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鲜菜物流链的观察与解释--以河北省乐亭县蔬菜物流系统为例_蔬菜论文

中国的生鲜蔬菜物流链:观察与解释——以河北省乐亭县蔬菜物流系统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乐亭县论文,蔬菜论文,河北省论文,生鲜论文,为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正在付诸实践,在中国的制造业和商业领域,已经有诸如“一汽大众”和“联华”这样的大型企业,通过实施现代物流管理、组建供应链而提高了效率,提升了利润。但是,在农产品流通领域,要将现代物流的理念贯彻在行动中,却会因为农产品种类的多样性和性质的不同变得十分复杂。本文以生鲜蔬菜为例,研究河北省乐亭县蔬菜物流系统的运行情况,重点分析其现阶段物流链的构成和交易效率,力图揭示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演变过程中的一些内在规律。

一、乐亭县蔬菜生产与流通概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地处环渤海湾地区中心地带,与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四城市近邻,全县面积1308平方公里,有耕地97万亩。该县气候温和湿润,属温带濒海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种植蔬菜,乐亭县蔬菜生产在该县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末,在全国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大环境下,乐亭县开始发展蔬菜生产,到 1992年,政府开始加强引导,制定各种政策措施,鼓励蔬菜生产。现在,乐亭县已经被列为“河北省蔬菜特产之乡”、“河北省七大蔬菜中心产区”之一、“环京津蔬菜生产基地县”、“全国果菜十强县”。

乐亭县蔬菜生产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1992年,这是乐亭县部分农户在全国农业发展政策转变的大环境下,利用传统的经验和技术,利用适宜的自然资源条件,自发地追求蔬菜生产利益的阶段,总体来看,这个阶段蔬菜生产规模不大,处于尝试期,出现了一些靠蔬菜生产富裕起来的生产专业户,对其他农户起了示范和引导作用。第二阶段是从1992年至 1998年,这个阶段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县委、县政府在蔬菜生产发展上积极发挥作用,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性和奖励性政策,在大地蔬菜生产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设施蔬菜的发展。第三阶段是从1998年至今。1998年,冀东果菜批发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后,乐亭县蔬菜生产更是连年增长。如果说前两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抓生产使蔬菜产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那么,第三阶段则是从流通入手,真正为乐亭县的蔬菜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乐亭县的蔬菜融入了全国蔬菜大流通系统之中。2004年,乐亭县蔬菜播种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8万亩,拥有10万亩温室大棚,主要品种包括黄瓜、西红柿、韭菜、西葫芦等。

以一县之力发展蔬菜生产,使乐亭县蔬菜生产具有很高的商品化程度,因而,乐亭县蔬菜的集散在华北乃至全国的蔬菜物流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与其生产发展阶段相对应,乐亭县蔬菜物流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季节性的地头市场被全年集散的冀东果菜批发市场代替,形成了与常年蔬菜供应相适应的、流量和流向相对稳定的物流形态。第二,物流功能的专业化分工发展较快,依托于冀东果菜批发市场,蔬菜物流半径不断扩大,为长距离物流提供制冷、保鲜、包装等服务的商家迅速发展起来。以制冷、保鲜为例,目前,乐亭县内低温、恒温冷库达130座。第三,物流主体复杂,包括菜农、贩销户、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组织、批发商和经纪人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主要依托市场建立。与此同时,一些具有新特点的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正处于不断尝试和摸索之中。

乐亭县的蔬菜主要供应京津和东北,也有一部分南下到上海、广东等华东、华南地区。从总体来看,生鲜蔬菜物流的组织形式以随机型物流链最为突出。

二、以冀东果菜批发市场为依托的随机型物流链

(一)随机型物流链的形成

目前,乐亭县生鲜蔬菜的80%以上是通过冀东果菜批发市场集散的。冀东果菜批发市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新城区,始建于1998年4月,于当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它是河北省大型产地果菜专业批发市场,是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场总占地面积300亩,总投资1亿元。主要建设项目有:棚式交易大厅2座10000平方米;封闭式交易大厅1座6200平方米;预冷保鲜库 3600平方米,日加工能力500吨;综合办公楼和业务洽谈室3800平方米;商贸营业楼43000平方米;地面硬化面积13万平方米;信息收集与发布中心及45平方米大型电子显示屏;农药残留检测中心等。市场具备了农产品集散、自营出口、品质检测、仓储保鲜、加工运输、信息服务、农资服务和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该市场投入运营以来,带动了乐亭县和周边县(区)的果菜产业大发展,引导了果菜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了果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该市场培育了190多个中介组织,近3500人的经纪人队伍,联系着 4万多家国内外客商和13万个农户近30万农民从事水果蔬菜产业,形成了一种“公司+批发市场”,“批发市场+经纪人”,经纪人外联客商、内联基地和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乐亭县果菜种植面积几年内迅速发展到近80万亩(其中蔬菜50万亩),总产量达280多万吨,同时带动了周边各县(区)果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上市品种达到40多个,果菜产品的80%通过冀东果菜批发市场销往京、津、沪、东北、西北、长江以南以及港澳等26个省、市、区。冀东果菜批发市场发展迅速,1999年建场之初,市场年交易量88万吨,交易额7.5亿元,到2006年,年交易量、交易额分别达到了204万吨和17.5亿元。目前,以批发市场为龙头的果菜产品流通繁荣、购销两旺。

表1 冀东果菜批发市场物流能力一览表

年份 经纪人(人) 个体经营冷库(家) 联系的运输车辆(辆) 包装材料经营商(家)

1999 600 10 60003

2000 800 20 70006

2001 1000 30 9000

10

2002 1300 50 10000

12

2003 2000 50 12000

12

2004 3000 80 15000

15

根据实地调查,冀东果菜批发市场是乐亭县蔬菜当之无愧的物流中心。乐亭县外销蔬菜的80%~90%是经过冀东果菜批发市场集散的。从蔬菜物流的流向看,重点集中在京津两市和东北地区,另有一部分蔬菜南下到长江以南各省(区),总体覆盖范围之广已经摆脱了地域限制,融入了全国蔬菜大物流体系之中。冀东果菜批发市场以一个产地专业市场的身份融入全国蔬菜物流体系之中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具有一定的物流规模。但是,这个规模是靠市场集聚起来的,而就具体的交易方式而言,仍然是众多的小规模农户和贩销户作为初始物流的承担者,实践着零散的、非标准化的传统物流模式。每天从凌晨三四点钟开始,大批的农用车、拖拉机满载着蔬菜开进批发市场,等待开市成交。在这些人中90%是蔬菜种植户,他们将自家的蔬菜运来销售;另有10%是贩销户,他们自己不种植蔬菜,而是在本村的菜农中采购,然后运至批发市场销售。进场的蔬菜大部分是不经过任何包装直接散运的,对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会有简单的纸箱包装或者塑料袋包装,一般处于混等状态。贩销户运来的蔬菜因为已经经过一次所有权的易手,所以,会有简单的分级,包装也比较普遍,但是,分级并无明确的标准,完全凭借自己的经验,包装也比较简陋。由此可以看出,进入批发市场前的蔬菜初始物流基本处于不规范的状态。

进入批发市场后,进一步的交易以及物流功能的分担围绕着场内经纪人进行。经纪人不仅是蔬菜交易的核心人物,也是蔬菜物流安排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于每笔蔬菜交易的达成都要引致物流的组织和执行活动,所以,场内经纪人都会控制一部分物流资源,比如包装材料提供商、装卸搬运工人、冷库、保鲜库等。这些资源有可能是经纪人自己投资或与人合资拥有的,也可能是他的一些固定客户。据场内一位李姓经纪人介绍,与他有固定联系的包装材料供应商有1家,运输卡车有5辆,冷库、保鲜库有3家,在这里面他均无投资。此外,还有几个装卸雇工与他相熟,他会经常介绍生意给他们。他与这些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有一定的交易提成约定。他也提到,有一些经纪人自己参与投资贸易货栈,提供综合的物流服务。

从冀东果菜批发市场的运行来看,建成至今取得了不错的效益,果菜集散十分顺畅,真正实现了物流中心的功能。乐亭县蔬菜生产连年增长,从未出现大范围积压卖难、蔬菜烂在地里的状况。尤其是2003年“非典”期间,依托于市场形成的物流链显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不仅保证了本县蔬菜物流活动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为邻县(区)的蔬菜物流提供了保证,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蔬菜运不出去给菜农带来的损失。

(二)随机型物流链的组织形式与交易效率

正如上文提到的,从1992年以来,乐亭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推动蔬菜生产和流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鼓励蔬菜生产、规范蔬菜流通是政府政策的主基调,围绕这一宗旨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乐亭县的蔬菜物流提供了积极的制度保证,在此前提下,从事蔬菜物流的主体在不断发展壮大,物流的专业化分工在持续深入,但是,从总体来看,蔬菜物流模式始终带有随机型物流链的烙印。这可以从主体的规模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看出来(见图1)。

图1 乐亭县随机型生鲜蔬菜物流链

1.菜农和贩销户。菜农和贩销户仍然是物流主体的主要构成者,蔬菜从田间到冀东果菜批发市场这一阶段的物流活动完全是由他们承担的。进入批发市场的90%是菜农,另外10%是贩销户,他们运销蔬菜的规模都不大,一般每户每天1.5吨左右。就菜农而言,他们大多从事专业化种植,因此,谁进入市场交易,随着不同蔬菜成熟季节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菜农从事的物流活动主要是采摘和运输,到市场成交以后,通常还要按照采购者的要求进行分拣和粗包装。贩销户是批发市场的常客,他们大多是从菜农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因此,对蔬菜质量有评定的经验,他们通常联系着几户固定的菜农,对蔬菜的生长、成熟状况也有了解。他们要求菜农在采摘后就进行初步的分选和包装,然后由他们将蔬菜运到批发市场。贩销户通常会将他贩运的蔬菜按所收购菜农的不同做出标记,以备有什么问题可以追溯。

2.菜农、贩销户和场内经纪人。蔬菜被运到批发市场以后,进一步的物流活动则与场内经纪人的活动直接相关。场内经纪人是为流通服务的,从事物流活动的分工及安排,成为物流资源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的桥梁。经纪人通常不是与固定的菜农发生联系,而是视外来客商的需求情况,在市场中随机寻找合适的菜农,因此,每次必须就细节问题与菜农进行协商。经纪人与贩销户通常会建立较为稳定的关系,也就是某一贩销户的菜固定地由某一个经纪人中介。这种稳定的关系在物流安排上就会表现为一种默契,比如用哪一家的包装材料,会得到什么样的服务等。很显然,相对于菜农来讲,贩销户与经纪人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

3.经纪人与专业的物流服务提供商。经纪人与专业的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通常都有密切的联系,体现在市场内的物流活动安排上,就是由经纪人中介,物流资源的拥有者与需求者之间达成交易。如果与经纪人联系的客户是固定的,那么,物流职能的分担也就相对稳定;如果客户是随机联系的,物流活动安排也就具有随机性。受到经纪人经纪能力的限制,与经纪人相联系的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规模普遍很小。2006年,冀东果菜批发市场内有经纪人近3500人,最多个人年交易量为8000吨。

4.外来批发商与经纪人。外来批发商与经纪人之间的关系虽然不是固定的,但是,每一个经纪人都会有一些客户资源,并与他们之间保持较密切的联系。有时,外地客商并不到市场来,而是事先通过电话确定交易内容,然后由经纪人全权代理进行蔬菜收购和物流安排,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大多数情况是客户亲自到场,在经纪人的中介下,完成蔬菜交易,然后由经纪人介绍物流服务提供商,在客户满意的条件下完成物流活动。

由以上这些主体及其关系来看,尽管蔬菜交易仍然具有随机的特点,特别是在菜农和经纪人以及外来客户之间,交易的随机性十分明显,但是,就物流而言,职能分工的背后却有了达成固定交易关系的努力,比如经纪人和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紧密联系。换句话说,冀东果菜批发市场的建立和运行使得随机型物流链的随机性被控制在了一定的范围之内。

因此,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考察乐亭县随机型生鲜蔬菜物流链的交易效率,由众多的小规模的物流主体进行交易所产生的巨大的外生交易费用被有效地降低了。具体来说,首先,贩销户对蔬菜种植户的替代减少了菜农单个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其次,经纪人的存在降低了菜农、贩销户和外来客户直接寻找物流资源的交易费用;同时,在农村交易市场上传统的地缘约束,又有效地抑制了贩销户与菜农之间、经纪人与贩销户之间、经纪人与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由于涉及合作而可能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冀东果菜批发市场之所以能够有效率地运作,正是在于以它为依托的生鲜蔬菜物流链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生交易费用,又避免了内生交易费用的扩大(注:本文中所用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的概念遵从杨小凯等新兴古典经济学家对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的划分方法。外生交易费用是交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的、非由于决策者利益冲突导致的交易费用;而内生交易费用是由机会主义对策行为所引起的,是市场均衡和帕累托最优之间的差额。)。

三、以冀东果菜有限公司为核心的计划型物流链

冀东果菜批发市场上的物流活动,再加上入场前和出场后的物流活动都只满足物流最基本的要求,包括运输、分选、包装、装卸搬运等,制冷保鲜也停留在缺乏技术含量、进入壁垒十分低的状态,而且像分选、包装等服务根本没有成文的标准,完全凭交易者的经验进行。在这种条件下,物流链上的分工与合作完全是为蔬菜交易提供基本支撑,虽然是不可缺少的,但不能产生更多的增值。在物流链的末端,是城市集贸市场上的小规模零售摊贩。一旦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增值空间成为可见的利益时,随机型物流链上的合作与分工系统就变得无能为力了。在乐亭县,回应这种变化的是以冀东果菜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流通加工企业的兴起,它们使物流模式发生了改变。

(一)计划型物流链的形成

冀东果菜有限公司是2003年由冀东果菜批发市场与日商合资兴建的,该公司以果菜加工、保鲜、配送于一体的万吨气调库为核心项目,此项目投资7500万元,被列入第九批国债专项资金计划。该项目占地50.36亩,主要建有12000平方米气调库,3000平方米加工车间及配送中心和配套设施。该公司年可加工储藏果菜3.9万吨,其中,水果1.4万吨,净菜2万吨,深加工蔬菜0.5万吨,并可以提供8万吨果菜预冷服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3亿元,实现利税3800万元。该公司于2003年10月建成以来,已通过订单发展精品果菜基地1.7万亩,并与北京28家超市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签订了近亿元的长期供货合同。

与依托于批发市场的随机型物流链相比,以冀东果菜有限公司为核心的计划型物流链,在物流链的形成、物流功能的开发和物流活动的安排上有很大不同。

从物流链的形成来看,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回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物流层次的提升。近年来,有两个方面的变化悄然影响着生鲜蔬菜的物流需求。第一,随着全国各地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蔬菜生产的常规技术、温室技术迅速普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大于求的形势已显现,甚至局部地区出现了新一轮的卖难现象,蔬菜产销关系发生了新变化。第二,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市场贸易格局发生变化,蔬菜出口面临更加强势的绿色壁垒;与此同时,国内消费市场,特别是发达城市的消费市场,对生鲜蔬菜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对绿色、安全、营养、洁净、方便蔬菜的需求明显增加。乐亭县委、县政府认识到,本县蔬菜生产的规模优势和冀东果菜批发市场传统的初级产品流通方式正在受到严峻挑战,为此,县委、县政府及时提出了在蔬菜生产上由规模扩张向品种品质优化转变,在蔬菜销售上由单一的初级产品传统流通向以加工、保鲜、配送为内容的现代流通转化。冀东果菜有限公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的。

冀东果菜有限公司的主要功能是对蔬菜进行流通加工,因此,在以其为核心的物流链上,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物流功能的开发。应该说,从整条物流链来看,所有现代物流应该具有的功能,它都具有了:公司的核心项目是万吨气调库,该项目的投入使用,使生鲜蔬菜得到了全面的保鲜保证;公司配有冷藏车队,实现蔬菜从采摘到配送的冷链物流;公司有成规模的加工配送中心,配有各种配套设施,公司有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与外界保持持续的信息交流。

在物流活动安排上,公司独立承担一部分蔬菜除生产阶段物流以外的全部物流活动,包括从产地到公司、进场加工然后配送到超市等零售终端的物流过程。公司配有6辆运输蔬菜的车辆,其中有5辆为冷藏车。还有一部分蔬菜是在冀东果菜批发市场内收购,经过加工配送出厂,即在厂内的加工配送中心完成分级理货、清洗去杂、加工保鲜、标准包装等工序。出厂物流特别是出口产品一般委托给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完成。

(二)计划型物流链的组织形式与交易效率

为了满足高标准的物流要求,仅依靠公司自身是不够的,因为蔬菜物流是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个不间断的流程,特别是由菜农承担的初始物流阶段,在蔬菜能否最终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划型物流链除了在核心主体即公司内部执行有计划的物流安排以外,还有重要的一环就是与菜农之间的关系,而高层次的物流活动能否获得合理的增值又与零售终端有着密切关系。这些关系体现了该物流链的组织特征(见图2)。

图2 乐亭县计划型生鲜蔬菜物流链

1.公司与农户。与批发市场不同,公司一般与零售终端签订合同,接受它们对物流标准的要求,同时,加工工艺也附带有严格的标准。为了让这些标准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公司要么在收购时临时向菜农解释标准并强制执行,要么事先将其传达给生产者,从而减少收购时为执行标准而产生的谈判费用。公司一般选用向农民下订单的方式,冀东果菜有限公司自运营以来,依靠订单联系了3000户农户、1.7万亩的蔬菜生产基地。接受订单的农户,按照订单上的标准进行生产、采摘,与公司物流活动有效地衔接在一起。

2.公司与零售终端。目前,城市居民家庭对生鲜蔬菜的消费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集贸市场,一是超市。事实上,这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消费层次。集贸市场消费者群体,对价格较为敏感;而超市消费者群体对绿色、干净、方便等因素关注较多(注:笔者据消费经济学不同社会阶层消费决策理论以及对周边消费者的观察得出。)。由此可知,乐亭县的计划型物流链在国内市场上是针对城市超市消费者群体的,所以,保证实现物流增值的前提是公司与超市物流的有效衔接。

计划的目的就是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冀东果菜有限公司通过订单农业可以有效降低为解释标准、分配物流活动及其责任而产生的大量外生交易费用,但是,在实践中,这种预期并非可以全部实现。首先,与公司签订订单的农户的交易量不到总交易量的五成,也就是说,还有一半以上的生鲜蔬菜是通过批发市场收购的,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就成为随机型物流链上类似于外地采购商的一个主体,仍然要耗费比较高的外生交易费用。其次,受蔬菜商品价格波动频繁特性的影响,公司随时面临订单中的价格与市场价格存在较大差别的风险,机会主义的存在使订单能否被执行变得不可预期,由此产生了内生交易费用。这是对第一阶段菜农与公司之间交易效率的评价。在第二阶段,也就是公司与零售终端之间,从现状来看,公司对一些与其合作的超市颇有微词,许多超市没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完全依赖冀东果菜有限公司完成配送活动,在时间及配送频率上要求极高,但是,这种高要求的物流活动并没有在超市给予公司的利益上得到体现,公司不仅没能实现较高的物流增值,而且在回款上又要接受超市苛刻的条件。类似问题上的不和谐导致了比较高的合作成本,所以,公司与超市合作的意愿不强,但同时,公司也意识到,要开发国内市场,实现计划型物流链的增值,还必须要与超市合作。由此看来,目前冀东果菜有限公司所面临的两难选择也正是计划型物流链在现实发展中的障碍。公司与菜农之间、公司与零售终端之间通过理顺关系来降低交易费用,是计划型物流链顺畅运行的关键。

四、依托于乐亭高效农业研究会的特种蔬菜物流链

(一)特种蔬菜物流链的形成

在乐亭县,随机型物流链是生鲜蔬菜物流体系的主体,计划型物流链正在发展之中。除此之外,还有一条值得重视的物流链,其运行和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这条物流链依托于乐亭县科学技术协会的高效农业研究会,专门为唐山市的超市配送特种蔬菜。从其组织形式和运行状态来看,它具有一些准时制物流链的性质;同时,由于高效农业研究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密切,它又兼有农户自助物流链的特点。

乐亭高效农业研究会成立于1996年,是由乐亭县的科技干部牵头,组织各乡镇的科技干部和农村种养能手成立的。乐亭高效农业研究会副理事长常寿祥说:“我们的目的就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围着市场转,帮着农民赚,赚就是赚钱。”高效农业研究会突出的优势是技术和农户种养能手。

依托于高效农业研究会的这条物流链每天为超市配送高品质、新品种的蔬菜。其链条构成是这样的:由县科学技术协会引进新品种和栽培技术,并负责技术指导;由研究会中的农户能手在自己的菜地里种植(全部是温室环境),严格遵照技术要求进行管理;收获后,由高效农业研究会统一负责分级、包装、检测、贴牌,然后租用运输车辆,按照超市规定的配送时间和频率配送(见图3)。与高效农业研究会联系的超市主要有唐山“华盛”和“八方”。它们之间的关系分两种:一种是代销,一种是买卖。

图3 依托于乐亭高效农业研究会的特种蔬菜物流链

(二)乐亭特种蔬菜物流链的组织形式与交易效率

图3显示,整条物流链上的环节很少,也就是说,参与这条物流链的主体很简单,只有农户、高效农业研究会和超市。而且,这条物流链上的农户与随机型物流链和计划型物流链上的农户完全不同。首先,他们是蔬菜种植能手,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也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因此,他们具有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并且能够承担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其次,这些农户一般都是高效农业研究会的成员,因此,其市场行为具有组织化的特征,表现为组织初始物流时,完全克服了小农物流无序化的弊病,从种植标准的推行,到采后的加工处理,整个链条非常通畅。因此,看似分散的农户,实际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组织化程度。高效农业研究会与超市之间通过建立代销和买卖两种关系,有效地分担了市场风险。由于所供蔬菜大都是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新品种,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所以,超市也乐于与高效农业研究会建立稳定的关系。在双方合作意愿都很强烈的前提下,一种“新品种新通路”的物流增值思路变成了现实。

但是,这条物流链的规模很小,每天只供应1.5吨左右的生鲜蔬菜,而且,高效农业研究会目前并没有做大它的打算。相关负责人对不打算做大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一是这条物流链对应的是高端市场,而高端市场的需求是有限的;二是目前高效农业研究会可以从头至尾对这条物流链实施有效控制,而一旦推开,更多的农户加入,控制效果会降低,从而影响与超市建立的稳定关系,那样,物流增值可能就无法顺利实现。从这一点上看,现有的特种蔬菜物流链的交易费用是比较低的,超市与高效农业研究会、高效农业研究会与种植户之间相互依赖且分配合理的利益关系将内生交易费用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同时,小规模的经营和稳定的交易关系也使外生交易费用不高。这个案例也证明,在物流链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物流增值所带来的效益与交易费用的变化之间的比较总是被纳入相关主体的综合决策之中的。

五、乐亭县生鲜蔬菜物流链案例的理论价值

(一)批发市场发挥重要作用是现阶段的典型特征

从以上案例来看,特别是把乐亭县作为一个具体的蔬菜物流体系看待时,不难发现,冀东果菜批发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批发市场云集四方客商,扩大了生鲜蔬菜的物流范围,刺激了当地的蔬菜生产,使物流规模不断扩大。其次,批发市场为物流功能的开发和物流分工的深化创造了条件。不断扩大的物流规模,即便是由众多小规模的个体集聚起来的,但是,在批发市场内对冷藏、保鲜、包装等物流服务的需求仍然表现出一定的规模经济性,这就促进了专业化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出现。从冀东果菜批发市场来看,刚建立之初,提供冷藏保鲜的个体经营冷库只有10家,经过几年的发展,到2004年,已经有80家冷库可以提供冷藏保鲜服务;包装材料提供商也从1999年的3家发展到15家;依托于批发市场的运输车辆已经从6000辆发展到15000辆。所有这些数字都充分说明了冀东果菜批发市场不断扩大的物流能力,特别是从趋势上看,这种发展状态还在持续。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果菜批发市场在乐亭县蔬菜物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不会动摇的。

但是,同样是从上面这些数字,也可以看到批发市场在生鲜蔬菜物流领域发挥作用的模式始终是对小规模主体的聚集。与批发市场不断扩大的物流规模和不断增加的物流能力相对应的,是联系农户数目的增加和提供物流服务的专业商户的增加,1999年,联系的菜农是 20万人,到2006年达到13万农户35万菜农;而从运输、冷藏保鲜、包装等物流服务的提供商的发展看,它们也是在小规模基础上的数量扩张。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批发市场达到多大规模,也难以克服单笔交易的零散性,物流主体低组织化程度、低物流综合能力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

因此,在看待批发市场在生鲜蔬菜物流领域的地位问题上必需明确一点,那就是,批发市场不是可以改变物流主体低组织化程度和低物流综合能力这一特征的,而是可以适应这一特征的。而改变这一特征的根本动力应该是来自消费市场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在生产到消费这一个大循环中,只要是“小规模、大群体、传统物流”这种物流特征有存在的空间,那么,批发市场的运转就是使物流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具有效率的最佳选择。换句话说,批发市场发挥重要作用是蔬菜物流特定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而中国的生鲜蔬菜物流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发展阶段。

(二)细分消费市场将促进物流体系创新

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生鲜蔬菜物流体系也不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物流模式必然要发生变化,而且,在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中,人不是被动的,而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促成变化的发生。在上述观点下,笔者认为,大力发展蔬菜批发市场对现阶段蔬菜物流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但是,面对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消费市场,完全凭借批发市场的发展是不够的。尽管提升批发市场的层次、扩大批发市场的功能确实能够提高其适应消费需求的能力,但是,笔者坚持认为,尝试其他类型的物流组织模式,也许更有利于现代物流方式的实现。

乐亭县冀东果菜有限公司的建立,就是乐亭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内外消费市场上需求结构的变化,看到了批发市场流通能力的局限性,而做出的一个面对新需求、开发新市场的努力。与依托于冀东果菜批发市场的随机型物流链相比,以冀东果菜有限公司为核心的计划型物流链显然具有更强的物流综合能力,能够获取更多的物流增值。

依托于乐亭县科学技术协会,以高效农业研究会为核心的“新品种、新通路”的物流模式体现了乐亭县从事生鲜蔬菜产业的主体们的创新精神,它兼有农户自助型物流链、计划型物流链和准时制物流链的一些特征(黄祖辉、刘东英,2006),明显地揭示了这几种物流链既会在一定的时期内并存,又会在长期内实现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演变的趋势。尽管其规模尚小,但是,这种尝试极有可能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以及运营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扩大成一种有影响的物流模式,在乐亭这样一个蔬菜大县,一种成功的物流模式的创新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上案例给出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生鲜蔬菜物流的发展同其他许多事物的发展一样必然经历一些阶段,在特定的阶段有着特定的特征,不能超越这些阶段而做出不切实际的判断,制定不切实际的措施,但同时,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积极捕捉市场机会,大胆创新,主动去推动现代物流的实现。

标签:;  ;  ;  ;  ;  

我国鲜菜物流链的观察与解释--以河北省乐亭县蔬菜物流系统为例_蔬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