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安装与维护》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与实践论文_刘丽

《机械设备安装与维护》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与实践论文_刘丽

湘潭钢铁集团高级技工学校 湖南湘潭 411101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结合产业特点,与企业合作,订单培养,加快产教深度融合,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采取 "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化"订单培养模式,将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本文结合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工作,对《机械设备安装与维护》工学一体化课改实践进行了分析探索。

关键词: 工学一体化;典型工作任务;学习任务;学生主体;教师引导

1 “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概述

1.1课程开发背景

我校是典型的企业办学与中职办学的集合体,结合企业办学的特点,进行“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具有实际意义。学校与湖南华菱衡阳钢管厂校企合作,开展了“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化”订单班试点工作,冠名为衡钢焊接定向班。成立了专门的一体化课改小组。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企业调研和实践专家访谈,提炼出了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出《机械设备安装与维护》一体化课程方案,制定了学生工作页和教师工作页,收集和整理了各种资料,并在衡钢定向班进行改革试点。这次改革是新时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是相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培养与企业对接,适应现代企业技术工人的有效方式。

1.2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依据

《机械设备安装与维护》一体化课程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分别是《台虎钳的拆卸与安装》、《减速箱的拆卸与安装》、《吊装大型钢板到工作平台》,这些工作任务是结合订单班所必须掌握的机械设备与起重知识设立的典型工作任务所设立的。设备维修焊工在对设备施焊前必须了解设备的整体结构,并能单独或配合钳工拆下设备以方便施焊,焊完后单独或配合钳工安装好设备;焊接操作工能了解焊接设备的工作原理,并进行日常维护,检查设备的连接部位是否紧固,轨道有无杂质和破坏,设备关键部位有无裂纹和破损,检查设备的润滑与工作状态是否良好,并填写日检记录。每个工作任务设置了若干个教学活动,每个教学活动中有学习准备、引导问题、计划与决策、实施与评价。

2《机械设备安装与维护》工学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实施

2.1采取形式多样,贴合实际的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视频、图片、多媒体、网络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设计专家座谈、企业专家现场指导等,课堂上设计模拟招聘现场、生产现场等方式,并通过企业班组管理,导师带徒制,7S管理,“人机分离”等方式进行课堂管理,形成了学生乐学、教师愿教、教和学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

2.2《减速箱的拆卸与安装》一体化课堂教学案例

首先,学生通过现场观察减速箱、查找减速箱相关的资料,分组讨论,老师讲授等方式,了解了减速箱中齿轮传动、轴、轴承等常用零件和机械传动知识,对减速箱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有了基本认识。

再查阅7S管理相关知识,了解现场操作的安全常识与作业规范要求,真正使学生意识到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时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流程,这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减少安全事故发生,这也是规范操作、程序化操作,生产出合格产品的保证。

相关准备知识教学完成后进入拆装阶段,准备相应的拆装工具、量具,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工量具的作用、正确使用方法及简单结构,学生分组使用这些工量具,老师进行观察与指导,培养学生爱护工量具的正确工作态度。拆装时,老师先进行示范操作,将整个操作过程分解成若干个步骤,每一步的动作要领、方法、注意事项、容易出现的误操作进行详细讲解。特别是对于拆装过程中的检测项目、标准化操作动作,需安装标准工艺卡要求进行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学生通过这个典型的工作任务能举一反三,并能应用到在工作岗位上的其他设备安装与操作上。任务实施工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通过工作页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工作流程与规范作业要求,例如减速箱中轴的轴向窜动量用什么方法检测和调整,每种方法能用在哪些设备上,不同的设备轴向窜动量的参数随什么条件而发生变化,怎样在拆装中通过调整使轴向窜动量满足设备要求。在学生工作页设计中提出各种减速箱拆装中的问题,让学生查资料、讨论与小组合作,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际紧密结合。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在旁巡视,纠正不规范的动作、错误的方法,并解答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状况。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和规范的操作习惯,在操作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培养团队协同精神,操作完成后按7S要求进行“三清”,清理场地、清理工具、清理自身。

每一个教学任务完成后,组织学生对活动进行探讨,谈体会与认识,分析存在的问题,开展自评、互评及师评。

3《机械设备安装与维护》一体化课程实施后的思考

3.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参与度。采取多样开放的教学形式,打破呆板的课堂教学,采用互联网、微课、现场、远程等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化、趣味化、互动化,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正真实现“工学一体化”。

3.2角色转变,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探索为主。

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进行引导”。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扎实的操作技能,满足“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要适应角色转变,从过去“满堂灌的第一线”退居到“导演”“参谋”“顾问”的第二线。

3.3、一体化教学不能忽视理论基础。

“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化”订单培养是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企业订单培养需求制定的,由于时间、课时、场地、人员等因素,导致出现知识的“碎片化”、“不连贯化”,出现了只会做事,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现象,如果不加以改进将会出现照搬固定的模式,不能“举一反三”、“开拓创新”。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不能忽视理论基础铺垫,“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最要紧”,在知识任务引领中,理论知识适当的穿插讲解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将知识体系灵活和恰到好处的切入到工作任务中。

4.结语

"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通过工作任务引领,采取“导师带徒”、“学中做,做中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参与度,大大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晓峰,邬建忠.《机械测量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1(10).

【2】王玉杰.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2013(11).

【3】王秀梅.机械制图实训课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改革的探究[J].成功(教育),2012(03).

【4】黄景容.制定一体化课程标准相关问题的探讨[J].广东技工教育研究,2014(2)

论文作者:刘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  ;  ;  ;  ;  ;  ;  ;  

《机械设备安装与维护》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与实践论文_刘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