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60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姚黎明

姚黎明

(湖北省利川市民族妇幼保健院;湖北利川4454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60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样本,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0.15±0.02)分、月经异常(0.24±0.03)分、疲倦(0.31±0.01)分、包块大小(0.15±0.10)cm、有效率96.67%、复发率3.33%、生活质量(92.85±1.05)分。对照组治疗后疼痛(2.00±0.18)分、月经异常(2.14±0.20)分、疲倦(1.43±0.30)分、包块大小(2.40±0.17)cm、有效率73.33%、复发率33.33%、生活质量(75.66±1.20)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有效减轻疼痛、疲倦等症状,促使包块缩小,提高治疗有效率,预防复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辩证治疗;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包块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3-0256-01

慢性盆腔炎为女性常见病,多由免疫力下降、衣原体感染、流产等因素所导致。发病后,患者通常可见慢性盆腔疼痛、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可致不孕。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复发率较高。有研究指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给予治疗,效果较好。本文于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样本,观察了中医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观察组年龄(48.95±8.10)岁,病程(3.74±2.10)年。对照组年龄(9.70±8.24)岁,病程(3.97±2.14)年。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0.1g)+甲硝唑(0.5g)+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d,连续给药7d。

观察组在给予抗生素的同时,联合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1)肝郁气滞型:治疗原则应以疏肝解郁为主。可给予当归10g、白芍20g、郁金15g治疗。伴包块者,加王不留行、红花。(2)瘀血内阻型:治疗原则应以活血化瘀、通经疏络为主。可给予三棱10g、穿山甲10g、莪术40g、怀牛膝15g治疗。伴包块者,加王不留行、当归。(3)肾脾两虚型:治疗原则应以补肾健脾为主,可给予山茱萸10g、穿山甲10g、熟地黄15g、怀牛膝15g治疗。伴血瘀者,加路路通。(4)湿热蕴结型:治疗原则应以行气止痛为主,可给予蒲公英15g、黄柏12g、车前子12g、猪苓15g治疗。伴疼痛者,加延胡索。

1.3观察指标

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包括疼痛、月经异常、疲倦、包块大小4项指标)、预后情况(包括治疗有效率、复发率、生活质量3项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症状积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0.15±0.02)分、月经异常(0.24±0.03)分、疲倦(0.31±0.01)分、包块大小(0.15±0.10)cm,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慢性盆腔炎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常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促进病情康复[1]。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单独给予抗生素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且患者预后有待改善。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可导致盆腔组织增厚,导致包块产生。受其影响,治疗的过程中,药物渗透性将有所降低,疾病治疗难度将明显加大。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属“带下病”、“月经不调”的范畴。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肝郁气滞型”、“瘀血内阻型”、“肾脾两虚型”、“湿热蕴结型”等多种类型[2]。辨证分型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同样不同。肝郁气滞型患者的治疗药物,以当归、白芍、郁金等为主。上述药物中,当归可活血化瘀,白芍可养血柔肝,郁金可活血凉血。上述组分共同进入人体后,可有效疏肝解郁,调节月经,减轻疼痛,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瘀血内阻型患者,治疗药物以三棱、穿山甲、莪术、怀牛膝等为主。各类组分中,三棱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穿山甲、莪术、怀牛膝等,则具有逐淤除痹、消炎利尿之功效。各类组分功效的共同发挥,可起到活血化瘀、通经疏络的作用,使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肾脾两虚型患者,治疗药物以山茱萸、穿山甲、熟地黄等为主。山茱萸可补肝肾,穿山甲、熟地黄可健脾,有助于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湿热蕴结型患者,用药包括蒲公英、黄柏、车前子等。蒲公英可清热解毒,利尿散结,黄柏可滋阴降火,车前子可渗湿止泻、清热化痰。采用上述药物治疗疾病,对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研究发现,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后,慢性盆腔炎患者疼痛(0.15±0.02)分、月经异常(0.24±0.03)分、疲倦(0.31±0.01)分、包块大小(0.15±0.10)cm,与单独给予抗生素治疗相比,患者症状积分更低,包块缩小幅度更大,优势显著(P<0.05)。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67%、复发率3.33%、生活质量(92.85±1.05)分,与单独给予抗生素治疗相比,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有效减轻疼痛、疲倦等症状,促使包块缩小,提高治疗有效率,预防复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聂雯雯.多途径给药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3):61-62

[2]弭艳红,唐卫红.脐针配合重灸八髎穴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8,41(5):43-45

论文作者:姚黎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60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姚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