无法最大化地利用场地的资源,造成场地资源的浪费以及减少环境影响。

3.2轻视效果而重技术

不要过分强调高科技的绿色建筑特色,而盲目地去照搬各种先进技术,认为绿色建筑和高成本是挂钩的。当前,生态植物墙这一技术在国外的绿色建筑设计中被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缺乏经验还存在很多不足,即便采用国外的生态植物墙,墙面表面看上去比较绿色生态,但却对周边环境没有应有的作用,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由于长时间缺乏管理而变枯萎。不仅没有绿色生态的效果,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更谈不上经济效益了。

3.3盲目照搬,与实际脱节

西方国家的建筑主要以低容积率低密度为主,而我们国家建筑方式是高密度高容积率,两者方式是不同的。然而在我国在绿色生态建筑中设计中存在着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建筑师设计者非常喜欢照直接搬西方的设计,崇尚西方文化。我国的绿色建筑模式不同于西方国家,应因地制宜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做出不同的对应方式,使绿色生态建筑真正为我们所用。

3.4轻视实用而重形象

很多设计者喜欢将城市的一些重要功能设计在一起,往往造成了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过分注重形象而忽视了人们的实际需求,城市形象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同时大大降低了城市的实用性。

3.5轻视生态而重商业

林地、河流和湖泊这些优秀的自然的条件,本应是绿色生态建筑中的重要资源,然而对于具有这些优势的地区来说,但由于近几年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情况,这些地方确成了商业地争抢的目标,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使这些自然资源失去了原有的生态与特色。将这些资源夷为平地,致使优美的环境遭到了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4.1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融合

绿色生态建筑是可调节可循环的系统,与周边环境相辅相成。以往的绿色生态建筑在场地设计上有着封闭,通透性差的缺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良试图打开场地内部,架空底层等方法,将场地内外部形成良好的连通。这种建筑布局方式,既能增强场地内部通风采光,又能保持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而建设绿色生态建筑,首先就是保持生态。所谓生态就是指建筑物旁边的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这就强调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植被的多样性、化学污染的降低都可以体现出绿色的生态环境,提高建筑环境质量。

4.2与建筑气候的相互协调

建筑地的气候条件是建筑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环节,既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这种气候。绿色生态建筑以满足人类生活的舒适要求和气候条件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项基本方针,根据当地气候特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运用专业知识,打造不同特色的绿色生态建筑,避免了“千城一面”。因为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复杂,本来就不适合单一的建筑模式,所以我们应该将建筑与环境相联系形成一个循环的体系,充分利用气候特点,有效使用当地资源,在不破坏当地自然景观,水源植被的前提下,使建筑融入到当地生态环境中,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4.3合理设计,以人为本。

以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为出发点,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住宅设计是绿色生态建筑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区住宅设计中,应该注重绿化布局,根据不同植物的习性合理有层次的分布;同时应该充分发挥绿化植物对整个建筑群隔音,防尘等的作用,给人身心放松的感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4.4环保节能

绿色生态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节能原则,也就是节约能源、绿色、无污染、可循环。

所选用的建筑材料也应该尽可能的可再生,可降解。但同时现在的绿色生态建筑耗能巨大,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能源的使用率或者开发绿色新能源,做到自给自足,减少对传统热电能源的应用,选择像风能等绿色能源。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利用各种手段来创造—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还倡导以最小的生态和资源代价获得最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五.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建议

(一)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

在自然系统中,人类只是一种生物,我们没有巨大的能力改变自然界,但可以适应和利

用环境。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也需要适应和利用环境,例如在干旱的地区进行节能设计时需要考虑雨水的循环利用问题,而在湿润地区的生态建筑需要考虑排水的问题。由此可见,不同的自然环境就应该考虑不同的问题。而人类则需要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根据不同地区特点进行设计,才能够实现良好的设计效果,发挥建筑的生态功能。

(二)恰当选用材料

生态建筑材料是生态建筑的物质基础,生态建筑材料也叫“健康建材”“环保建材”.“绿色建材”,指的是健康、环保、安全的建筑材料。生态建筑材料要求原料在采集,制造,使用等步骤中都采用先进的技术,尽量消耗最少的能源创造最大的效益。生态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没有统一标准,“新”的材料不一定就是合适的,还要考虑环境污染,当地资源需求量等方面,最终选取最合理的材料。

(三)合理选择生态建筑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建筑技术发展迅速。但不一定最先进的建筑技术就符合生态建筑的要求,往往传统技术大致程度上与环境相协调,符合生态建筑的基本标准,在设计中可以参考和借鉴。同时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接受新的现代技术,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比较学习各自的优缺点,深化研究,不断改进,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

六.结束语

我国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还处在初期研究阶段,许多技术研究领域还是空白,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建设绿色生态建筑。绿色生态建筑既是对城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更是让人们居住环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维护生态平衡,营造绿色生态建筑将是人类的必然选择。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推进建筑节能,正确引导绿色生态建筑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树立“绿色意识”,注意严格控制建筑成本和满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化设计,将城市景观与生态相融合,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虽然我国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多难题,但只要我们多加强业务学习,深入钻研,优化建筑设计,为我国的绿色生态建筑行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使未来城市绿色生态建筑真正的“绿”起来。

参考文献:

[1]夏清波.新形势下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思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4).

[2]刘力军.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设计[J].中华建设,2015,(03):102-103.

[3]刘铭芳.我国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1).

论文作者:熊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  ;  ;  ;  ;  ;  ;  ;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熊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