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土木建筑类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方式探究论文

高职院校土木建筑类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方式探究

廖亚莎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 “互联网+教育”正在全面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在线课程建设如火如荼。本文对在线课程建设方式进行了归纳。以高职院校土木建筑类专业在校和毕业生为对象,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总结,探究适合的高职院校土木建筑类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方式,以便设计出更优质、实用的在线课程。

关键词: 在线课程建设;高职院校;土木建筑类

前言

当今科技不断发展,“互联网+教育”已成为互联网科技和教育领域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形式。在线课程就是很典型的一种。教育部鼓励高校积极进行精品在线课程的建设,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建设。近年来,在线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在互联网各平台中涌现。但是,在线课程建设不是为了做课程而做课程,而是为了更好地起到教学作用,一定要避免流于形式。本文笔者有针对性地选取高职土木建筑类专业来进行该专业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方式的探究,为高职院校土木建筑类专业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提供更为合理的借鉴和支撑,以便能做出高质量、高水平、方便使用的精品在线课程。

小柳河西岸有一旅馆,曰闹春楼,远离闹市却又得水陆交通之利。日本人占领蕲州后,城中许多旅馆店铺纷纷关门,原本清淡的闹春楼,生意却一天天地火红起来。

一、在线课程建设方式

在线课程建设的主要流程是:选定课程→选定知识点→编写教案、制作课件、编写习题→课程制作→课程发布→互动反思完善。

其建设方式的选择存在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课程准备、发布的平台、制作形式和时长、授课方式、互动方式和频率等。

[10]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三)制作时长。 制作时长要把握适度,过短,会使学习者知识还没有掌握;过长,会使学习者容易走神,也不利于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学习。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学习者水平和知识点内容来综合决定。

(二)制作形式。 在线课程的制作形式体现于学习者的视觉效果。形式很多,常见的有PPT+录屏、课堂实录、实物演示、演播室录、制作动画、白纸+手机录等。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课程和内容来选择适合的制作形式。在线开放课程不是电影,不需要全程大制作,而需要实用、适用的形式;过分关注视觉效果不仅会增加制作成本,也会让学习者被无关方面吸引而分心。

(一)课程准备。 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就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水平。首先,教师要选好一门课,并验证你的课程是否有建设的必要:考虑是否能帮助到他人?网络上是否已存在大量类似优质课程?其次,教师要明确本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来制定。最后,教师再根据目标来进行课程知识点选定和分解,编写教案、课件和脚本。

(四)授课方式。 主要有人出镜、声音出镜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

(五)互动方式和频率。 互动方式(多选题)选择中,“在线习题”占62.88%;“学习论坛”占48.48%。互动频率(单选题)偏好中,46.21%选“每节课互动”;32.58%选“每章节互动”。

(二)制作形式。 在偏好的制作形式的多选题提问中,90人选择“PPT+录屏”;68人选择“实物演示”;58人选择“课堂实录”;而“演播室录”仅有14人选择。

二、高职院校土木建筑类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方式调查探究

为了探究适合高职院校土木建筑类精品在线课程的建设方式,我们面向高职土木建筑类专业的在读和毕业生,从上述6个因素出发设计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效答卷132份,其中在读占37.88%,已毕业占62.12%。

围绕提高防洪保安能力,防洪薄弱环节治理成效明显。提前完成222座重点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137座一般小(2)型水库,启动10个国家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德惠新河治理清淤疏浚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了56个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任务。重要河道堤防、重点水库闸坝连续多年安全度汛。

(一)课程准备。 在多选题“对于土木建筑类专业的课程,您比较需要哪些课程制作成在线(网络)课程进行学习?”中,BIM建模、工程CAD、钢筋算量、计量与计价课排前四,选择数均超过50%,BIM建模更是高达77.27%。

由此分析,学习者对实践操作强的专业课程需求强烈,而对理论课程(如工程法规)的需求偏低(28.79%)。

(六)发布平台。 俗话说:千里马也要有伯乐。教师做好一门课程,要将它放到适合的平台才能发挥其真正价值,为更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目前,我国在线课程平台琳琅满目,有中国大学MOOC、腾讯课堂、好大学在线、学堂在线、智慧树、爱课程、各地方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等。

“使用过”:使用者人数更少,有52人“没使用过”任何在线课程;使用最多的“腾讯课堂”也仅21.97%。另外,有补充环球网校、建工社微课程等平台。

由此分析,土木建筑专业的学生选择在线课程时,并不追求绚丽的视觉效果,反而偏好常用的“PPT+录屏”这种简单朴实的形式。土木建筑课程专业性强,要联系实践、学以致用。教师授课时结合“实物演示”会更受学习者喜欢,教学效果也更好。

(三)制作时长。 关于学习时长,问卷调查有73人选“20~30(含)分钟”,占55.3%;然后选“10~20(含)分钟”和“30分钟以上”,分别占24.24%和23.48%。选10分钟以下仅有13人。

调查结果选择的时间偏长,这可能与高职学生接受消化能力和土木建筑类课程内容饱满有关。因材施教,我们建议此类课程制作时长为10~30分钟。

(四)授课方式。 有17人选“声音出镜”;55人选“人出镜”;60人选“无所谓(均可)”。

由此看,授课方式偏好不强,制作者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来进行合适的选择,也可两种方式交替或结合进行。

(五)互动方式和频率。 在线课程由于是学习者自主在网络进行学习,没有教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这会使学习者容易走神、精力不集中等状况出现。因此,教师在课程里增加一些互动会让教学效果更好。在线课程常见的互动方式有在线习题、课后交作业、在线考试、学习论坛等。但互动的频率过于频繁会增加学习者的压力和时间,过少则达不到相应的效果。

我们由此建议,采取每节课做1~3个在线习题,每章做1次章节习题的形式,题量不要过多,要结合本节本章内容出题。另外,在线开设学习论坛,学习者们可以互相讨论、解疑答惑。授课教师可每周固定时间段在论坛进行在线答疑。

(六)发布平台。 我们调查设计了“听说过”和“使用过”哪些在线课程平台2个问题。

“听说过”:有58人听说过智慧树;55人听说过网易云课堂;53人听说过腾讯课堂;26人听过建筑云课;仅有17人听过中国大学MOOC;还有23人“都没有听过”。

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患者中实施MRI诊断的方式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检出率,进而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由此可知,MRI诊断的方式在乳腺癌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在农机化培训中应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使受训农机手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有效地达到了培训目的、完成了培训任务。

据此分析,在线课程建设中推广环节需要加强。我们结合国内平台建设情况和专业特点,对发布平台的建议:

1.要有网站和手机APP的平台,方便学习;

选出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的脑卒中患者97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8.1±10.5岁;脑出血31例,脑梗塞19例。对照组47例,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9.3±10.4岁;脑出血29例,脑梗塞18例。2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

2.选择知名度高、使用人数多的平台。比如,腾讯课堂、智慧树、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虽然调查中使用量一般,但APP下载量名列前茅)等。

3.选择土木建筑类专业平台。比如,广联达的“建筑云课”“筑龙学社”等。

4.要建设本校网站精品在线课程专栏,发布于本校在线课程平台上。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顺应论视角下的美剧字幕翻 译 ………………………………………………………………………… 安 红(62)

标签:;  ;  ;  ;  

高职院校土木建筑类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方式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