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后正中入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护理论文_文艳林,管颖玲

文艳林 管颖玲 (广西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 广西桂林 541001)

【摘要】目的 探讨肘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32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均行肘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围手术期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安全管理及患肢护理、注重并发症观察及预防,做好疼痛管理、功能锻练及出院指导。结果 32例患儿术后功能评定优良率达93.75%。结论 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行肘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术,做好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可获满意疗效。

【关键词】小儿 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肘后正中入路 克氏针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058-02

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骨折断端前后侧的骨膜完全断裂,骨折端有明显畸形,并存在侧方、前后方及水平位的旋转移位,保守治疗难以正确对位,并且可能由于反复的手法复位而损伤在肘部走行的血管及神经。我院自2007年至今采用肘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男24例,女8例,年龄5-14岁,平均(9.5岁),其中闭合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2例,均为新鲜骨折;尺偏型20例,桡偏型12例,1例合并桡神经损伤,无血管及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30例患儿损伤后即刻送至我院,2例在外院行手法复位不满意送至我院。均行肘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术。

1.2 治疗方法:患儿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下行肘后直形或弯形切口,采用三维手法复位,使肘关节提携角为10-15°和轻度外翻后行克氏针交叉固定,取两枚1.5-2.0mm克氏针从内外上髁进针,角度为40-50°,分别将两枚针尾剪短折弯后埋于皮下,检查骨折端复位情况,肘关节功能位行石膏外固定,两周后去除石膏,行适当的功能锻练,辅以三角巾悬吊固定。分别于术后3d及2、4、6周复查X线。骨折愈合后拔出克氏针。

2. 结果

术后回访12-18个月,依照Flynn标准评定术后关节功能[1],见下表:

疗效评定表

3. 护理

3.1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首先取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患儿年龄小,受伤后会出现不安和恐惧感,家长由于孩子受伤易产生焦虑情绪,担心孩子的恢复情况,影响学习、生活,心情较急切。此时,护士应有同情心,耐心给患儿家长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预后,让家长认识肘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术,具有创伤小、费用低、骨折愈合快、功能锻练可早期进行、并发症少、美观等优势,消除家长的顾虑,增强治疗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对年龄较大的讲解成功病例,让患儿家长充满信心,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现实,面对手术[2]。对年龄较小的患儿给予母爱替代疗法,经常给予抚摸、逗引和提供玩具,努力缓解患儿的恐惧、焦虑心理,满足他们的心理舒适。用患儿易于理解的言词和方法解释治疗的要求、患肢位置、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意义[3]。

3.2 合理膳食 早期供给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之品,如鸡蛋、牛奶及新鲜果蔬,中、后期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高钙、高锌饮食,以利骨折修复和机体消耗的补充。供给品种应多样化,以增加患儿食欲。

3.3 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会使患儿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充分评估疼痛程度,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实施有效管理。积极与患儿进行有效沟通,态度和蔼可亲,使其情绪平静,可通过抚触等非语言交流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使患儿得到休息和放松,以利于肢体恢复[4-5]。

3.4 患肢护理

3.4.1 患者的有效保护 术前上肢只用夹板或石膏托初步固定,患儿生性好动,体位变动较大,为预防进一步损伤血管神经,在患肢屈肘位时用软枕垫起,搬动时分别托起肩、肘关节,避免在患肢上扎止血带及输液,以免造成患肢缺血缺氧而影响功能恢复。

3.4.2 术后抬高患肢并保持复位后的正确固定位置,利于静脉血和淋巴回流,维持骨折对位的稳定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不得随意松解和拆除外固定,常检查固定位置,查看有无松动,局部有无压迫症状,保持患肢于功能位置,保证患肢血运正常。

3.4.3 肢体血运及神经损伤观察和护理 术后6h内尤为重要,密切观察患肢有无血管痉挛、肌肉供血不足的症状,肌肉缺血6 h会造成缺血性挛缩,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现及时通知医生,采取减压措施,挽救患肢[6]。术后前6h内15-30min巡视一次,倾听患儿和家长的主诉,密切观察患肢桡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手指是否发绀、发凉、发麻,能否自动握拳、伸指、夹指,被动伸直手指时有无产生剧烈疼痛。术后6h-72 h每2-3h巡视一次。本组患儿术后并发1例尺神经损伤、1例桡神经损伤、3例患肢肿胀,及时给予处理后恢复。

3.5 克氏针的护理 注意克氏针的保护,避免其脱落、感染。仔细观察克氏针钉尾外露的长度,及克氏针有无松动现象,尽量减少打开石膏托的次数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每次打开石膏托均要注意观察针眼处皮肤有无红肿、组织液渗出或痂下积脓,保持针眼引流通畅。另外平时多与患儿交谈,倾听其主诉,向其及家属讲解护理不当可能带来的危害,嘱其不要擅自松解石膏托。

3.6 功能锻炼:麻醉反应消失后即可进行功能锻练,鼓励患儿做握拳、松拳、伸指、腕关节的屈伸、肌肉静止性收缩活动及肩关节的提肩运动等肌肉及各关节的功能锻练,每天3次~5次,每次10min~15min。禁止手法按摩、强力牵拉及做前臂的旋转活动,以免引起骨折再移位。随病情缓解,可做适当夹指抗阻、握指抗阻的锻炼,增加指间肌肉收缩力量,5-6次/d,20个/次,防止肌肉萎缩[7]。因患儿自控能力较差,家长的配合及重视程度影响患儿的康复效果。因此,指导患儿及家长同时掌握功能锻练的各个步骤,并鼓励患儿多进行主动锻炼,避免过多或强的被动训练,否则会使患儿产生恐惧以影响康复效果。如患儿感到疼痛不适时应减少活动次数,缩小活动范围,以免发生新的损伤。

3.7 4-6周拔除克氏针后的功能锻练,方法:让患儿坐于床头桌旁,上臂平放于床头桌上,掌心向上,演示与指导患儿健侧手平放于患肢手腕部,用力逐渐向下按压,然后再屈曲向上,反复进行。每日3-5次,每次10-20分钟。

3.8 出院指导 患儿住院时间短,出院时克氏针尚未拔除,向患儿家长讲解出院后应让患儿坚持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并讲锻炼方法与注意事项。定期门诊复查,坚持功能锻炼。不做剧烈活动,避免碰触再次受伤。解除外固定后,鼓励患儿自主活动肘关节,但切忌家长用手给其强力扳拉活动,以防再损伤,使关节活动恢复不佳 [8]。

参考文献

[1]Flynn JC, Matthews JG, Benoit RL.Blind pinning of displaced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children:sixteen year sexperience with long term follow up[J].J Bone Joint-Surg Am,1974,56(2) :263-272.

[2]于文春,王晓蕾,卞薇.1例小儿眼穿透伤合并肱骨骨折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3):56-57.

[3] 王伶,王祖梅,李浩,等.小儿McIntyreⅢ型肱骨髁上骨折5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3):929-930.

[4]任蔚虹,来鸣.触摸性治疗在妇科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B):21-22.

[5]李满华,张淑琴,汤秀容,等.抚触护理在小儿眼科全麻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2):32-33.

[6]蓝巍,杨伟伟.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综合康复治疗[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1(3) ::200-201.

[7]黄房珍,廖燕英,邬素娥,等.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0,17(5B):31-32.

[8]朱超,沈海琦,侯明夫.等.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的康复锻炼[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4) ::1104-1106.

论文作者:文艳林,管颖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0

标签:;  ;  ;  ;  ;  ;  ;  ;  

肘后正中入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护理论文_文艳林,管颖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