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_朱凌峰

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_朱凌峰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当下,初中生物课程愈加受到重视,相应的,这也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相关教师深入分析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更为完善的教学策略。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立足于此探讨了初中生物教学对策,以期为广大初中生物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问题;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初中生物教材、课程标准都发生了变化,而传统生物教学方式难以应对这一变化,多种教学问题层出不穷,导致生物课程教学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十分有限。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产生一定的教学紧迫感,反思传统教学模式,并针对其中突出的教学问题,采取一系列教学应对对策,以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一、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初中阶段学生首次接触生物学科,对于一些理论较为复杂、抽象的内容往往难以理解。而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未考虑到这一点,片面的采用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无形中便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学习积极性也难以提升。例如,在就“DNA结构”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教师若要求学生完全立足理论来理解并记忆DNA结构,则学生将感到学习难度过大,不愿意甚至厌恶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单一

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逐渐深入,为初中生物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途径。但从如今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仍未完全发挥现代化教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仍将人工讲授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形式,忽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自身思维引导学生学习。这不仅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还容易让学生在这种课堂教学状态下丧失主动性,过度依赖教师,难以完成培养学生生物素养的教学目标。

(三)忽略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学科源于生活,属于一门实验性学科,即大多数的理论知识都是在生物实验中总结或者验证的。因此,生物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予以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未明确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没有制定完善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即使在新课标要求下开展了实验教学,也将其停留在表面的实验现象观察层面,未带领学生更深一步的分析实验,导致实验教学效果低下。

二、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对策分析

(一)创建真实、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第一步。例如,针对生物课本中涉及到的复杂、抽象理论知识,教师可通过创建真实情境,来构建理论知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联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更加主动的投入学习之中。比如,在就“DNA结构”这一部分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动画视频,将DNA、RNA等物质人像化,并赋予其人的思维、活动特征,让其主动在视频中介绍自身的特点以及自身所处的位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创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灵活性、针对性

仅仅借助一面黑板、一支粉笔,是难以保证教学有效性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需积极学习并应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模式,更加灵活且更具针对性的展开教学工作,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在教学中带入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加深入、准确的理解知识,并借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比如,在就“植株的生长”这一知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便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种植豌豆盆栽,每日观察豌豆种植的萌发与生长过程并记录,同时对照课本上有关“植株的生长”的知识点,理解植株萌发与生长特征,总结植株生长所必要的条件、营养因素,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根据实践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同学、教师展开深入探讨。

又例如,在教学时,教师还可采用小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也能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实现学习的共同进步。比如,在就“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便可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学习积极性分为实力相当的多个小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心脏的心房与心室的相互关系”这一话题,在讨论后由各个小组派遣代表上台发表小组讨论观点,与其他小组的同学共同讨论,以让每一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并收获知识。

(三)优化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深度

为提升教学深度,加深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的理解,教师有必要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应认识到,实验教学并不是简单的通过多媒体进行实验过程演示,或在课堂上示范性的进行实验操作,而是要求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让其在实验过程中理解知识,同时发现新问题、探索实验,更深入的学习生物知识。例如,教师在就“植物细胞的渗透现象”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即让学生选取洋葱细胞进行渗透实验,引导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观察植物细胞壁、细胞膜所发生的变化。同时,进一步提出问题“细胞壁、细胞膜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让学生设置对比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更为深入的理解相关知识。这样的实验教学将加深教学深度,让学生对实验本身的分析,转化为对生物本质的深入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

结束语:

目前,大多数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时仍习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工作,这虽能按部就班的推进教学进程,但依旧存在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以及实验教学缺失等诸多问题,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需积极转变教学思维,深入分析教学问题,并从创建良好教学环境、学习并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及优化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针对性解决上述教学问题,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文凤.探讨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才智,2016(14):133.

[2]张明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4):42-43.

[3]李堃.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学周刊,2015(03):88.

[4]陈爱江.浅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4,20(05):84-86.

论文作者:朱凌峰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_朱凌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