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论文_张兵

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论文_张兵

青海博雅建筑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并在浇筑与混凝土配比方面存在着较多操作的不合理之处。本文对我国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探究,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述,对于混凝土的养护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提高我国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为以后的混凝土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目前,国内很多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的建筑工程中,生产和运营之后相继出现一系列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欠佳而造成的质量问题,不能够满足社会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这样才能够使得整个工程的质量跟上去,进而满足人们的期望和需求,推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发展进程。

1.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现阶段,施工过程中关于混凝土技术的使用暴露出不少问题,混凝土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混凝土技术,将会对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也无法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存在于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及控制

许多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混凝土裂缝的现象,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延长了预算施工期。现阶段,各施工方都没有形成一套具体预防裂缝的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系统管理模式。在施工初期对混凝土的认识和研究不够,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影响工程质量。在温度裂缝、预应力裂缝等问题上,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和人员配备,这对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长远发展会产生一定的阻碍。

1.2混凝土浇筑背后的隐患

混凝土浇筑过程是施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施工方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理论基础不牢固,实际效果不理想,造成了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如筏板基础不稳定、剪力墙不规则等,而且还存在后期检测和审核隐患。大多数施工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浇筑过程中会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企业节约成本,不符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3混凝土养护方法不科学

在建筑中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使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物理状态,从而保证整个过程的高效施工。但是,目前很多建设单位对具体的养护以及投资都不够重视,影响了整个项目的质量。施工人员不能认真分析早期水泥水化过程中混凝土参数的变化,不能及时有效地对混凝土进行养护,造成混凝土开裂或混凝土变形的后果。对混凝土的养护是对整个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所以施工方需要加大关注力度,努力提高工程质量。

1.4梁柱节点箍筋施工缺陷

由于梁柱节点的特殊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对这一点的处理存在一定的挑战,包括:梁柱节点的结构比较复杂、周围有致密的钢筋等,阻碍了节点施工。特别是在柱中间错列的条形,给条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导致柱节点部分比箍筋数量少,不能保证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

2.1混凝土裂缝预制的控制

在进行房建施工和混凝土的配置时,外加剂、水泥、砂石是配置混凝土时常用的材料,混凝土配置质量的好与坏,对混凝土的结构抗拉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相关的部门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混凝土结构配置的相关标准,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配置。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当选择使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且按照配合比的要求对水泥的用量进行控制。配置混凝土所使用的沙子,含泥量要低,并且砂砾要细小,只有具备了这些特点,才能避免混凝土出现含泥量过高的现象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

2.2.混凝土的浇筑和捣注: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整体浇筑和分段浇筑方式进行选择。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将分区定点、循序渐进以及一个坡度的原则给贯彻下来,结合混凝土泵的坡度,将两道振捣点分别设置于上层和下层。在混凝土的卸点设置第一道,促使上部振实问题得到解决;在混凝土的坡脚设置第二道,这样下部混凝土密实度就可以得到保证。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个部位进行选择,标高符合设计要求之后,然后将连续浇筑模式应用到坡面。完成了混凝土的分段浇筑工序之后,可以将二次振捣或者表面挤压工序应用到混凝土的初凝阶段,将表面积水给排除掉,并且利用木拍来反复挤压,避免有表面裂缝问题出现,促使大体积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得到全面提高。通常情况下,选择在夜间来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这样新旧混凝土之间的温度差距就可以得到有效减少。

2.3混凝土施工后中施工技术控制

要想降低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的几率,就应当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抹压,因为二次抹压是降低混凝土发生裂缝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房建施工的过程中,要对二次抹压的时机进行良好的把握,这种方法将更加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的现象。如果没有把握好二次抹压的时间,过早的进行了二次抹压,在这个时间段内混凝土并没有裂缝现象出现,进行二次抹压就不会达到所预期的效果。如果二次抹压的时间太迟,在此时间段的混凝土就处于了半凝固的状态,它的可塑性有所降低,也不能达到到预期的抹压效果。所以,施工人员应当及时的对出现了裂缝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二次抹压,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压性。

2.4混凝土养护的施工技术

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对其进行相应的养护,这种方法是利用人为因素来减少混凝土的外部因素。在保护混凝土的同时,要使混凝土的湿度、温度控制得好,从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施工人员在保护混凝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其次,保持混凝土温度。第三,春季和夏季具体应该及时保存。

混凝土养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养护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养护,可以促进混凝土的温湿度达到相关要求,有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强度正常发展,避免出现裂缝。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保温保温的基础上,要保证冷却速度保持在相对缓慢的水平。另外,在夏季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蓄水保护或水流保护的方法。在冬季施工中,需要用麻袋盖住,并将碘钨灯用于侧面维修。蓄水是指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覆盖的双层麻袋,浇水湿润。在不同的情况下,具体的固化时间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使用波特兰水泥或矿渣波特兰水泥,那么至少需要保持一个多星期;如果混凝土具有抗渗性要求,或掺加混合剂,则需要在两周内确保上述条件。

3.结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它是保证质量的根源,因此,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的施工流程与规范,把握好建设的各个方面,选择优质建筑材料并克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顺利完成建设施工,为国家建设和城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侯守军.浅谈如何实现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17,(06):120.

[2]赵明.高层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248.

[3]李雄.简议现代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209-210+248.

[4]王立志.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231.

论文作者:张兵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论文_张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