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保障技术现状与发展论文_何东霖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保障技术现状与发展论文_何东霖

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交通已经成为了基础建设的重点,它能够缓解交通的压力,通过轨道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的出行方式。但是由于轨道交通工程涉及到的技术较为复杂,任何一个环节的漏洞都会影响技术安全性。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者,必须从安全风险方面进行研究,完善核心技术,加强对建设安全的预警与巡视工作,从而突出安全技术标准水平,保证城市轨道更好的建设。本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

关键词: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

城市轨道是在地下开展的建设项目,它有助于解决地上运输的安全问题,为百姓提供更多的出行方式,加快运输的速度。然而,与地上施工工程不同,地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难度较大,工作周期长,涉及到工程的规划、实施、运营的内容,且对技术专业要求高,再加上地下施工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更是加大了施工风险。面对复杂多样的环境,和难度系数高的各类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技术的运作能力,研究关键技术与核心工程,制定系统的施工方法,并保证贯穿于全过程建设,完善安全技术,从而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性,为城市的基础建设发展作保障。

一、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的含义

为使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达到最优的RAMS水平,系统参与各方针对系统全生命周期,从策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依靠一系列的保障系统安全的理论和方法,对地铁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进行安全把关,保证系统始终处于可控的安全状态。其中,保障系统安全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即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是面向所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参与主体和政府监督机构及第三方的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建设及运营的多方主体、多方面措施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是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工作的系统化,避免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全面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水平。它是政府机构的安全管理的依据,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行动指南。

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工程结构自身和周边环境安全至关重要。从勘察、环境调查、设计、施工等工程建设阶段动态地开展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估计和风险控制,注重从源头上和在过程中把控风险,防止风险转移和聚集,确保工程建设的本质安全。

1、规划、可研阶段。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安全,规划阶段主要进行规划方案风险评估、重大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进行勘察与环境调查、可行性方案风险评估与方案比选、重大关键节点工程专项风险评估。

2、勘察设计阶段。总体与方案设计阶段:重大风险因素识别、总体设计或方案设计风险分析与评价、重大技术方案风险专项评估或专题研究。初步设计阶段:初步勘查与环境调查、风险辨识与安全风险评估、重大环境风险现状检测评估、重大风险专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详细勘察与环境调查、风险辨识、分级核查与分析(标段或工点)、重大环境现状检测评估、风险工程设计、勘察设计文件交底与风险说明。

3、施工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勘察与环境核查、风险辨识、分级核查与分析、施工专项方案编制与审查、监测方案、应急预案。施工过程中:工程监测、现场巡视、视频监控等,工程重要部位和关键节点开工前条件验收、动态风险评估与安全预警、预警响应、处置与消警、突发事件应急。施工后:工后检测评估与恢复、隧道结构和设施保护。

4、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

1)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落实参建各方主体责任;提高安全隐患自查远程监控、门禁与语音对讲系统拓扑Fig.1 Remote monitoring,access control and intercom system topology自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留死角,过程留痕,防止反复,整改到位,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达到系统化、标准化和信息化。

2)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的主要内容。构建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体系;明确各方排查频次;明确各方安全隐患响应时限、治理范围及权限;建立安全隐患工作的考核机制;制定违约处罚及责任追究。

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

1、安全风险管理系统。以新线建设的安全管理业务为对象,以第三方监测、施工监测、盾构监测、视频监控等数据和图像为信息来源,采用综合分析和专家评判相结合的手段,研制了控制工程自身和周边环境影响的安全管理系统。系统为参建各方提供了一个协同安全管理平台,有助于各方职责的落实和工作流痕,提高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提高了风险状态评价、预测和预警等环节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规范的界面设计、权限管理引擎集成并融合GIS,实现了功能的直观展示。

2、隐患排查与治理系统。根据建设项目的公司层、项目层以及实施层关键岗位隐患排查项目、排查频率、整改时限和响应处置具体要求,建立业务流程闭环管理的信息系统。系统内置了隐患排查要点与分类分级标准、隐患报送与响应流程、排查与治理信息提示等功能,实现了动态统计分析与报表生成、隐患态势分析和地图实时展示隐患分布,结合灵活的移动巡检平台,既增强了对各方工作考核的客观性和工作效率,又使得隐患排查工作更能落到实处。

3、远程监控、门禁与语音对讲系统。可规范施工工地的安全文明行为,约束施工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远程发现并及时纠正施工现场的不安全、不文明施工行为,从而减少工程的安全隐患。远程监控系统是以视频监控、门禁监控以及语音对讲设备为基础,依靠有线或无线传输专用网络,达到监控中心与各建设工地现场互联互通,实现监控中心、用户的电脑桌面、手机客户端,实时调阅与控制现场施工作业实时图像以及施工区人员进出情况统计,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监控中心与施工现场监控室、施工作业面的三级语音对讲。

四、建设安全保障技术发展前景

1、通过深入分析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特点,不断完善和丰富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的核心政策与制度,运用系统安全理论和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发展科学的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2、基于BIM技术的应用,可在模型中标记结构自身风险、周边环境风险,展现其分布及空间位置关系,区分风险等级;展现进度与报警点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在复杂节点可细化到工序级;应用动画报警风险源的专项处置方案,明确处置程序、资源调配和技术准备,达到安全风险直观化、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作为建设过程中重要的工作之一,需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同时运用安全保障系统和监测技术等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日益完善的行业法规、技术标准、各阶段风险评估管理技术、隐患排查治理技术、安全风险管理系统、隐患排查与治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远程监控、语音与对讲系统、施工在线安全监控系统、盾构在线监控系统、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技术、智能故障预警技术及先进的监测技术等安全保障技术,对于强化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管理、辅助决策和提升效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也将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和高效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铁,管旭日,孙力彤.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2014,(1):16-18.

[2]王艳辉,张晨琛.基于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5,04:33-37.

[3]刘永勤,钟巧荣.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理现状与展望[J].工程勘察,2014,S2:216-220.

论文作者:何东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保障技术现状与发展论文_何东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