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还是对抗:美俄关系未来发展趋势分析_时政外交论文

合作还是对抗:美俄关系未来发展趋势分析_时政外交论文

合作抑或对抗——试析美俄关系的未来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俄论文,走向论文,关系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241(2008)01-0031-05

2007年,美俄两国关系坠入了自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谷。双方的相互指责日趋激烈,尤其是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体系和民主人权问题上的争执升级,使得人们不得不猜测美俄关系的发展将走向何方。

冷战结束后美俄关系的轨迹

自冷战结束以来,美俄关系经历了数次起伏。从最初的“蜜月期”转为正常交往,再由“9·11”事件之后一度的热切牵手直至目前跌入低谷,两国的关系发展并不平稳。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度陷入空前的政治经济危机。叶利钦政府急于同过去划清界限,寻求西方社会的支持与援助,对西方采取了“一边倒”的政策。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则为了推进俄罗斯的制度转型和社会变革,出于战略考虑,在政治上给予俄新政权大力支持,并承诺大量的经济援助。由此,美俄关系一度进入了“蜜月期”。

然而好景不长。西方国家并没有兑现经济援助的承诺,“休克疗法”使得俄罗斯经济陷入了瘫痪的边缘,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这是很多俄罗斯人都不愿接受的现实。在此情况下,俄罗斯调整对外战略,开始注重发展同中国、印度等国的关系。与此同时,美俄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矛盾凸现。为了安抚俄罗斯,美国及其盟友与俄建立和平伙伴关系,并设立俄罗斯—北约常设理事会。随后美俄在科索沃问题上的碰撞,使得双边关系紧张。美国通过科索沃战争,进入了俄在巴尔干地区的传统势力范围。俄断绝了同北约的关系,甚至采取了有限的军事行动。美俄关系出现冷战结束之后的第一次危机。

普京上台后,着手修复受损的美俄关系,而“9·11”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契机。普京在第一时间向布什表示慰问,支持美国的反恐行动,同意美军使用中亚地区的军事基地,而该地区向来被视为俄罗斯的后院。俄美关系由此升温。2001年11月,普京应邀访美,和布什签署了两国新关系的联合声明,提出要“建立保障美俄双边安全及国际安全的新战略框架”。次年布什回访俄罗斯,签署了《美俄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发表了《俄美新战略关系联合声明》,宣布两国正在构建“新型战略关系”。普京和布什称这次会晤是历史性的,“彻底埋葬了冷战遗物”,开创了两国建立新战略伙伴关系的“新纪元”。2002年9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也明确表示:“美俄不再是战略对手,双方正在构筑新型战略关系。”一时间,美俄关系再次升温。

以伊拉克战争为起点,美俄关系逐步降温。2003年,面对布什政府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俄罗斯和法、德两国结成阵线,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随着北约的东扩和“颜色革命”的发生,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不断受到压缩,俄美双方的猜忌不断加深,关系也呈现出螺旋式下降的态势。2007年2月,在第43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普京猛烈抨击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和滥用武力。这是普京上台执政以来对美国最激烈的批评。同年4月,美国国务院公布名为《战略计划:2007—2012关键年》的对外政策报告。在这份文件中,美国政府措辞强硬,公开表示今后5年美国外交政策的优先任务是遏制俄罗斯“在某些领域的负面行为”,并且要继续推动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颜色革命”。这是冷战结束后美国首次公开强调重点应对来自俄罗斯的挑战。2007年5月9日,普京在二战欧洲战场胜利日讲话中,将美国的外交政策与纳粹德国的外交政策相提并论,抨击了美国谋求全球霸权的单边主义政策。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警告说,美俄两国关系有滑向新一轮冷战的危险。美国国务卿赖斯在国会作证时也公开表示,美俄关系正处在一个“困难时期”。

美俄摩擦的加剧

美俄关系之所以陷入低谷,是因为双方在几个方面出现了争执。

首先是美国加紧部署导弹防御计划,遭到俄强烈反对。在战略核威慑问题上,美俄一直在较劲。俄罗斯竭力保持足够的核威慑,而布什政府实施的导弹防御计划,其目标之一就是俄罗斯。2007年1月,美国向波兰和捷克提出就建立导弹防御基地问题恢复谈判,准备在捷克部署雷达系统,在波兰部署10枚拦截导弹。与此同时,美国还把最大的浮动雷达站系统从夏威夷群岛调往靠近俄罗斯堪察加半岛的阿留申群岛海域。不仅如此,美国还有意拉拢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甚至乌克兰加入反导系统。尽管美国表示,在东欧地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是针对来自中东地区的导弹威胁,但其动机遭到了俄方的强烈质疑,认为美国的这一计划威胁到俄罗斯的安全利益,将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2007年5月29日,普京警告说,如果任凭美国部署导弹防御体系,那么欧洲大陆就会变成“火药桶”。同年6月初,普京明确表示,如果美国执意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欧洲可能重新成为俄武器瞄准的目标。8月,普京宣布恢复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巡航。在10月美俄两国外长和防长“2+2”会谈未能就导弹防御体系取得任何进展后,11月7日俄杜马全票批准俄总统普京关于暂停执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的命令。11月20日,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宣布,俄武装部队定于2008年举行系列代号为“稳定-2008”的军事演习,目的是为了提高俄军“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以应对潜在军事威胁。美俄之间大有针尖对麦芒的味道,两国关系趋于紧张。

不仅如此,美国一直在推进北约东扩的步伐,不断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经过1999年和2004年两次东扩,前苏联一些加盟共和国加入了北约,美国的军事力量也随之插足,直接触及了俄罗斯的安全利益。而且距俄罗斯咫尺之遥的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等国也有望加入北约。一旦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等国加入北约,俄罗斯就会完全失去西南方向的战略屏障。

“颜色革命”也引发美俄角力。普京一度想通过在反恐、不扩散等问题上的合作,赢得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信任和支持。然而,美国的所作所为让俄罗斯很失望。在北约东扩的同时,美国又在俄罗斯腹地推进“颜色革命”,促使独联体国家建立起亲西方的政府。发生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颜色革命”,不仅使得当地局势动荡不安,也严重危及俄罗斯的战略利益。俄罗斯对于美国不断侵蚀俄周边地区的做法极为不安和愤怒,开始采取措施,加强同中亚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联系,竭力遏制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侵蚀和渗透活动。

在外交上,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俄罗斯并不甘心。俄罗斯不顾美国一再表示不满,还是向中国、伊朗、叙利亚和委内瑞拉等国出售武器,进行军事合作。在对待哈马斯的态度问题上,普京政府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立场不一,公开和美国唱起对台戏。俄罗斯还发起“能源外交”攻势,对其他国家施加影响力。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力图用高压手段甚至是武力威胁来迫使伊朗就范,而俄罗斯主张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反对强化对伊朗的制裁,更反对美国军事打击伊朗。2007年10月16日,普京出访德黑兰,并向伊朗出售飞机发动机,这是60多年来俄罗斯领导人首次访问伊朗,在伊朗核问题复杂化背景下意义自然非同一般。在科索沃问题上,俄罗斯反对西方国家主张科索沃独立的立场,站在塞尔维亚一边。不仅如此,俄罗斯主张国际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世界文明多样化,反对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行径,反对滥用武力解决地区矛盾和冲突的立场,也引发美方的猜忌,被视为对美国霸权的挑战。

在民主与人权问题上,美国对于俄罗斯乃至普京本人的指责不断加剧。美国务院的人权报告猛烈抨击俄国内的人权状况,批评俄领导人推行“极权主义”,压制不同声音,指责俄罗斯“正在偏离自由与民主之路”。2006年3月,美国发布《国家安全报告》,认为“俄美两国的关系取决于俄如何调整其政治、外交和国内政策”。同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公开抨击俄罗斯“民主倒退”,“实行专制集权”,对邻国进行“能源讹诈”。2007年3、4月间,美国国务院接连公布了两份报告,在人权和民主问题上对俄罗斯大加指责,并声称将资助俄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俄方指责美国粗暴干涉俄内政,损害俄主权完整。俄罗斯杜马发表政治声明,抗议美国政府粗暴干预俄内部事务,指责美国试图以“世界法官”自居对俄事务指指点点。

左右美俄关系的深层次因素

美俄关系发展不平稳,并没有出乎人们的意料。冷战结束后,美国始终以“胜利者”自居,对俄战略上采取攻势,而俄罗斯在步步退缩之中竭力维护自身的战略安全利益。一攻一守之间,反映出美俄之间结构性的矛盾,双方的战略竞争依旧存在,战略互信远未建立起来。这是美俄关系起伏不定的根源所在。

就地缘政治而言,尽管俄罗斯的实力已难与前苏联相提并论,但俄仍拥有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强大的军事和科技力量,其潜力不可低估。即使在陷入困境而被迫战略退缩之时,俄罗斯也竭力维持对周边地区特别是独联体国家的影响力,对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渗透保持着高度警惕。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大国情结的国家,俄罗斯不可能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充当美国的小伙伴。近年来俄罗斯的经济触底反弹,综合国力有所回升。俄罗斯的自信心增强,大国意识更为强烈,要求建立“享有完全平等权利”的对美关系新模式。对于美国部署导弹防御体系,俄罗斯也努力维持强大的战略武器威慑力,美俄之间的军事竞争还在继续。

地缘政治学中有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认识,即想要控制世界,必先掌握欧亚大陆。冷战后美国一直在竭力维护其“一超独霸”的地位,防止出现任何可能与它相抗衡的竞争对手。从现实主义的理念出发,美国无疑认为俄罗斯的复兴对其霸主地位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为了防范俄罗斯“东山再起”,就必须加以防范乃至遏制。除了推进俄罗斯本身的变革之外,美国不断向欧亚大陆腹地渗透,通过各种手段侵蚀俄罗斯的势力范围。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近年来俄罗斯有意识地加强了同周边地区特别是独联体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联系,反击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渗透。俄罗斯强化独联体集体安全体系,参与组建上海合作组织,都是俄罗斯为实现新的对外战略的重要步骤。

美国对俄罗斯的政策还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后冷战时期,“民主和平论”在西方广为流传,影响乃至左右着美国精英阶层的思维,美国因此更加强调用在全球推广民主和民主化的方式构建国家间关系的重要性。普京所实行的经济上加强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政治上完善“主权民主”的中左路线,与美国力图推进西方式民主、主张市场化和私有化的路线,在价值考虑和政策取向上出现了重大差异,美国并没有认可俄罗斯的制度转型。根据美国务院的报告,2006年美国耗资12亿美元用于在全球“推进民主”,而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则是美国重点推进的对象。在美国国务院2007年发布的未来五年对外战略报告中,明确表示将继续“支持俄罗斯民主机制和法制建设”。而作为一个向来拥有强烈民族自豪感的大国,俄罗斯是不能接受美国这种对自己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的做法的。美俄在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自然会影响到双边的战略互信。

自冷战结束至今,美国将俄罗斯定位于“非敌非友”的关系。随着两国竞争的加剧,美方的倾向就更为明显。2006年,布什总统在其“国情咨文”中第一次将俄罗斯列为“处在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对于俄罗斯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随后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和《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都将俄罗斯和中国、印度列为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其潜在的涵义就是这些国家可能成为朋友,也可能成为挑战美国霸权的国家。基于这种定位,美国的对俄战略,实际上是交往与防范、合作与对抗并存的状态。美俄关系因而带有两重性和复杂性,一旦操控不当,就会给双边关系带来震荡。

美俄不会陷入新的冷战

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美俄之间的矛盾还会继续。为了巩固业已见效的全球霸权,美国不会轻易退缩,还会推进北约东扩、“颜色革命”,不断就民主与人权问题“敲打”俄罗斯,力图趁其尚处相对弱势之际瓦解其固有的势力范围。而俄罗斯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也会竭力抗衡来自西方的压力。俄和西方社会之间的鸿沟似乎正在扩大。

那么,美俄会进行新的冷战吗?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美俄关系将是有合作,也有对抗,但双方斗而不破,不会陷入新的冷战。毕竟,美俄之间在反恐、防扩散、解决地区冲突、能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打击国际犯罪等多个领域拥有共同利益,需要互相合作。

面对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俄罗斯既无实力也无意同其对抗。俄罗斯的首要战略目标,就是通过务实的内外政策,实现国家复兴,重振其大国地位。目前俄罗斯的实力还在恢复阶段,并在贸易、投资、技术等方面有求于西方。俄罗斯不希望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面冲撞,毕竟,处理好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直接关系到俄罗斯能否获得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良好外部环境。在捍卫俄罗斯核心利益不受挑战的前提下,本着务实的态度,展开全方位外交,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未来俄罗斯对外战略所寻求的基本方向。近来俄罗斯的强烈反应,只是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被迫做出的防御性举动。近年来,俄民众的反西方情绪有所抬头,而领导人的交接班问题也排入日程。面对俄大选年的到来,普京政府需要展现维护俄罗斯家利益的强硬姿态。一方面提醒美国,俄罗斯不是逆来顺受的国家;另一方面也是向国内民众有所交代。

目前美国处境艰难,反恐牵制了布什政府的主要精力。美国深陷伊拉克泥潭,一时难以抽身。而在防扩散方面,伊朗核问题和朝核问题还有待解决。面对立场强硬的伊朗,美国还有赖于俄罗斯的合作。尽管俄实力尚难以和美国抗衡,但一旦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就可能给美国制造不小的麻烦。因此,美国在推进自身的战略目标的同时,还得适当考虑俄罗斯的反应。

无论是从国际大环境来看,还是从两国战略需要来看,俄美两国都不愿回到“冷战”时期。两国政要的言论和行动也印证了这一点。2007年2月,在普京措辞激烈地批评美国无节制地“滥用武力”之后第二天,美国防部长盖茨就说“一次冷战已经足矣”,似乎无意同俄罗斯打冷战。针对外界的猜疑,同年4月,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伊万诺夫认为,俄美“新冷战”既无赢家也不会发生。他表示,虽然俄罗斯与美国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俄罗斯不会针对美国实施冷战政策。

由于两国领导人都愿意就俄美关系进行沟通与协商,布什响应普京有关首脑会晤的提议,邀请普京于2007年7月1日至2日造访缅因州的布什家族庄园,就缓和两国关系及重大国际问题交换意见。虽然这次会晤并没有取得任何突破性的进展,但至少氛围有所改善。双方同意采取措施,防止两国关系继续下滑。

在棘手的导弹防御体系部署问题上,普京试图同美方达成妥协。在2007年的八国集团峰会上,普京就推出折中方案,建议美国利用阿塞拜疆境内的雷达系统,放弃在波兰和捷克的部署计划。在布什家族庄园会晤期间,普京建议将导弹防御体系纳入北约-俄罗斯理事会机制之中,让更多的欧洲国家参与到讨论中来,也有助于俄罗斯在导弹防御体系问题上有更多的发言权。普京不断提出新的建议,一方面表明俄罗斯的忧虑,另一方面则表明俄试图通过协商的方式寻找可行的替代方案。

尽管布什坚持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体系,但在具体运作上,美国会采取安抚俄罗斯的政策,加强同俄方的沟通,就反导技术进行合作,并让两国专家商讨普京提议的可行性,了解美国导弹防御计划,以减少俄方的忧虑。与此相对应,美国将会在其他领域如投资贸易和协助俄加入世贸组织等方面做出友好姿态,以期软化俄方的强硬立场。

美国务卿赖斯曾将美俄关系界定为一种“合作与竞争、友谊与摩擦”的关系。然而,究竟是合作和友谊的成分居于主导,还是竞争与摩擦占据上风,这仍然有待事情的发展。就总体而言,未来一段时间美俄之间将是合作与对抗并存的局面,双边关系的发展并不平稳。影响两国关系的因素很复杂,除了国际大环境和两国战略取向外,两国政府2008年的选举和随后领导人的更迭都值得关注。不过,从长远来看,随着俄罗斯实力的复苏和美国对俄周边地区的不断渗透,美俄之间的较量乃至对抗将会呈现上升趋势。

标签:;  ;  ;  ;  ;  ;  ;  

合作还是对抗:美俄关系未来发展趋势分析_时政外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