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方法论文_卢运强

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方法论文_卢运强

(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海南 东方 572600)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工作的逐步推进,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成为了现代初中体育教育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还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初中体育教育的特点与作用进行深刻的研究分析,以及分析个人发展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从而结合教育改革思路提出几点培养初中生个性发展的方法,以期能为初中体育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法


随着社会的稳步发展,世界教科文组织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经过教育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化,逐步加强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尤其是在初中体育教育中,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方法成为了现代初中体育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初中体育教育的特点以及作用

1.初中体育教学的特点

初中体育教育是通过完善的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培养学生坚韧的毅力,体育教育要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教育,而且初中体育教学内容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成长需求。同时,我国教育改革也对初中体育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做了进一步的延伸,重新定义了初中体育教育的理念,使得初中体育教育更加全面化与综合化发展。而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已经不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求,在实践教学中表现更加局限,不利于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2.初中体育教学的作用

初中体育教学科学合理的开展不仅能够满足初中学生的心理成长需求,还可以满足学生的生理成长需求,更好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其身体素质。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活泼好动,更愿意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同时他们还必须承受着学习成绩与考试的压力,往往会对他们造成很多困惑,而有效的开展体育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原则

1.认真面对学生,承认学生的个性

现代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必须要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的了解,掌握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而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更愿意把个性隐藏起来,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善于挖掘学生的个性,并尊重与鼓励学生释放自身的个性,积极引导与教育学生进行个性发展。

2.鼓励不同的个性

每个学生由于生活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受教育形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使得学生的个性都不相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对学生进行强制学习,要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形成,并加以引导与发展

初中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初级阶段,学生都有极大的可塑性,体育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要注重教学环境与氛围的营造,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放松心情,只有发挥自身的个性,促进学生兴趣的形成,教师要记忆引导与发展,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现代教育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通过创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思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而许多教师对于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形成了错误的认识。在教学中,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二者并不存在矛盾,是辩证统一的。现代教育中全面发展并不是指要求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是要求学生在完成了基本的学习任务之后,进行加强学习从而形成和谐的有机发展。如果全面发展教育中缺乏个性发展教育,很难是全面发展;如果缺乏全面发展教育的个性发展则是一种教学误区,会对学生的成长与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不能为了追求学生的某一方面成长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要进行全面的、科学的教学,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的个性人才。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尊重与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扼杀学生的个性,要鼓励学生积极发展其优秀的个性,而不是学生自身的所有的兴趣与爱好。

四、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方法

1.尊重学生成长,善于发现学生个性

初中教学阶段,学生由于年龄与接受教育程度的情况,他们的个性并没有发展成熟,在开展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教学的基本规范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形成独立与积极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培养学生的个性多样化发展。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还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对于个性突出的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科学分析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个性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2.构建现代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改革要求在教学中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以人际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初中体育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往往以提升学生成绩为目的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的设置,将学习内容强加于学生,重视考试成绩而忽略学生个性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的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因此,结合现代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思路,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构建现代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促进初中生个性发展。

3.丰富教学模式

体育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丰富体育教学模式,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科学的融合在一起,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4.注重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

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教学中心,确立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肯定与尊重,同时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多的自由时间与空间,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5.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引导

初中学习阶段,是学生心理与生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引导,教师要科学性的有目的的对于学生心理施加影响,通过适当的心理训练,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同时能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控制情绪,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我国现代教学中重要教学目标,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初中体育教师对于现代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有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改变教学思路与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建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初中学生个性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个性化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李红.对体育学科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6):61-63.

[2]刘振华.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成功(教育),2011(09):56-58.



论文作者:卢运强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方法论文_卢运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