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思维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论文_李岩

计算思维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论文_李岩

李岩 山东省潍坊第八中学

【摘要】科技的不断发展下,计算机已逐渐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对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其中,计算机思维成为了当下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关键性内容之一,因而,只有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强化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才能够顺应社会发展针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此,文章主要就计算思维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思维;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051-01

引言:

计算思维为现阶段计算机领域的热点话题,也是计算机教育的重要课题,其与理论思维,以及相应的实验思维并称为三大科学思维,其看似复杂难懂,但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甚密。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于恰当手段强化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既可以激发其创新精神,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其信息化素养。

1、计算思维与信息技术课程

当代信息技术涵盖了多项内容,比如通信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等。毫不夸张的说,在如今的社会,信息技术已主宰了人类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依赖信息技术。

简单而言,计算思维是递归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借助于代码以及数据等相应功能抽象的分解、解决原本较为复杂的问题。计算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复冗长、繁杂的内容加以简化,进而恢复到其初始状态。其实,也可以将计算思维视作一种启发性思维,倘若遇到不确定的因素时借助于调试、规划等手段处理相关问题。计算学科是在分析与信息描述、算法的基础上得以构建的,因而,之所以设立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思维展开相应的信息自动处理。

2、计算思维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探究

2.1、信息技术课程要树立相应的建模思想

实践得知,学生在其日常的学习中会遭遇一系列难题,而单纯的依靠机械性的记忆与反复训练的方式效率显然很低。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电子表格填充柄”时,尽管教师的前期教学工作做的很到位,学习也已大体掌握了相关技能,但倘若换另一种教学场景,学生又会“不知所措”。这也从侧面反正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以充分显现。

建模思想的形成,能够促使学生发掘问题的本质信息,引导学生借助于已有的模型处理好后续实践过程中的难题,如此,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在实际的教学阶段,需要把计算思维训练恰当的融入到信息技术作品制作之中,从而体现出计算思维的本质所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就Word,PowerPoint, Excel等同类办公软件的学习过程中,这些软件均有打开、保存、另存为等功能,因而在之后的学习阶段倘若遇到和其类似的新软件的“打开”、“保存”等,学生脑海中就可以快速的形成相应的模型, 如此便能够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在策划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中,可以带领班级学生们系统探究该课程由规划直至实施每一个环节中所存有的不足,并加以优化。由于学生是亲自参与的,因而其的模型构建便会更加的清晰。

2.2、信息技术课程强化就技术文化内涵的理解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引入计算思维教育绝不是一味的强调就信息技术工具的学习,而是应当恰当学生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明确信息技术知识原理所在。对于初中时期的信息技术课程而言,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技能,也要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就计算机科学概念形成相对形象化的认知。

举个例子来看,在就《数据存储》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数字故事”的模式来为学生描述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存储介质以及存储方式都出现了哪些改变。此外,情境导入的教学模式也有可取之处,可按照实际的教学需求,挑选相对应的存储设备以及形式,以便于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强化其参与积极性。

2.3、信息技术课程要恰当的借助于数字技术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不只在于让学生们“学”,也要教会他们如何去“用”,具体而言,学生们通过学习既能够将用技术融入到学技术之中,又要实现在应用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技术方法。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编程课程中恰当的借助于数字技术提高教学成效。

举个例子来看,在教学《计算机网络结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设计校园网与教育网链接探究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透过具体的实例发现其中所蕴藏的抽象化知识,进而巩固学生的学习。为保证这一活动有序展开,一方面教师要准备相关材料,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们提炼之中的要点。比如,资料中针对路由器相应的特点作出了如下解释“有 LAN(局域网)端口和 WAN(广域网)端口”,考虑到其对于路由器的识别判断尤为关键,因而学生必须要明确这一点,才可以有效的区分路由器与其他种类的设备,从而推动这一活动的有序进行。

3、结语

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当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受到了教育人士的广泛关注,而针对计算思维的研究也愈加的深入。实践来看,借助于有效方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恰当的引入计算思维,一方面能够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这也是科技高速发展下社会针对人才的需求。因而,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当有效的运用计算思维,从而为国家发展输出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静.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2]李应聪.基于计算思维的问题求解教学模式构建与探究——以初中信息技术图像采集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0):49-52.

[3]李茜. 面向学科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7.

论文作者:李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计算思维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论文_李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