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主教发展慈善公益事业路径探析论文

中国天主教发展慈善公益事业路径探析

耿云鹏姚天冲

摘要: 我国自进入新时代以来,政府加大了脱贫攻坚等一系列的政策性社会服务引导,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天主教发展慈善公益事业也应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开拓新路径。本文通过简要分析中国天主教在中国发展慈善事业的历史,以及中国天主教发展慈善事业所具备的优势以及出现的问题,并依托当今社会服务新发展新要求的背景下,对中国天主教更好的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路径进行探所。

关键词: 中国天主教;公益;慈善;路径

中国天主教秉持“作光作盐,荣主益人”的宗旨,推广慈善,多方参与社会服务,以“爱人如己”的精神在中国兴办了许多慈善公益事业。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地域发展不平衡,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问题突出,慈善工作方面也同样具有不平衡性,慈善事业方面存有很大空白,这为中国天主教发展慈善事业提供了很多空间。

维纳滤波语音增强技术能有效改善语音质量,抑制带噪语音中的噪声,但和大部分语音增强算法一样,它并不能有效提高语音可懂度(Speech Intelligibility)。维纳滤波算法增益函数依赖于语音各频点的估计信噪比,大量的研究工作用于分析信噪比估计算法的性能对提升语音质量和减少残留噪声的影响,而忽略了分析信噪比估计误差对语音可懂度的影响。而助听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使用者的语音可懂度,因此对增强算法的研究需充分考虑增强算法对语音可懂度的影响。

一、严格执行最低建设要求。列入政府补助范围的农村危房改造(含新疆农村安居工程)要在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执行最低建设要求,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后每户住房均不低于最低建设要求。

纳入标准:(1)具有脊髓型颈椎病的典型症状如肌力、感觉减退,病理征阳性等,经至少6个月保守治疗无好转者;(2)经MRI确认压迫节段至少≥3个;(3)随访时间至少为1年,并有完整的随访期复诊资料。排除标准:(1)主要症状表现为根性或轴性症状,而非压迫脊髓引起;(2)合并有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骨折或肿瘤等其他颈椎疾病;(3)接受前后路联合手术,或过往经历颈椎手术者。

一、天主教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早期工作

天主教自19世纪中叶在中国广泛传播,外国传教士为了福音能够在中国扎住根,真正进入到中国信徒的心中,改变中国人对“洋人洋教”的敌视态度,学习中国语言、了解中国风俗人情、穿着中国服装,走进穷苦大众中间,践行“耶稣给门徒洗脚”的教导,服侍众人,并在中国开展了各样的慈善工作。

(一)收养孤寡,救灾济困

天主教传教士首先开展的工作是收养孤寡、弃婴。1850年,中国最早最大的孤儿院上海天主教土山湾孤儿院成立,先后收养孤儿2500人。土山湾孤儿院同时兴办学校,由中外传教士传授孤儿学生西洋音乐、体育、美术、照相、彩绘玻璃等技艺,在提供给予生活保障的同时教之以职业技术,使得孤儿们可以在日后以一技之长在社会立身。到1920年全国有天主教孤儿院150所。1930年,在全国育婴堂达375所,收养孤儿21000人,圣婴会收养婴儿52000人。1920年,全国天主教创办养老院37所,1930年发展到232所。天主教除从事日常慈善事业外,还致力于一些救灾济难工作。1876年,华北五省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天主教派出70多位传教士赴灾区赈灾救济。1931年华北遭遇大水,天主教会发起赈灾活动,筹集到20万元用于灾区重建工作

(二)兴办教育,培育人才

天主教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1850年,中国第一所中学天主教徐汇公学成立。1903年,中国天主教第一所大学——上海震旦大学成立,创办人为天主教徒马相伯。1905年,马相伯创办上海复旦大学。1913年,雷鸣远神父创办天津师范学校及天主教小学70多所。据1914年统计,中国天主教拥有学校8034所,中学学生人数为14万。1921年,中国天主教第二所大学——天津工商大学创办。1925年,中国天主教第三所大学——北京辅仁大学成立,1937年9月,经上海教区惠济良主教批准,中国天主教第四所大学——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成立,这是中国天主教内唯一的女子大学。1940年,天主教大专院校有102所[1]。从这些学校走出一大批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与人士,如美国的高能物理学家邓黎昌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放射药物学家彭勤淄、美国迈阿密大学化学研究所夏松谰、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叶嘉莹[2]等。

(三)发展医疗,救死扶伤

20世纪初,较著名的天主教医院有:天津天主教若瑟医院(1874创办,今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云南昆明天主教法国医院(1901年创办),四川重庆天主教仁爱医院(1905年创办),上海市天主教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1907年法国耶稣会神父创办),上海公济医院(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圣心医院(今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北桥普慈疗养院(今上海市精神病医院),中比镭锭医院(今上海市肿瘤医院)[3],南市时疫医院(今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圣安当医院(今上海市卢湾区中心医院)。天津天主教圣心医院(1922年由方济各会创办,今天津市眼科医院),江西南昌天主教法国妇幼医院(1929年创办),广州孔好古神父创立了一所麻风病医院。东北建立了一所治疗鼠疫的天主教医院[4]。通过这些医院的设立救助了千千万万的中国老百姓的生命与健康,并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培育了医务人才。

可以看出天主教早期在中国参与社会服务的领域是非常广泛与深入的,从收养孤儿、文化教育、开办医疗机构、救灾济困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其中的辛勤探索历程和宝贵历史经验是现代中国天主教回顾历史、学习先辈的优秀宝库和福音见证。

二、天主教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新成果

中国天主教在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当中,经济发达地区慈善机构较多,在偏远的、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数量较少。这也看出地域的不平衡性,不利于中国天主教在以后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的建设,对中国天主教资源的分配也是不利的。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西部地区享受中国天主教的福利事业。

(一)建立中国天主教首家非赢利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进德公益

随着中国天主教的发展,中国天主教会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天主教各类服务机构不断涌现,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向现代社会展示了教会参与慈善事业等社会服务的活力与期望,取得了国家和社会的认同。但是,教会服务机构东部多西部少的格局并未有所改善。故此,中国天主教应统筹规划服务机构分布格局,建立各个中国天主教慈善服务机构的内在统一联动性的总管理机构。在对各地方中国天主教慈善服务机构统一管理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使中国天主教慈善服务机构的发展向均衡性前行。

到了画圣林白轩这里,难倒是不难,就是花时间,三人由林师父领着,一张一张去看他由世间搜罗来的历代名画,由名画中挑出他的师父吴道子的大作,之后又由之前,他课上常常演习的“画山”、“画水”、“画风”中,演绎掌法,这道题跟雨鸾的自创剑法好像,一定是他们夫妻在枕边商量好的吧!袁安拟风,创的一招掌法名叫“春风狂似虎”,李离依照“画水”走了一路“波澜掌”,上官星雨只好去想“画山”,苦思半天,也只比画出一招“看山不是山”,白轩说:“星雨你这一掌,恐怕也只能拍死一只蚊子。”星雨心里想,鸡舌香师父,你这碧水滔天、水月无间,远水近山均老矣,不改眉眼盈盈的,我就是在学您老人家的那股子黏糊劲啊!

(二)兴办宗教界慈善公益事业注册的第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盛京仁爱

辽宁省天主教盛京仁爱社会服务中心,是宗教界兴办慈善公益事业注册的第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由教区主教、神父、修女、大学教授、企业家等若干人组成最高管理机构[7]。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不区分教内教外。其服务项目有:1、特殊疾病群体关爱与预防。2、社区关爱与发展。3、紧急救灾。4、人际心理咨询,等等。但其主要的三个社会服务项目是:艾滋病预防项目,农村发展项目和青少年项目。并以这三个主要项目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公益服务,在公益活动的时候对相关公益知识进行普及与宣传,填补了政府就慈善事业鞭长不及之处。

表1:天主教公益慈善机构统计表

中国天主教在慈善公益事业方面还有许多成绩,不一一列举。以上两例只是其中的代表,笔者多方查阅网络资料,不完全统计天主教在各省的发展建立慈善机构数量整理成表格供参考,详见表1。

三、天主教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自身优势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在这样的时代性特征下,天主教在发展慈善公益的事业的现代化道路当中也是应当体现时代性的。天主教作为宗教,其本身也具有极其浓厚的社会性,也就是说天主教源于社会,发展于社会,也应服务于社会,或者说没有脱离社会的福音。积极参与慈善也是福音见证的充分体现。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要立足于当下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正视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并将其充分发挥。天主教在慈善公益事业中的优势也是相当明显的。

竖井二次衬砌在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采用自下而上翻模施工。为减少竖井基础的受力,沿竖井方向每隔20 m设置一道壁座,见图1。

(一)教义中包含慈善精神,热诚爱人,荣主益人

在《圣经》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这段经文中,当文士问耶稣谁是我的近人时,耶稣便以“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这个故事向他喻明。耶稣所宣扬的爱是“天主爱世人”,既然是世人,就是无有差别的普世之爱。路加福音中耶稣所说的“爱近人如爱你自己”、在天主十诫中第四诫强调人要孝敬父母,这都包含在普世之爱当中。你的兄弟父母便是我的兄弟父母,是超越血缘与远近的博爱。在天主教参与慈善,必然的有很大部分信徒参与到其中,一个真正爱天主的人也必是以“天主的心为心”的人,当他们参与到慈善事业当中也必然带着并发扬天主的这份爱和精神去真心关爱他人,这种爱也必然感染他人,唤醒他人心中隐藏的良知,彰显天国的荣耀。

(二)提供了交流场所,扩大了人的交往,提升了人的心灵

①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北城市基督教基层组织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子课题,项目编号:18BFX014。

(三)具有协调性,能够整合各类资源,增强凝聚力

⑥参见思高版《圣经》圣咏集第4篇。

(四)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提供信仰精神支柱,唤醒人的内在良善

现今社会当中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变化复杂的社会关系,不断凸显的家庭矛盾,子女教育问题等等,其根本还是人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调和。天主教作为一个宗教其所具有的社会性,决定了它必然具有调和者的特性。它不仅可以介入到教友之间矛盾之中进行调解,也可以以中间人的或调解员的身份介入到社会当中的一些矛盾,进行调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促进社会的和谐。天主教的整个宗旨或最终目的是导人向善,唤醒人的良知。它所提倡的饶恕与忍耐,有利于教化人心,开阔人的胸怀,使伤害的心灵得到医治,让人在社会、家庭以及他人之间彼此谦让,化解彼此间的仇怨与偏见是极为有益的。当今社会的多元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发展,贫富差距的扩大等社会问题,对人们的思想都会产生一定的波动与冲击,人生有迷惘、人生的意义的何在都缺乏相应的指引,进而缺乏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在这样一种境遇下多少人困惑甚至沦落,最终害人害己。而天主教所具有的强大教化与感召力,正是有助于为“迷途的荡子”提供以精神感召与支撑,让他们在教会的关怀与鼓励下,重新树立正确而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与教会的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中,接受自己、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甚至也投身天主教会的慈善公益事业。

四、天主教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存在的问题

中国天主教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服务,虽然存在许多优势,但是在这过程当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与困境。

2017年10月25日(当地时间),人工智能机器人索菲亚被沙特阿拉伯授予了公民身份,虽然正如评论员所言,沙特阿拉伯并没有真正解决机器人公民资格的问题,[注]王宗英:《机器人索菲亚成为沙特公民专家:沙特意在打造国家新形象》,央广网,http://china.cnr.cn/yaowen/20171031/t20171031_524006263.shtml,(2017-10-30),[2017-12-2]。亦未解释授予索菲亚的公民资格之具体法律含义为何,但在某种意义上说,此举也确实将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这一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

(一)中国天主教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缺乏稳定资金来源

在上文的中国天主教参与慈善事业的优势当中,虽然谈到其信众广泛,但是根据相关数据以及笔者亲身经历,中国天主教会中以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城市教会当中青年人的数量相对乡村多一些。中国天主教发展慈善事业参与社会服务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捐献、募集和教友奉献,但是由于中国天主教的教友收入水平并不是太高,总体捐献相对社会较弱。特别是中国天主教在发展过程中对教会硬件设施的维护与添置,使用资金也占相当比重。从中国天主教的信众年龄段与资金使用情况看,中国天主教一边发展自我的同时还要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慈善事业,有时是捉襟见肘的,缺乏一个稳定的慈善资金来源。

(二)中国天主教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地域缺乏均衡性

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天主教始终发扬博爱、作光作盐、荣主益人的精神,不断在慈善公益事业上创新、奋进,开拓了自己特点的社会服务,并改进方式、方法融入到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当中,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发展做出显著贡献。中国天主教总体进行慈善公益的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甚至形成规模。本文不能一一列举,仅以较为知名的两例进行介绍。

牧儿和草儿都不言语,因为彼此的心早已有了默契。此时,他们沉默着,望着天,望着山,望着欢快吃草的羊儿,感受着阳光的抚摸,感受着这美好的一切,在心里产生对明天的美好向往。

(三)中国天主教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缺乏专业性

中国天主教参与慈善公益,尚处于自发自愿、分散无序的初级阶段。表现为服务对象单一,机构分散;团体和信徒直接参与慈善活动的比重大,慈善活动与传教工作混杂;专业化程度低,价值观有偏差、目标不明确,服务方法、技巧和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机构缺乏长远规划,长效机制不足,服务领域不合时宜,服务项目亟待改进,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中国天主教慈善服务人员专业培训也是目前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3]

(四)中国天主教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模式具有滞后性

中国天主教参与慈善事业最早的服务模式是慈善救济。慈善救济的主要方法是赈灾义诊与捐资助学。那时,并不富裕的教友更多的是捐助衣物。时至今日,这种赈灾方法依然是中国教会社会服务的主要方法之一。另外一类方法就是义诊。教会(或教区、堂区)组织有某种医术特长的热心教友在既定时间为教友或非教友义务诊断照顾贫弱的方法主要是扶贫助学,救助安老。中国天主教积极为贫困地区学生募集资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3]。现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政府也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投入,对发生灾害的地区能够迅急响应投入抢险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一直在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这也使得天主教在慈善事业的工作模式上不不免显得政策跟进性较弱,滞后性明显。

五、天主教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若干建议

(一)拓宽天主教慈善公益事业资金来源

为保证中国天主教慈善服务事业正常运转,稳定的大量资金是其必需的。中国天主教资金的渠道总体上来讲具有临时的特征,中国天主教慈善服务机构的资金基本上来源于国内外的捐助。遇到事情临时动员捐助募集的短效机制虽有其优势,但从长远的发展观看来是不可取的,应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并使之为主。事先设计好几年之内的发展规划,进行资金预算,从事一些法律允许的商业项目。也可以开展一些与具有自己特色的商业活动。但是,再好再多的资金收入,没有良好的财务支纳以及财务人事管理,难免造成不必要的支出,所以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的同时也应建立一个系统的、与之匹配的财务管理机制。使中国天主教慈善服务资金量入为出,有计划有发展的管理和使用资金。

(二)均衡发展天主教慈善公益机构

作为中国天主教首家非赢利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进德公益于1997年5月在石家庄创办,2006年4月改为“河北进德公益事业服务中心”[5],简称“进德公益”。其发扬基督博爱精神,奉行不分民族、信仰、性别和区域的原则,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向遭遇天灾人祸的个人和家庭及时提供紧急援助,向受益的个人和团体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机会,致力于构建一个相互关爱、和谐的人类社会,促进社会平衡与持续发展[6]。其主要项目有:1、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家庭困难的病人提供医疗救助;二是赈灾。2、社会发展项目。通过实施农业、水利、养殖、环保、医疗卫生、残婴及幼儿教育等,致力于提高贫困地区及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帮助受益人自立,推动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3、防艾。致力消除歧视,在学校、社区等不同环境中宣传艾滋病的传染途径和预防知识;定期为感染者提供心理、病理方面的培训;长期探访贫困艾滋家庭,在生活中陪伴、关爱艾滋孤儿。4、安老服务。除开展传统的孤寡照顾和资助贫困养老机构,特别开展护理技能、老年心理、老人院管理等多方位的培训,同时也推广居家养老,并与多地志愿爱心小组合作开展社区安老项目。5、教育培训。包括能力建设、团体培训、利玛窦志愿者、学术研讨会以及与社科机构的合作。其中利玛窦志愿者项目是培养公教青年到慈善机构志愿服务半年到一年,在服务中体验人生意义[2]

(三)强化天主教慈善公益服务人员专业培训

中国天主教会慈善服务人员在慈善工作当中缺乏专业培训,甚至是临时性的。许多天主教慈善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需要在所服务专业技能上有所提高。例如在教区或修会主办的安老院,其服务人员一般都是修女。她们的热诚和服务精神无可置疑,但也需要有必要安老与医护知识的培训。再如修女会主办的残婴院,修女们任劳任怨体贴入微照顾残婴的精神实在令人钦佩感动。如果这种精神之外再加上必要的医护和儿童心理培训显然会更为有益。因此,按照服务类型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非常必要。有些纯粹专业技术上的培训完全可以委托社会上的某些机构来进行[8]

(四)跟进政策创新慈善公益服务模式及理念

虽然中国天主教在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政府政策的不断更新,天主教在社会服务模式上也必须有所创新。就当前大环境下,天主教兴办孤儿院、义工社团、养老院的福利机构还是长期要坚持的。就现今中国医疗改革的发展,天主教有必要结合这一政策,把中国天主教自身的特点与现代医疗融合到一起,兴办若干天主教医院进行探索。在医疗方面参与社会服务,改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就现今国家所倡导的脱贫攻坚工作,也是中国天主教在慈善服务方面应当跟进的。脱贫攻坚有哪几方面的工作,中国天主教是否应当跟进或适时改进慈善服务的方向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面对各种生活压力与重担,心理亚健康情况突出,中国天主教在慈善服务工作中可以开展具有特色的心灵辅导,重树心理亚健康人群的社会认同感、归属感、安全观。公益慈善工作不仅仅是物质供应与身体健康的,心灵的健康也可作为其中之一。所以,中国天主教应在更多领域思考进行创新,改进服务模式与理念。

六、结语

中国天主教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是其参与社会服务为国家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中国天主教以其独特的信仰基础与自身优势参与发展慈善公益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同时也弥补了政府在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当中的不足。但是,也应继续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出更多的新内容和新形式,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更好的服务社会、帮助困难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与平等。在创新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促进中国天主教参与慈善事业能够沿着高效、创新、有序、规范的道路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荣主益人。

参考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城市当中形成了陌生人社会,甚至同一个小区同一单元的人都不会聊上几句。城市空巢老人,乡村留守老人与儿童,他们心中必然有许多孤寂,在城市的年轻人心中的落寞与创伤又有谁人知晓。而天主教会正是一个升华人心灵的场所。在教会的礼拜中,各人通过神圣的礼仪感受天主的慈悲与怜悯,吐露心声与难处,彼此同心合意的代祷,相互鼓励扶持。在教会义工服侍当中关爱他人。在教会活动当中大家真诚交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公义的天主!我一呼求你,你就应允了我,我在困苦中,你曾舒畅了我。求你怜悯我,求你俯听我祷。”只有经历过苦难与孤寂的人,才能真正体会那同样落在苦难当中的人。所以,天主教发展慈善事业有一个聚集那愿意投身天主提升自己心灵帮助他人的场所优势。

②耿云鹏(1990—),男,山东临沂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宪政硕士研究生。

③姚天冲(1963—),男,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政府法律顾问。

④张多默,为什么天主教对中国贡献巨大,《信德报》第20期。

⑤参见思高版《圣经》路加福音第10章。

天主教在慈善公益工作当中,不可面面俱到,事事顺心。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各地教会所遇见问题也会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地域,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困难。而天主教会当中的众多信徒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所从事的职业也不尽相同。天主教会的信众通过礼拜等社团活动,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会亲情理念。当教会遇见困难时,绝大多数教友必定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教会或教友解决困难为题。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就越宽阔。这样教会就在无形的过程之中把社会各类资源整合在一起,并且将教会与教友凝聚在一起,攻坚所预见的各类问题,并且以在信仰过程之中所形成的同心合意,共喜共忧的态度发扬天主教慈善事业的普世博爱精神。

⑦《圣经》路加福音第15章荡子的比喻,在外放纵自己的人就好比离家的荡子,天主就是慈父。耶稣用荡子的比喻让我们知晓天父那颗焦急等待的心,他希望每一个处在迷途的荡子能够向他回转,结束飘摇的放荡生活。无论我们曾经有多么的无知和悖逆,但是,只要我们诚心向他悔改回转,他就会接纳我们,并把那属天的恩惠赐给寻求他的人。从这个比喻可以看出天主那颗饶恕和宽容的心,当我们靠近他的时候,也必被感化,从而去关爱他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然使用手动模式也未尝不可。很多镜头都有对焦尺,可以先目测拍摄距离,快速将镜头对焦尺调整到相应的刻度,然后在配合相机的实时取景模式,通过放大画面功能进行精确的手动对焦。另外,如果是野外拍摄,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个手电筒进行补光对焦。但此时切记,要将相机的对焦和测光模式分开,以免影响相机的测光因为手电筒补光而不准确。

[1]张多默,为什么天主教对中国贡献巨大[N].信德报,2012-05-31,第20期.

(三)过于重视评价结果,缺乏过程性。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评价,大多只在期末进行,并以期末测试成绩为准,其考核的内容大多是以某些运动为主。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这种评价只是单纯反应学生某项运动的成绩,而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学生自身的差异性没有体现出来,这样只会让学生慢慢失去对体育课的好感。

[2]杨梦婉,高等美术教学的习题设计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1-05-01.

[3]葛壮,上海的城市发展与宗教文化影响[J].当代宗教研究,2009-12-30.

[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86661931289662

然而,有些调研,根本不利于工作。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在江西某市辖区,2017年7月的22个工作日中,先后有12名市厅级干部到区里调研。几点几分到哪里,参观什么、听谁介绍、停留多长时间,几点几分离开,前往下一个地方,都有完备“脚本”。而有些地方更是像打造旅游路线一样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无论什么调研主题,领导干部们走的都是同一条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

[5]毛丽娅,基督宗教爱的理念与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9-30.

[6]程玉,资本视角下的宗教公益事业——以天主教“河北进德公益服务中心”为个案,[D].中国人民大学,2011-06-01.

[7]李赫,辽宁宗教界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13-01-01.

其中xz、xj分别为真实目标Z和干扰机J的方位向坐标,Rj0为干扰机到SAR的最短斜距.可见,对消后散射波干扰信号被消除,保留的场景真实目标回波信号sbz(n)受到调制:当2πD(xz-xj)/(λRj0) ≈2kπ(k∈Z)时,回波信号被削弱,场景成像中出现暗条纹,如当xz=xj时Δs≈0,即与干扰机方位向位置相近的区域成像会变暗.在对消实施过程中,若不能获取准确的干扰机方位向位置,则可以采用自动相位搜索算法来求解补偿相位[7].

[8]赵建敏,当代中国天主教的社会服务[D].转型社会中的法律与宗教,2006年12-01-03.

标签:;  ;  ;  ;  ;  

中国天主教发展慈善公益事业路径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