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林业局 湖南岳阳 4141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对传统的乡村景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论文从园林的发展趋势入手,对我国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促进我国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园林规划;乡村景观设计;乡村景观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乡村景观是人们生产生活共同需要的,是满足自然改造进而形成的,是人们审美和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向社会展示了乡村文化特有的田园风光。在园林规划中,应从古典园林的本质入手,尊重自然,借助广阔的自然视野,找寻乡村景
观设计的灵感和启发,有利于创作乡村本土化的景观设计作品。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对传统的乡村景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发展意见,对促进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我国乡村振兴景观设计的现状
乡村景观是对乡村地区内的经济、社会、人文及自然等现象的综合体现,其功能主要有经济生产、环境保护和风景游憩等,依据园林的构成角度,被分为乡村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景观。乡村景观的出现,预示着自然景观逐渐向人文景观迈进。
1.1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意失衡
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我国大力开展城市化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略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致使我国各地区浓郁的乡村地方特色渐渐消失,出现了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使原有的自然、半自然乡村景观逐步退化,生态环境失去平衡[1]。另外,为加快经济发展,部分高速公路的建设,侵占了大量的农田用地,过度开垦土地造成了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现象,忽视了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
1.2乡村文化景观的缺失
区别于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乡村景观是在原有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注入人文文化的一种景观设计。原有的乡村景观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代名词,现如今,受城市化的影响,一些旧时流传下来的古屋民居及人文景观遭遇
摧毁或改建,过度借鉴城市发展规划模式,破坏了原有的文化景观遗址。一些流行文化的传入,代替了一些乡村特有的风俗习惯及民风民情,使乡村地区原质原味的文化景观逐渐消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乡村居民生活生产遭受影响
园林规划中的乡村景观设计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乡村地区,作为农业类大国,对于部分乡村居民,早已养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而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时,一味地模仿二、三线城市的景观规划模式,忽略了遵循当地的实际情况,造成景观设计与乡村居民的日常农业生产相脱节,例如,一些村民迫于无奈,将粮食晾晒在公路上。乡村景观设计与乡村地区实际情况的脱节,完全违背了我国园林规划的宗旨,对我国乡村地区的景观发展具有消极的影响。
2园林规划中乡村振兴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1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我国部分园林风景区已成为半开放式景区,设计师在对自然景观进行设计时,很好地保留了原有的乡村景观,并且在原有乡村景观的基础上融入新的自然景观设计,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保留乡村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又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部分自然景区需要游客持票进入,景区内原有的居民依旧会和平时生活一样,进行生产劳作,游客不会对景区居民的生活生产造成影响。在对原有乡村景观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国家应积极鼓励乡村原著人民在景区内经营一些经济项目,满足游客喜欢在景区内选择农家乐餐馆进行食宿的意愿,夜晚游客还可以参加当地居民的户外娱乐活动。这样不仅保留了乡村原有的风土人情,减少了因景区规划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变迁工作,还实现了乡村景观设计与我国园林规划建设的统一。
2.2延续乡村区域景观文化
全球化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加快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自然景观的发展造成了冲击。因此,应对乡村景观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其形成园林规划体制,更好地融入乡村居民的实际生活中。目前,信息化发展速度加快,许多外来文化对乡村景观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确保乡村景观更好地发展,在进行传统的乡村景观设计时,针对外来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保留传统乡村景观文化的同时,将外来文化融入乡村景观的发展中。外来优秀文化的引用,有利于促进乡村各区域景观文化的发展,有利于设计师设计出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有利于我国乡村景观设计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乡村景观设计需要创造性的指导,在创造的过程中应不断继承发扬乡村景观文化,从而保护原有的乡村景观,延续乡村区域景观文化。
2.3创造丰富的居民活动空间
“以人为本”是国家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园林规划中的乡村景观设计也应遵循这一发展理念,注重创造丰富的居民活动空间。例如,景观设计师可以设计多个观鱼区、垂钓区、亲水平台和游船码头等,以满足居民亲水的意愿,又可以增加居民的水上活动空间。除此之外,人性化的景观设计更符合居民的实际生活。人性化的景观设施,如景观座椅、景观灯、景观雕塑和垃圾箱等的设计,可以为乡村居民提供农闲时既宜人又舒适的交流活动空间,从而实现乡村景观中公共景观设施共享的价值。
2.3.2加强农业体验。现在,城市很多居民并不了解乡村
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尤其是城市居民的下一代基本不会接触到真实的农业劳作,不了解农业劳作的辛苦和难度,也不明白耕作的意义,很多城市居民的下一代甚至不知道最基本的春种秋收过程,部分城市居民对于乡村居民的看法也非常片面。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人员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时,可于规划和设计中适当加入农业体验,让城市居民切身接触农业,加强城市居民对于乡村文明和文化的了解。现在很多城市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设计人员会开辟一块专门的地方用于种植一些简单的农作物,如青菜、葱、萝卜等,或是通过建立农业体验基地、农业体验馆等方式,让城市居民及其下一代均可时刻关注农作物的生长,加强人们对于农业生产过程的了解。同时,加强风景园林的特色营造,有利改善城市与乡村居民间的关系,逐步消除双方的矛盾。如江苏南通园博园展览当中的自然景观———“桑树村庐”,以桑树、茶树、棉花、向日葵等当地常见的农作物作为点缀,向人们展示全新的乡村自然景观,其也成为当地郊区的重要生态基地。
3结语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乡村景观设计的重视,从而既可以给乡村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又可以保护整个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周边地区乡村景观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注重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以及社会经济效应的协调统一。本文对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的现状进行有效分析,提出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延续乡村区域文化、为乡村居民创造丰富的活动空间等意见,希望能对我国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提供有价值的构想。
参考文献:
[1]郭培君.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J].环球市场,2017,21(13):115.
[2]谢凌雁.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及设计中的意义[J].现代园艺,2016(18)
[3]褚昌昊.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价值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
[2]严勇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有效融入[J].现代园艺,2016,13(6):112.
论文作者:朱雄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乡村论文; 景观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居民论文; 园林规划论文; 文化论文; 我国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