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变电站技术在发电厂升压站的应用探讨论文_王晖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在发电厂升压站的应用探讨论文_王晖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95)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智能化变电站技术在发电厂升压站设计的可行性及配置方案,并通过与常规站的比较分析了其优越性。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发电厂升压站;设计与应用

1.前言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已成熟应用,介于发电厂升压站与变电站的相似特点,智能化变电站技术也可应用于发电厂升压站。

2 智能化监控系统

2.1 监测及监控范围

以某电厂升压站工程为例,该升压站电压等级为110kV,双母线接线,共9个配电装置间隔,其中包含2个主变间隔、4个出线间隔、1个母联间隔、2个母线设备间隔。

2.2 配置方案

2.2.1 系统构成

1)智能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在逻辑功能上由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三层设备组成,并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网络系统实现连接。

2)站控层由主机兼操作员站、远动通信装置和其它各种功能站构成,提供站内运行的人机联系界面,实现管理控制间隔层、过程层设备等功能,形成全站监控、管理中心,并与远方监控/调度中心通信。

3)间隔层由保护、测控、计量、录波等若干个二次子系统组成,在站控层及站控层网络失效的情况下,仍能独立完成间隔层设备的就地监控功能。

4)过程层由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构成,完成与一次设备相关的功能,包括实时运行电气量的采集、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控制命令的执行等。

2.2.2 网络结构

1)全站网络采用高速以太网组成,通信规约采用 DL/T860标准,传输速率不低于100Mbps;

2)全站网络在逻辑功能上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网络组成。站控层、间隔层与过程层网络相对独立。

3)站控层网络采用双星型以太网,传输MMS报文和GOOSE 报文,通过相关网络设备与站控层其他设备通信,与间隔层网络通信。

4)间隔层网络采用双星型以太网,传输MMS报文和GOOSE 报文,通过相关网络设备与本间隔其他设备通信,与其他间隔设备通信、与站控层设备通信。

5)过程层GOOSE网络采用双星型以太网,传输GOOSE报文,通过相关网络设备完成间隔层与过程层设备、间隔层设备之间以及过程层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该工程110kV过程层SV、GOOSE共网,SV报文采用点对点方式传输。主变110kV侧及本体侧不单独配置SV网、GOOSE网络,并入110kV系统相应网络。

2.2.3系统配置

(1)站控层设备

站控层设备包括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站、远动通信装置等。

(2)间隔层设备

间隔层设备包括测控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及网络记录分析装置、电能计量装置等。测控装置按照 DL/T860标准建模,与站控层设备直接通信。该工程110kV线路、母联及母线配置测控装置;主变测控装置按开关单独配置,本体测控独立配置。

(3)过程层设备

过程层设备包括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合并单元

配置原则:110kV各间隔单套配置;主变110kV侧单套配置;110kV母线电压互感器合并单元单套配置;合并单元分散布置于配电装置场地。

2)智能终端

配置原则:110kV各间隔单套配置;主变110kV侧单套配置;主变压器本体智能终端单套配置;110kV每段母线智能终端单套配置;智能终端分散布置于配电装置场地。

(4)网络通信设备

1)站控层网络交换机

站控层采用双星型网络结构,配置2台主干交换机,每台交换机端口数量应满足站控层设备接入要求;开关设备在线监测、直流、站用及UPS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消防等公用系统根据需求配置4台站控层交换机。

2)间隔层网络交换机

间隔层交换机按照设备室及电压等级配置。110kV配置4台交换机。

3)过程层网络交换机

110kV电压等级每2个间隔配置2台过程层交换机。配置双星型网主干交换机4台,单独组柜,110kV母线保护和公共关联信息从主干交换机采集。主变不单独组网,主变110kV侧和主变本体归入110kV过程层网络。

4)网络通信介质

a.继电器室内网络通信介质采用屏蔽双绞线;通向户外的通信介质采用光缆;b.采样值和保护GOOSE等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信息传输采用光纤。

2.2.4 配置方案与其它设备接口

变电站内继电保护装置、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智能辅助系统均采用DL/T860标准与变电站自动系统通讯。

3 智能站与常规站的比较

(1)采样值实现

常规站用常规CT、PT;智能站用电子式互感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设备,其测量精度、抗干扰能力,长期运行可靠性等问题,也可采用“常规互感器+就地合并单元”来实现互感器的就地数字化。

(2)开关设备

常规站用传统开关设备,和间隔层设备电缆连接。智能站采用“传统开关设备+智能终端”就地完成开关数字化,将位置信息和控制信息转化为GOOSE光纤数字信号和间隔层设备交互。

(3)站控层网络

常规站的站控层网络采用103规约,因各设备厂家对其理解区别较大,设备间的信息交互能力差,不利于信息共享。智能站中均按照统一规范进行数据建模,体现出智能化站信息共享能力和互操作性能好的优势,减少了部分模拟量和开关量的重复采集。

(4)光缆和电缆用量

常规站大量使用电缆。智能站大量使用光纤连接,电缆用量下降,减少了电缆的费用,但会增加交换机数量,增加光纤熔接的工作,维护量高。

(5)运行维护和设备管理

智能站取消了大部分的电缆连接,取而代之的是设备之间的信号软连接,而这些连接信息及变电站设备模型都存在装置配置文件中,带来了变电站的建设、改造、扩建二次回路设计方式的变化。

4 总结

为了更好地适应电网的快速发展和要求,基于国内智能化变电站的设计理念可用于发电厂升压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做到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积极应用智能化站的高级应用功能和辅助系统功能,增加互操作性,实现站内自协调及电网智能化操作和控制及安全稳定运行。

作者简介:

王晖(1985.04-),女,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二次设计

论文作者:王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在发电厂升压站的应用探讨论文_王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