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是其结构稳定性与经济性较强。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其技术要求较高,为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建筑企业需合理、科学应用桩基础技术,严格把控施工技术,从而提升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应用
引言
土建工程中桩基础技术的有效应用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在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进行桩基础技术的运用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注重现场勘查工作,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和环境,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并要加强工程的跟踪观察,及时发现实际施工与方案中不相符合的地方,并进行解决,从而进一步确保施工质量,完善施工效果,推动我国土建工程的长远发展。
1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对土建施工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物的施工质量要求也随之加大。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不达标,技术不合格,营业执照的合法性也不完善,但他们仍然参与到建筑施工的队伍中,这就导致大量“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建筑物在建成之后呈现倾斜的状态,两栋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问题导致的施工不合格现象也常常出现,严重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当建筑物的荷载能力不足或者地下水的不断撷取情况下,就会出现建筑物塌陷的现象,沉降指数下降到一定的极限时,就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加强现场勘查工作,合理运用桩基础技术,使得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2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
2.1桩位测定及泥浆的制作准备
在进行桩位测定时首先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前布置并标识好桩位,并及时依照工程施工阶段做出调整。其中工程施工所需的钻孔设备安装需保证地基的平整,以此来保障工程的精准,因此在相关施工人员应及时核对施工现场地基情况。泥浆的主要作用是提升地基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工程塌方等情况的发生几率,保证工程正常运行。在进行泥浆制备时需按照设计要求以科学配比将水、黏土、混凝土等进行均匀搅拌,保证泥浆粘稠度适当。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在泥浆制备中除了保证泥浆的粘稠度符合工程设计施工要求之外,还需将废弃泥浆运送到制定地方,避免产生灰尘、环境污染情况的发生。
2.2钻孔和清洁工作
钻孔是整个桩基础工程的重点环节,其对精准性要求较高。在钻孔时应将护筒压实,实施观测钻孔和钻头,防止塌方事故、钻孔偏离、钻头掩埋等问题的出现。其次泥浆需随着钻孔的过程均匀灌入,因此需保证适当的钻孔速度。如在钻孔过程中出现漏水问题应立即停止钻孔并对其进行及时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次在钻孔深度达到工程要求后需对孔径进行清洁工作。可以采用原浆灌注的方式来清洁钻孔,保证所排出泥浆没有颗粒物质,且其中泥浆比例需大于1.1,含沙量小于2%,清空泥浆面必须高于地下水位2米。在钻孔、清孔的作业完成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检查验收,直至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当验收检查完成后需及时进行钢筋笼安装与混凝土灌输的作业,在灌输混凝土的过程中需使用喷水进行第二次钻孔清洁。
2.3安装钢筋笼与灌输混凝土
这一环节是整个桩基础工作的基础内容。第一,使得成孔器械能够保证平稳,与中心位置偏移不得超过1%。第二,钢筋笼的制作一般情况下选择5字头焊条,以此来保证焊接的稳固可靠。第三,在钢筋笼吊装中在中心线与孔径保持一致的情况下需轻缓下放,当下放至指定位置后对钻孔进行加固处理。第四,在灌输混凝土之前首先检查孔底沉渣是够满足工程要求,如超出需进行沉渣处理。把混凝土的灌输导管放置离孔底约40厘米处,实时观测灌注时间和情况。第五,在混凝乳灌注之前还需对孔底沉渣厚度进行测量,如存在实际厚度高于设计高度的情况时需,施工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喷射处理。等待孔底沉渣上浮后再将钢筋笼吊装其中。
2.4桩头凿除
在混凝土灌输中因为晃动出现底部浮浆的情况,会对桩体造成破坏,因此施工人员需进行凿除作业。主要步骤有第一,以人工和空压设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空压机在进行凿除处理后需留出20cm再用人工的方式对其进行凿除,以此实现凿除的精确性。第二,凿除对象是桩顶的浮浆和较为松散的区域,凿除中不得对桩底下部混凝土和主筋造成影响。
2.5预制桩
制作预制桩过程中,需前提准确材料和各种形式的桩体,在使用沉桩机将桩放到土层,采用振动、静压、锤击等方式将桩体压入,这一过程中需保证桩基础稳定,合理的控制下压的速度,同时桩基下段的钢筋需与空位对齐,严格把控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整个预制桩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目前预制桩在建筑施工中具有高承载能力的特点,且其经济较高,在地基较为松软的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提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应用水平的措施
3.1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
建筑物的最终质量受到桩基础质量的直接影响,为此在施工时必须要严格控制桩基础的质量,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要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并做到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切不可为了节省施工成本,而选择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材料。此外还要保证桩基础施工的技术质量,在施工时,确保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但是对于特殊情况还需特殊处理,比如施工人员在开展某次施工项目时,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此时项目负责人积极与项目设计人员沟通,同时也及时向项目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汇报情况,并组织研讨活动,商议后续的施工调整事项。真正做到完善设计,也确保施工质量。在监督方面,项目监理人员应当做到尽心尽力,严格监督施工工人的工作,保证对每一个施工细节问题都良好把握。提高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合理性,从施工范围角度出发,做好计算和布局工作。有效减缓施工作业对土壤造成的破坏,应用合理的方式安装不同材质的管桩,实现良好结合,保证桩基础所能承受的压力达到合格的标准。
3.2保证技术应用合理性
在开展桩基础施工作业时,要保证技术运用合理性。灌装技术在土建工程桩基础施工中应用广泛,灌装技术共有三种形式,分别为挖孔桩、钻孔灌注桩、沉管。在施工之前,要详细掌握桩体的使用年限,选择软硬程度合适的桩体。针对安全防护工作,要保证在施工时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喷射和浇灌混凝土的施工为例,要确保形成完善的保护壁,并通过钢筋完成连接处理工作。将孔洞的深度扩大到合适的范围内,使用钢筋安装,高质量完成灌注混凝土的工作。沉管灌注桩施工的优势是简单便捷,但是其施工原理存在一定缺陷,有可能无法形成完整的桩体界面,在打击桩体时就会出现界面断裂的情况。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要注重管桩的生产质量,准备充足的混凝土材料,满足现场施工作业要求。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桩基础的位置,详细分析研究地表自身的载荷力,良好结合人工挖孔灌注桩和冲孔灌注桩技术。在审核灌注桩施工方案时,应有效结合施工现场的状况和特点,不能盲目施工,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非常广泛,为确保成桩质量,作业人员应当对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要点加以了解和掌握,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合理运用,从而确保桩基础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这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苏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实践[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04):65-66.
[2]李擎.建筑工程的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06):226
[3]陈贡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150.
论文作者:罗新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钻孔论文; 桩基础论文; 土建论文; 泥浆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