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质酸钠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探讨论文_赵莉,成升华

赵 莉 成升华

(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 225800)

【摘要】目的:观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使用粘弹剂透明质酸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76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并在术中巩膜瓣下注入粘弹剂透明质酸钠,对照组中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并对两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浅前房出现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小梁切除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能有效预防浅前房,有效控制眼压,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 透明质酸钠; 疗效

青光眼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其中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害因素 [1]。虽然新的手术方法地不断改进,但是小梁切除术仍然是最有效,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小梁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多,最常见的滤过术后并发症为伴有低眼压的浅前房中出现脉络膜脱离、角膜混浊;伴有高眼压的浅前房中出现滤过内口堵塞、恶性青光眼、脉络膜上腔暴发性出血等[2]。据报道手术后的失败率可达15%~30%。笔者对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76例青光眼患者,随机予以小梁切除术应用生物制剂透明质酸钠与常规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眼科住院手术的76例青光眼患者,男23例,女43例,年龄48岁~82岁,平均年龄65岁,闭角型青光眼56例,开角型青光眼15例,外伤性青光眼5例。发病时间最短为2天,病程最长3年。术前均给予全身及局部用药,以降低眼压,根据术前报告,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62例,眼压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术前对患眼点3次奥布卡因表面麻醉,常规按内眼手术消毒,铺无菌巾,贴无菌膜,取2%利多卡因行患眼上方球结膜下浸润麻醉,进针部位避开滤过泡所在的球结膜区。显微镜下做以上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烧灼止血后,再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长方形巩膜瓣,长4mm,宽3mm.,厚度约为巩膜的1/2,均匀分离至角膜半透明区,于巩膜瓣下切除包括小梁组织在内的角巩膜组织,约为长1.5mm、宽1.0mm,切除小梁前可不做前房穿刺,防止从侧切口注入平衡液时,将粘弹剂冲离巩膜瓣。切除小梁时动作要轻缓,使房水缓慢流出,防止虹膜大量涌出,造成眼压突然下降而引起暴发脉络膜上腔出血。行相应的虹膜周边部三角形切除,切除虹膜根部时,一定要切除全层虹膜组织,尽量做基底较宽的根切口。整复虹膜,瞳孔圆,用10—0尼龙线缝合巩膜瓣两肩于巩膜组织上,根据滤过情况缝合瓣两侧,将线结埋于线道中。将透明质酸钠在巩膜瓣下注入,量约0.2ml。间断缝合球结膜,达密闭。术毕,结膜囊内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对照组:采用的为常规小梁切除术,只是术中巩膜瓣下不使用透明质酸钠,切除小梁前做侧切口,术毕自侧切口注入平衡液以加深前房,观察滤过泡有无隆起及渗漏情况。两组术后第二天开始局部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6次/天,一周后开始减少次数,持续3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1-3次/,持续1-2周。

术后每日裂隙灯检查前房、滤过泡,非接触眼压计测眼压,检查视力,持续一周,以后每周一次,一个月后每个月一次。随诊半年。

1.3统计学处理

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列联表表示,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眼压改善情况

对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的随诊,其中33例的患者眼压控制在10~21mmHg,其有效率达到87%。对对照组手术的患者也进行半年随诊,其中有22例患者眼压在10~21mmHg,有效率为58%,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比较

2.2术后滤过泡的形成情况

手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诊,观察组中有功能性滤过泡的患者有34例,有效率达到89%。而对照组中功能性滤过泡患者只有25人,有效率为6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滤过泡比较

3讨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建立房水外引流通的滤过性手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最经典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切除一部分角巩膜小梁组织,形成一屡道,房水经此屡道引流到球结膜下间隙,然后再由结膜组织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术后滤过过畅造成的低眼压、浅前房,引起脉络膜脱离、角膜混浊。术后滤过泡包裹、疤痕形成造成滤过通路阻塞,引起眼压升高。同时小梁切除术早期降压效果好,但远期效果欠佳,主要原因是滤过通道阻塞和滤过泡纤维化。其中滤过通道阻塞的原因是局部血凝块阻塞,滤过口过小,没有切除虹膜全层,切除不够,虹膜水肿肥厚,炎症渗出,巩膜瓣过厚,缝合巩膜瓣过紧所致;滤过泡纤维化主要是筋膜囊肥厚,局部炎症反应重,患者修复功能过强所致[3]。透明质酸钠是一种无刺激性无抗原性无毒性的高弹性润滑剂,笔者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配合应用透明质酸钠,术后前房形成较快,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有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有效保存患者残存视力或明显提高视力。

38例术中应用生物制剂透明质酸钠,与未使用透明质酸钠的小梁切除术的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浅前房出现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的比例均较对照组高。透明质酸钠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使用简单方便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惠延年. 眼科学 第6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1.

[2]徐亮,吴晓,魏文斌. 同仁眼科手册 第二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261-266.

[3] 宋航,陈康. 个性化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滤过手术疗效观察[J].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7):757-759.

[4]张志峰,孙厚壮,刘爱英. 透明质酸钠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中国医学导报[J]. 2009,6(16):199-200.

论文作者:赵莉,成升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透明质酸钠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探讨论文_赵莉,成升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