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绝热气瓶重点检验项目和技术要点论文_何漪舟

低温绝热气瓶重点检验项目和技术要点论文_何漪舟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常州分院 江苏常州 213016

摘要:随着低温技术的不断发展、适用领域的不断延伸,目前已应用到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领域。低温绝热气瓶又被成为焊接绝热气瓶,主要用来储存液氧、液氮、液氩等低温液化气体,有着安全可靠、使用方便.装载率高以及重复使用等特点,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低温绝热气瓶的结构为全封闭真空夹层容器,由低温液体作为介质,内胆无法直接检验。另一方面,在检验规范、规程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实际检验中较为繁琐,增加了检验工作的难度。笔者根据检验实践中的体会,提出检验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和主要侧重点,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关键词:低温绝热气瓶;重点检验项目;检验技术

一.检验参考依据

低 温 绝 热 气 瓶 定 期 检 验 工 作 开 展 的 依 据和技术规范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设计、制造低温绝热气瓶的国家标准公布较晚(2010.04.01实施),目前进入定期检验周期的低温绝热气瓶的国内生产制造厂家都是按各自企业标准和参照美国运输部DOT4L《焊接绝热气瓶》标准制造。我国对低温绝热气瓶管理和检验在《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规定了低温绝热气瓶的定期检验周期为3年。但是长期以来,低温绝热气瓶定期检验的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定期检验评定标准的制定却远远滞后于该类气瓶

的发展(至今未颁布)。低温绝热气瓶结构形式是基于大型低温储运设备独特的真空夹套式结构。其结构分为4部分:不锈钢内、外胆、高真空绝热夹层、内置式蒸发器、增压盘管和阀门管路安全系统。即在密闭金属内胆与外壳体间布置若干层反射屏及隔热材料,并使夹层达到一定真空度,形成的高真空绝热区域,能够有效地阻止热量以热辐射、对流或传导的方式进入内胆,达到无损储存的目的。该类气瓶在制造过程中涉及到低温、

真空、氦质谱检漏、压力容器等诸方面综合技术,是结合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制造技术的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

二.重点检验项目和技术要点

(一)技术资料审查

在该阶段应关注历次定期检验报告的检验情况,尤其是气瓶夹层真空度的变化速率,其直接影响到该气瓶是否能安全运行到下一个检验周期的评定。

(二)内外部检查

低温绝热气瓶内外部检查的项目和方法与压力容器及气瓶检验基本是相似的,但是由于低温绝热气瓶结构的独特性,其检验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分析低温绝热气瓶的组装结构可知,内外筒体通过颈管焊接连接,起固定支撑作用,内筒体采用颈管悬挂方式获得单端支撑,被悬挂的内筒体在移动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摆动和扭转;低温液体充装时的冲击力也容易引起内筒体的晃动。最大应力主要出现在颈管与内筒体上封头连接处。另外颈管的一端在内筒与低温接触,另一端与顶部管路分配头连接,既要承受由内筒体运动引起的惯性载荷,又要经受很大的温差考验(200℃以上)。因此颈管与内外筒体连接处的角焊缝必然成为检查的重点。

低温绝热气瓶在运输途中外壳受到碰撞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外壳属常压结构件,制造壁厚较薄(一般为2.5mm左右),因此由碰撞形成凹陷的面积、折皱、突变部位的裂纹、焊缝的影响程度都是要着重检查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要引起关注的是凹陷的深度,因低温绝热气瓶结构紧凑,真空夹层的宽度有限,且夹层空间中还装有多层绝热材料和蒸发器管道,过度的挤压会造成这些部件的损坏。

(三)安全附件及阀门检验

低温绝热气瓶上配置的安全附件及阀门属于常规的安全阀、压力表、爆破片、磁性液位计和进、出液及气体的截止阀。其检验可按现行的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和相关规范进行。值得重视和具有特殊性的是组合调压器。组合调压器是指低温绝热气瓶的增压回路和

节气回路上所使用的合并式(增压/节气)调压器。组合调压器在增压回路中的功能是用于保证在高排放期间有足够的驱动压力。其工作原理是建立一个从容器底部液体经过增压调节器到容器顶部的气体空间的通道。增压阀打开并且容器压力低于增压调节器的设定时,取自容器的液体在内置热交换器内蒸发,膨胀的气体进入气瓶的上方以增加压力,此压力将驱动液体或气体输出系统。

同时在节气回路中功能是优先从气瓶内液体上方的气相空间提取气体。其工作原理是当从气瓶中提取气体时,气瓶上方的气相空间过强的压力气体从此区域内直接流向输出阀。从而达到节气和保持瓶内正常操作压力的目的。组合调压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决定了它是一个具有增压和节气双重功能的增节器。一般增压值和节气值之间的缓冲压力设置在0.1至0.15MPa。出厂时增压值设定在0.85MPa左右,增压值的调整依赖于弹簧的松紧度顶压鼓膜片完成,组合调压器的调整在附件检验中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增压压力值过大会引起安全阀频跳,浪费气源;增压压力值过低则影响液、气转化,无法保证正常的流量输出。另外长期使用后,弹簧、鼓膜片可能存在变形和裂纹及疲软等缺陷,造成组合调压器失灵,致使气瓶内胆压力骤然升高,引起安全阀频跳,大量储存气体被泄放,既浪费了气源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所以应把组合调压器理解成既是运行元件又是安全元件。

(四)耐压及气密性试验

由于以下几个原因,耐压试验应采用气压试验:低温绝热气瓶的介质为低温液体,温度较低,特别是夹套内部有与内胆不可隔断的内置式蒸发器和增压器的较复杂管路系统,不允许有微量残留液体,如采用水压试验后排除不尽容易造成低温结冰堵塞气瓶管路;气瓶内、外容器均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制造,如采用水压试验容易发生氯离子应力腐蚀;气瓶公称压力一般在3.5MPa以下,与常温气瓶相比较其压力较小,危险性更低。

低温绝热气瓶采用真空夹套式结构,所以气压试验按GB24159—2009《焊接绝热气瓶》所规定的合格要求(无异常声响、泄漏和宏观变形)基本无从考证,仅能在试验过程中保压足够时间进行观测检查,从保压情况来判断其内胆及其他受压部件气压试验是否合格。气密性试验的目的是检查安全附件和其他附件组装后接口的密封部位是否泄漏,所以应在所有安全附件及阀门安装后进行,特别要对安全附件的螺纹接口作重点泄漏检查,由于安全附件的检验周期要小于气瓶检验周期,在一个气瓶定期检验周期内安全附件需要多次拆卸和安装,螺纹接口较易损伤。安全附件与内胆直接连通,在气瓶运行时无法与其有效隔断,任何螺纹接口泄漏 将迫使气瓶停止运行。

三.结束语

以上对低温绝热气瓶定期检验在实验操作层面上做了有益的探讨,根据低温绝热气瓶结构特点,讨论了在低温绝热气瓶定期检验过程中,对低温绝热容器定期检验的关键项目、技术要点进行了具体分析,解决了在缺少具体检验标准、规范的情况下该类气瓶的定期检验问题。

参考文献:

[1]GB24159—2009《焊接绝热气瓶》.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11.

[2]《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国计量出版社2000.12.

论文作者:何漪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低温绝热气瓶重点检验项目和技术要点论文_何漪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