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之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论文_谢秀梅

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之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论文_谢秀梅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思想内容具有较强的契合性,在实践行为上也存在一定的互动。因此,不少小学教师在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时,选择将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来作为重要的思想指导,让小学生能够在接受公民道德教育时,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基于此,本文主要在社会主义价值观视域下探讨小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方法。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小学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方法

小学公民道德教育教材内容借鉴了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结合,培养出可以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未来人才,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小学生产生吸引力,促使学生产生凝聚力,为以后实现中国梦而打下思想道德基础。

一、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

在社会主义价值观视域下,小学公民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树立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因此,公民道德教育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实际上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具体可以体现在:第一,在目前的小学公民道德教育中,还存在教学关注点偏向性较强的问题[1]。比如有的教师注重开展时事政治教育,也懂得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引进先进性的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却对人格教育与普遍性教育产生了疏忽,导致公民道德教育缺乏完整性,不利于促进学生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全面发展。第二,教师对公民道德教育的教学方式不够灵活,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去思考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的缘由,也很难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还会影响到小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养成。第三,教师没有注重增强小学生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道德体验,这会影响到学生的道德内化与践行意识,并不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利于增强学生在公民道德方面的情感认知、行为认知。

二、社会主义价值观视域下的小学公民道德教育方法

(一)采用生活化教学开展公民道德教育

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公民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内化公民道德,并在生活中践行相应的公民道德行为[2]。以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课堂教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让课堂教学氛围显得枯燥又乏味,这很难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公民道德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引入生活化元素,或者创设与学生身边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认知经验,切实明白公民道德的重要性。比如在《规则有什么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引入几个生活情景:1.在课间的走廊上,几个同学互相推搡之下,有位同学差点被推到楼梯口的地方踩空。2.有几个值日生刚打扫完卫生不久,干净的通道就多了一团纸,有几个同学都经过了这个地方,但是却没有将纸团捡起。3.正在上课时,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课,有位迟到的学生没有打报告,直接推门进来,无视师生,大摇大摆地坐到自己的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生活场景与学生身边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也让学生快速地就走进这样的情景之中。此时教师可以适当提问:“同学们从这几个场景中看到了哪些需要遵守的规则?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这样的规则?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有什么用?”通过生活情境和课堂提问的结合,学生会自主地进行思考,自主体会规则的用处,培养学生在生活中遵守规则的意识。

(二)采用角色演绎法开展公民道德教育

角色演绎法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可以感悟表演内容中蕴含的道理和内涵。因此,在小学公民道德教育中,教师也可以采用角色演绎法来促使学生扩充自己在公民道德方面的认知,并树立起良好的公民道德行为意识。比如在“让家园更美好”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涵括了《我们的大地妈妈》、《美化家园》、《花草树木点头笑》和《我和动物交朋友》等课文,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同时也揭露了当前自然环境正在恶化的问题。教师可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创编课堂剧,让学生通过角色表演的方法将遵守大自然发展规则的公民道德内容展现出来。

(三)采用小组讨论法开展公民道德教育

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有不少内容具有一定的讨论性,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其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理解知识,并懂得如何去运用这些知识[3]。当前中小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和公民道德行为都比较薄弱,从小学开始抓好公民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做个聪明的消费者》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入真实的消费者被骗的例子,让学生结合新学的知识,联系旧知识,围绕着“如何在购物消费时避免上当受骗”这个主题来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需要思考日常生活中消费者上当受骗的原因、同一商品价格不一样的原因。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讨论如何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这个问题。比如,我们要如何以最少的钱买到想要的商品?如何了解商品质量?如何获取商品信息?如何避免消费陷阱?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欺骗消费者就是一个严重的公民道德问题,更要懂得规避消费陷阱。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价值观正在逐渐完善,推动着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而在教学领域,站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角度来开展小学公民道德教育,这对小学公民道德教育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教师要探索行之有效的公民道德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林燕慧.小学公民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2015(06):1-2.

[2]朱俊博.小学德育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7.

[3]樊娅苹.从“好孩子”到“好公民”——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刍议[J].时代教育.2016(8):36-37.

论文作者:谢秀梅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之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论文_谢秀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