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与乡村古典建筑 陕西韩城党家村

中国传统民居与乡村古典建筑 陕西韩城党家村

一、中国传统民居与村寨古典建筑 陕西韩城党家村(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超[1](2021)在《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文中研究说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根基之一是采用文献来考证其学术发展脉络,即文献本是“记录一切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代称。当前处于信息化时代,知识爆炸成为一种常态化。知识更新速度远大于人们接受和理解知识的速度。随着文献数量激增,现今已经难以通过窥见全貌。亟待需要进行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基于数字人文的“远读”理念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化总结,梳理其研究历程。首先,在文献收集1236篇学术论文和50余部着作的基础上,采用“远读”方法对其从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化分析和研究图景描摹:(1)论文关键词视角下的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的宏观演进特征。(2)科学知识图谱下的陕西民居和聚落(3)比较了陕西和全国相关研究的关系(4)陕西民居研究和陕西地区建筑工作者进行的其他地区民居研究的关系。此外,本研究论述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早期探索(20世纪30年代——改革开放),稳步发展(改革开放——21世纪初),多元繁盛(21世纪初——至今)。在此基础上对每个阶段的大事件进行了解读。最后,从现有的陕西地方通史和全国民居相关着作、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着作和98篇代表性学术论文进行研究内容的归纳,梳理出具体的8大研究主题和具体的21个研究方向。本研究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基础资料,为未来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的保护、发展和传承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了研究参考样本。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民居建筑学学科的发展。

李笑冰[2](2021)在《关学视野下的关中传统民居形态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关中地区从古至今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居住文化更是自成一派,在西北乃至整个北方都独具魅力,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关中传统民居却逐渐没落。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中华文化丰富多彩,但传承却略见闭塞。关学作为关中本土理学学说,其学术思想影响了数代关中人,但如今其发展却停滞不前。故而,弘扬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传统建筑势在必行。从关学角度出发,以关中传统民居为研究主体,从关学礼教、宗法、风水、阴阳等思想入手,分析关中传统民居村落、院落、单体建筑及细部的特征。为了寻求关中传统民居受地域文化影响方式,参考以往学者对其他地区民居研究现状,通过对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的调研,从中获取相关资料归纳总结出关学对关中传统民居的影响。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关中传统村落进行分类,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重点案例进行分析,以关学宗族、风水理念为核心,把握不同村落的规划理念,反观关学思想对村落布局的影响;第二部分对关中传统民居院落进行分析,从院落布局、空间类型、建筑等级制度等方面以关学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传统民居风格演变与关学思潮发展的关系;第三部分分析关学教育思想对关中民众的影响,继而反映在民居营建当中,分析民居单体建筑立面、空间、功能、细部装饰风格特征,探索在关学思想的指导下所产生的独特风格。论文以关中现存传统民居为实例,总结关学要素(仁教、礼仪、宗法、阴阳、风水等)在传统民居村落、院落、单体建筑的空间、布局、形制、外观等方面的体现与传承,为关中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及发展提供参考。

郭枫仪[3](2021)在《跨越了七百年风雨的党家村》文中指出在陕西省韩城市,有一个跨越了七百年人间烟火的古村庄,村里至今还完整地保存了一百二十五座元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四合院建筑,它们和散落在村里的文星阁、节孝碑、涝池、护宅楼以及祠堂、私塾、戏台、关帝庙等建筑被两条几乎平行的主巷道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的水墨画。远远望去,

涂俊[4](2017)在《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值城市化发展重要时期,面临农业现代化转型及后工业化发展之际,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农耕时代流行的传统庙会及其环境正发生着变化,庙会的文化生态环境呈现两极分化状态:一是过度利用和开发带来的原生态的缺失,造成社群文化基因断裂;一是让位于市场经济使庙会的场所空间不被重视而面临消亡,文化多样性由此消失,文化的生态平衡将被打破。以宗族、血缘为纽带的传统村落环境中,长期以农业社会生活为背景的庙会文化环境也遭到人为破坏,同时对以庙会为载体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研究与探索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任务。本论文以此为目标,通过综述形式从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方向对庙会及其相关理论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汲取庙会文化发展脉络,分析和定位研究方向及范畴;首先从庙会的起源和发展、价值观念、庙会文化功能等几方面综合分析阐述庙会的历史演进与空间发展脉络;其次运用交叉学科理论分析庙会文化生态关系及其生态适应,宏观上把脉庙会与人居环境关系,解析庙会宗教空间的环境意象与活动空间场所精神;第三分析庙会空间形态的要素关系,从物质与非物质空间要素解析庙会空间环境,再从空间结构与功能深入分析,功能空间如何更好地为庙会活动服务;第四,庙会传承和发展问题。面对城镇化发展引发对当代庙会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利用庙会空间形态来传承其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空间,留住城市与乡村的文脉肌理、传承民间的记忆。因此,论文共同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庙会文化的历史演进历程2.文化生态环境与场所精神构筑3.庙会空间形态要素关系及构成4.庙会空间组合与环境和谐设计5.庙会空间功能如何服务人群需要6.建筑空间意象与历史文脉继承7.庙会文化空间价值取向及价值标准8.陕西庙会传承与发展方向9.庙会文化空间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为了更好的解决以上几个问题,文章将在整体上对庙会文化生态环境的进行梳理,通过庙会空间结构、组合、功能空间设计的实证分析,对庙会空间环境与形态进行深层分析,寻找庙会活动空间功能的优化设计思路,以完善城乡公共空间体系,揭示传统庙会环境对当前城乡建设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希望本研究能够使传统庙会在新时期建设中寻找更适宜的发展,以期促进庙会文化的持久传承。

张阳[5](2016)在《关中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布局特征与风貌传承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投身于乡村建筑和规划的设计工作中来,然而随着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有一些现实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诸如缺乏科学的公共空间规划、公共建筑布局和地域性公共建筑风貌传承所引起的千村一面、万村一貌的现象,导致了地域性乡土景观严重受损,使当地居民丧失了对自己所在地域的文化认同,也失去了不同村落原本固有的文化特性。因此,如何通过地域性村落建筑特征研究,得出公共建筑在不同类型村落中的布局形式和建筑造型的选用,优化提升公共建筑与村落之间联系,给当下热火朝天的农村公共建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论文从规划和建筑两方面的角度,讨论关中传统村落中公共建筑的布局特色与风貌特征、当代公共建筑的风貌传承问题。本文以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结合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现有的新农村建设提出反思,并以大量的调研走访案例来从中得出不同形态传统村落的建筑布局特征、公共建筑的风貌特色。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关中传统村落的背景概述,描述了关中传统村落形成的自然历史背景。提出当下关中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关中传统村落的村落形态结构和村落中公共空间的布局规律,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各个村落形态的利弊。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了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中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并且分析了各种不同形态村落中传统公共建筑的布局方式,从中分析总结影响传统村落公共建筑布局的各种因素,并且总结其中的布局规律。第三部分则进一步研究了关中传统村落中传统公共建筑的平面布局、造型特征、结构特色和非物质文化特色,从中总结出关中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建筑地域性特色。最后是结论部分,是对整个论文的总结,根据之前所做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对于关中地区农村建设中村落规划、公共建筑特征等方面的一些参考建议。

朱海声[6](2014)在《当代城镇化背景下陕西关中地区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其乡村传统建筑环境渊源深厚、特色鲜明。然而,随着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目前关中地区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环境风貌业已模糊,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与冲突。本文试图将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环境两者联系起来,以关中地区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环境支撑为命题,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关中地区乡村环境的地理构成,归纳了关中地区传统建筑环境的类型和特点,讨论了1949以后国家权利的渗透所引起的乡村传统建筑环境的解体,并指出1978以后乡村虚空化的出现是作为人口流动和城镇化进程中对乡村负面影响的一种反馈。其次,对关中地区当代城镇化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对关中地区乡村环境造成的问题和困惑,主要从环境、社会、经济以及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和剖析。第三,对关中地区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的相关机制进行诠释。认为自然环境制约下的传统村落和建筑环境的支撑关系具有同质同构的特征,探索了当前关中地区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环境的3种机制:一是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的驱动机制;二是乡村建设空间发展的应答机制;三是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的保障机制。第四,通过借鉴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关中地区乡村建设的地域空间进行了划分,提出了关中地区乡村建设的“3大空间”的构想和以县域为单位的乡村建设的“3个圈层结构”的空间模式。最后,本文还结合建筑学等专业的理论知识,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具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适宜关中地区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的3种方法、模式以及应用范围等。论文共分7个部分:在绪论部分,主要是问题的提出、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研究的动态,构建了与命题紧密相关的概念。第二部分,关中地区传统建筑环境的特征及其改造过程。第三部分,问题与困惑。第四部分,相关机制的分析。第五部分,关中地区乡村建设的空间划分。第六部分,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的理论初探和方法研究。第七部分,进行全文总结。并对论文进行全盘梳理和核心观点的强调。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1.从陕西关中地区空间地域的地理特征出发,首次提出了在乡村建设中以关中地区的秦岭北麓、关中环线、渭河流域为“3大空间”的构想和以县域为单位的郊区、近郊、远郊的“3级圈层结构”概念。本文提出的“3大空间”和“3级圈层结构”的空间模式,从关中地区乡村发展的内涵和外延都扩大到了一定的程度,走到了“城乡共同体”理论研究性高度的范畴。2.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驱动机制”、“应答机制”和“保障机制”的概念,并指出了它们在乡村建设发展与传统建筑环境支撑中的作用和意义。3.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传统建筑环境的“定向性支撑”、“重构性支撑”、“逆向性支撑”的概念。这一组概念的建构是对当代关中地区乡村建设环境意义的“去粗取精”、“化繁为简”,并且构建这一组概念是为了更好地阐释乡村建设实践的逻辑。考虑到关中地区乡村发展本身具有的差异性、地域性、复杂性等特点。因此,这一组概念的建构有利于为当代关中地区的乡村建设和指导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

彭军旺[7](2014)在《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建筑气候区划分跨越了热、温、寒等气候带,加上较强大陆性气候特征,对乡村住宅气候适应性提出较高要求。然而,当前乡村住宅存在着:缺乏地域气候适应性考虑,能耗过高和传统乡村住宅急速消逝的现状。改变现状,借鉴传统住宅的气候适应经验,研究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是有意义的探索。主要研究了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演变规律和地域差异,探寻一条需要把握其气候适应性发展脉络,考虑地域地区其气候适应性异同,凭借乡村新旧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的实践案例验证,构建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理论认知和推进其实践设计的可持续乡村住宅发展的道路。首先,对气候、乡村、住宅空间等概念进行了阐释,初步概括了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表现。其次,采用演绎归纳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北京四合院。在不同农业时代的背景下,从平面组合到空间形式再到建构技术,论述其气候适应下四合院从“雏形——成熟——转变”地演变过程,分析其空间形态演变、参数因子,构建了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理论认知的第一个层面:气候适应性是逐步适应、成熟的过程。再次,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党家村和西递村。在地域地区气候条件差异下,从平面组合、空间形式和建构技术等三个方面,分析空间气候适应的地域气候参数、气候特征参数以及基本宅院热环境舒适性,构建了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理论认知的第二个层面:气候适应具有自身生成机制规律。最后,结合银川碱富桥实验住宅实践案例,通过对新旧乡村住宅调研、验证了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的差异,从理论认知推进到实践设计。希望,能为当前乡村住宅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朕[8](2014)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基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关地域性传统聚落的研究日益增多,取得了方方面面很有价值的成果。但在大多数已有的研究中,“地域性”通常是以行政区区划界定的范围,较少关注自然环境基本属性对于聚落地域性特征的影响。包括气候、地貌等条件的自然环境会对聚落建筑的地域特征产生很大影响。当地气候包括日照、温湿度等会影响到聚落的选址和形态;在气候影响下的植被生长对于建筑形体和建筑材料都至关重要。如何根据不同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选择相适宜的建筑类型,传统聚落民居中有许多可以研究和借鉴学习的价值。本论文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和归纳国内有关民居气候适应型研究的进展和趋势,以黄河中下游所涵括建筑气候分区——寒冷地区IIA、IIB子气候区作为探讨气候“地域性”的基础,通过分析了黄河中下游流域不同气候区下的民居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四合院和窑洞这两大类民居为代表,深入地分析了建筑类型在适应气候性的特征差异,最后以传统民居中适应自然气候、利用自然资源的绿色营造经验去分析和比较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力求通过这些差异性反映出气候环境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为地域性研究提供新视角的引导和资料支持。

胡月文[9](2014)在《丝绸之路段 ——河西走廊生态与地域建筑走向》文中研究表明以甘肃丝绸之路段——河西走廊生态地域文化为典型,将地域建筑文化与生态环境相对应,依据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生态理论,研究河西走廊地域建筑文化走向;探索西部地域建筑传统文化意匠与传承的现实意义,旨在分析当代世界建筑美学普世化的影响下,当下河西地域建筑所具有的时代哲学特征、美学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反映与延展乡土性、本原性、生态性文化在设计领域里的可行性运用。本文旨将河西走廊地域建筑放入丝绸之路宏观的生态体系中,溯源河西地域建筑庄堡建筑文化特征的缘起,确立河西走廊地域建筑的生态类型特征,研究该符号建筑精髓在现代建筑中的延续显现;同时通过村堡——军堡——城关建筑的细部比对和年代考证,论证地域建筑形式的出处,目的在于推论确立河西庄堡地域民居形式,以及在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流变中的走向问题。论证甘肃丝绸之路段——河西走廊地域建筑“走向”的地域空间关系,发现河西生态地域庄堡建筑形式,与西域民居形式有更多相似之处,并且该建筑形态向关中地段渐于消退,同时具有关中建筑文化回授的史实及特征,管窥到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地域建筑形成由西域向河西转变至关中的主流发展特点,存在丝绸之路地域建筑形式由点串成线的地域建筑隐形带,最终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与资料论证,得出当代河西地域建筑的发展走向,不再是历史上由西向东渐进,抑或由东向西的回授,完全处于建筑有机的、新生的、向上的自身生态发展模式。通过认知生态观念、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技术体系等诸多源流,强调地域建筑生态文化继承的可持续性,专注继续运用这一形态的发展脉络,寻找其规律和针对地域建筑再创造的可能性,目的在于确立丝绸之路文化交融中地域建筑审美观的建立,关注生态环境下地域主义建筑的文化内涵,放眼于时代批判与创造精神。

徐健生[10](2013)在《基于关中传统民居特质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如何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是本文命题研究的初衷。陕西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关中传统民居渊源深厚、特色鲜明,在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意义已经得到广泛认同的同时,关中传统民居独特的地域文化底蕴成为当前众多地域性建筑创作灵感的源泉,此时,关中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质成为对其进行现代传承实践的关键影响因素。地域性建筑创作是一项有目标的活动,在设计之初要设定目标,设计行为要追求目标,作为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研究来讲,不能忽视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追求目标的方法是需要研究与总结的,也是有普遍规律可以理性把握的。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目的不仅是为人们提供满足需求,使人赏心悦目的建筑及环境同时还要寻找地域认同感。而地域性建筑创作中,在地域特质影响下,建筑师在整个创作实践中的行为方式以及最终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表达方式必然构成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研究的关键切入点。关中传统民居作为民族传统居住建筑的瑰宝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多年来,西安本土众多的地域性建筑作品都体现出了对关中传统民居地域特质的现代继承,很多建筑师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也呈现出了众多优秀作品。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与范式,多年来的实践经验需要理论上的总结,实践行为需要方法论上的指导。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结合对地域性建筑创作影响因素的分析,首先对关中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质从自然、人文、技术三个层面加以深入考察研究,分析整理其关键要点:朴实厚重、端庄稳重、不失华丽是其典型的外在特征;窄长院落、单坡屋顶、厚重墙体构成了独有地域技术范式;气候地貌、文化观念与厚重历史都成为关中民居外在特征形成的内在基因。关中人重诗书礼仪而求实守土;其民居形态礼教而厚重,由黄土而自然。总之,关中民居已经形成的外在特征与促使这种特征形成的内在基因都是我们在现今地域性传承中应进行继承与发扬的重点要素。本文首先对关中传统民居地域特质加以明晰明晰,之后对现存的,关中传统民居特质影响下的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实践过程与手法展开了调查,通过对核心问题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当前普遍存在于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中的共性规律。综合特质、过程、方式三个层面的研究与总结,本文将其归纳为三种模式:“目标—模仿”模式;“解析—重构”模式;“抽象—隐喻”模式。这三种模式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设计操作类型,并且每一个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使用人群。本文结合对实际工程案例的追踪,着重对于这三种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归纳各种模式的概念、起因、原理、特征、意义与局限,目的是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目标与策略,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原则和方法来改进原有操作模式,进而结合对上述三种模式使用情况的调研与分析,提出了三种模式的改进要点和建构理想的动态建筑创作模式的设想,使我们从理论层面上建立起对地域性建筑创作行为的客观认识,指导建筑创作者科学地、有效地掌握对关中传统民居进行现代传承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同时也为与之相似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二、中国传统民居与村寨古典建筑 陕西韩城党家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传统民居与村寨古典建筑 陕西韩城党家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成果的激增使得学术研究图景日趋复杂
        1.1.2 信息化时代使得量化学术研究历程成为可能
        1.1.3 信息技术驱动下改变了传统文献的认识方式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1.3 基础理论:数字人文
    1.4 研究现状
        1.4.1 传统民居研究现状及学术研究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1.4.2 构建传统民居研究框架、研究技术路线的研究现状
        1.4.3 相关议题其他类型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
        1.4.4 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框架
2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的定量化分析
    2.1 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文献数据收集
        2.1.1 数据收集
        2.1.2 获取研究对象
        2.1.3 收集结果
    2.2 文献数量变化情况
        2.2.1 研究专着
        2.2.2 学术论文
    2.3 量化研究一:论文关键词分析
        2.3.1 总体关键词词云描摹
        2.3.2 分时段关键词词云描摹
    2.4 量化研究二: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2.4.1 共现词统计和解读
        2.4.2 膨胀词分析和解读
    2.5 量化研究三:《中国传统民居文献索引》中的陕西相关研究
        2.5.1 粗粒度下的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概况
        2.5.2 细粒度下的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概况
    2.6 量化研究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
        2.6.1 传统民居与聚落相关研究区位分析
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历程
    3.1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历程分期依据
        3.1.1 已有研究综述
        3.1.2 本研究的分期
    3.2 第一阶段:早期探索期(20 世纪30 年代至改革开放)
        3.2.1 民居研究先声:从龙庆忠到刘敦桢
        3.2.2 民居广泛调查:全国研究和陕西调查
        3.2.3 考古发掘研究:半坡村史前聚落考古
        3.2.4 乡村建设活动:“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3.2.5 民居展示利用:大办地主庄园博物馆
        3.2.6 文物普查活动: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
    3.3 第二阶段:稳步发展期(改革开放-21 世纪初)
        3.3.1 首部综合专着:《陕西民居》的编纂
        3.3.2 考古复原研究: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
        3.3.3 国际交流合作:竞赛教学和保护实践
        3.3.4 民居展示利用:阶级教育展览馆转型
        3.3.5 绿色窑居建筑:延安枣园村绿色住区
        3.3.6 文物普查活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
    3.4 第三阶段:多元繁盛期(21 世纪初至今)
        3.4.1 民居展示利用:民营化博物馆的兴起
        3.4.2 文物保护制度:从古村落到传统村落
        3.4.3 文物普查活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4 陕西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代表性文献内容解读
    4.1 地区建筑通史和中国民居专着中的陕西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
        4.1.1 地区建筑通史着作中的陕西民居
        4.1.2 中国民居研究专着
    4.2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代表性研究专着
        4.2.1 总体面貌解读
        4.2.2 地区民居综合着作
        4.2.3 民居专项研究着作
        4.2.4 民居个案研究着作
    4.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4.3.1 概说
        4.3.2 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图谱的绘制
        4.3.3 研究方向1:某类型民居研究
        4.3.4 研究方向2:民居和聚落个案研究
        4.3.5 研究方向3:农宅建设
        4.3.6 研究方向4:设计创作
        4.3.7 研究方向5:绿色建筑
        4.3.8 研究方向6:人文地理
        4.3.9 研究方向7:风景园林
        4.3.10 研究方向8:旅游开发
    4.4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述评
        4.4.1 与全国研究现状的比较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后期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重点文献统计表
    代表性学术专着
    代表性期刊论文
附录2 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相关建筑竞赛图纸
附录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作为创作原型的建筑实践
附录 4 图录和表录
    图录
    表录
硕士学习期间研究成果和研究工作

(2)关学视野下的关中传统民居形态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关学在关中传统民居中的存在方式及价值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关学
        2.1.2 关中传统民居
    2.2 关学的起源与发展
        2.2.1 起源
        2.2.2 发展
    2.3 关学主导思想对关中地区的影响
        2.3.1 仁义礼序
        2.3.2 阴阳和合
        2.3.3 民胞物与
    2.4 关学在关中传统民居中的存在价值
        2.4.1 昭穆制度
        2.4.2 血缘宗族
        2.4.3 堪舆风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关学影响下的关中传统民居村落布局
    3.1 关中传统民居村落发展概况
        3.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背景研究
        3.1.2 关中传统村落发展历程
        3.1.3 关中传统村落的宗族结构
    3.2 关中传统民居村落空间形态
        3.2.1 关中传统村落空间类型
        3.2.2 关中传统村落点状空间形态
        3.2.3 关中传统村落线状空间形态
        3.2.4 关中传统村落面状空间形态
        3.2.5 关学对关中传统民居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3.3 关中传统民居村落布局分析
        3.3.1 关中传统村落整体布局特征
        3.3.2 关中传统村落公共建筑布局特征
        3.3.3 关中传统村落民居及巷道布局特征
        3.3.4 关学对关中传统民居村落布局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关学影响下的关中传统民居院落形态特征
    4.1 关中民居形态历史演进
        4.1.1 关中民居起源与发展进程
        4.1.2 关中民居院落空间形成原因
        4.1.3 关中民居形态演进中的关学要素
    4.2 关中传统民居院落构成特点
        4.2.1 院落空间类型
        4.2.2 院落组织结构
        4.2.3 院落空间联系方式
    4.3 关中传统民居院落等级制度
        4.3.1 院落等级制度与关学礼制思想
        4.3.2 院落等级制度与关学宗族思想
        4.3.3 院落等级制度与关学阴阳理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学影响下的关中传统民居单体建筑及细部特征
    5.1 关学影响下的关中传统民居单体建筑特征
        5.1.1 街房建筑特征
        5.1.2 厦房建筑特征
        5.1.3 厅房建筑特征
        5.1.4 正房建筑特征
    5.2 关学影响下的关中传统民居细部特征
        5.2.1 入口
        5.2.2 屋顶与檐部
        5.2.3 墀头与马头墙
        5.2.4 墙面与砖石雕刻
        5.2.5 台阶与柱础
        5.2.6 挂落、隔扇
        5.2.7 其他
    5.3 本章小结
结语
    结论
    展望
    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表目录
附录B 关学文化要素记忆调查
附录C 关学相关讲学书院保留现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3)跨越了七百年风雨的党家村(论文提纲范文)

(4)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1.1.1 问题提出
        1.1.2 当前形势
        1.1.3 庙会现状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进程
    1.3 研究视角和内容
        1.3.1 研究的理论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1.3.4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2 庙会文化空间及历史演进
    2.1 庙会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2.1.1 萌芽期(原始社会时期)
        2.1.2 雏形期(夏商周时期)
        2.1.3 形成期(秦汉时期)
        2.1.4 发展期(三国两晋至唐)
        2.1.5 鼎盛期(宋至明清)
    2.2 宗教文化信仰与祭祀空间变化
        2.2.1 原始宗教观念与祭礼场所
        2.2.2 儒家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2.2.3 道家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2.2.4 佛教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2.3 庙会综合功能与文化空间形成
        2.3.1 文化传承功能
        2.3.2 社会伦理功能
        2.3.3 经济运营功能
        2.3.4 文化空间形成
    本章小结
3 庙会空间环境与生态适应性分析
    3.1“人居环境学”视野下的庙会空间关系
        3.1.1 庙会空间环境与人居环境各要素关系
        3.1.2 庙会空间形态与人居环境系统关系
    3.2 庙会生态适应性及影响因子
        3.2.1 综合环境与庙会区域的划分
        3.2.2 自然环境对庙会类型的影响
        3.2.3 地理分布与庙会系列的构成
        3.2.4 农耕节气对庙会周期的影响
        3.2.5 社会转型与庙会文化模式
        3.2.6 产业结构与庙会经济模式
    3.3 庙会宗教空间的环境意象
        3.3.1 宇宙生态观念
        3.3.2 天人合一思想
    3.4 庙会活动空间的场所精神
        3.4.1 宗教仪式与大众心理
        3.4.2 农业习俗与农业生活
        3.4.3 场所传说与诉求关系
        3.4.4 娱乐文化与狂欢精神
    本章小结
4 庙会空间形态的综合构架
    4.1 要素分析
        4.1.1 要素构成
        4.1.2 要素转化
    4.2 庙会的自然环境
        4.2.1 寺庙选址环境
        4.2.2 庙会分布环境
    4.3 庙会的人工环境
        4.3.1 宗教建筑的空间关系
        4.3.2 庙会环境与聚落关系
    4.4 庙会的时空环境
        4.4.1 共时性庙会环境
        4.4.2 历时性庙会环境
    4.5 价值取向和价值体系要素
        4.5.1 向往自然的价值取向
        4.5.2 追求人文环境的价值取向
        4.5.3 庙会文化空间的价值体系要素
    本章小结
5 陕西地区庙会空间结构与功能
    5.1 宗教活动空间构成
        5.1.1 宗教祭拜行为空间
        5.1.2 寺庙建筑庭院空间营建
    5.2 世俗活动空间构成
        5.2.1 庙前区开放空间
        5.2.2 街道及派生空间
        5.2.3 广场与街道空间
    5.3 空间规模与功能组合
        5.3.1 空间规模组合形式
        5.3.2 功能空间组合形式
        5.3.3 功能空间的时空组合
    本章小结
6 陕西庙会空间功能布局分析
    6.1 空间行为与功能
        6.1.1 庙会的空间行为分析
        6.1.2 庙会活动行为调查分析
        6.1.3 公共空间的功能调查分析
    6.2 空间划分与功能
        6.2.1 娱乐(观演)空间环境分析
        6.2.2 休闲空间环境分析
        6.2.3 商业空间环境分析
        6.2.4 空间功能布局要求
    6.3 空间优化与设计
        6.3.1 休闲娱乐空间优化与设计
        6.3.2 商业空间功能优化与设计
        6.3.3 庙会空间发展的设计原则
        6.3.4 新型庙会空间营建模式
    本章小结
7 当代陕西庙会文化空间传承与发展
    7.1 陕西庙会文化空间现状分析
        7.1.1 陕西庙会文化空间特征
        7.1.2 陕西庙会案例分析
    7.2 陕西庙会文化遗产资源与保护
        7.2.1 庙会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7.2.2 庙会与历史环境的保护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论文的要点
    8.2 结论:庙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问题
        8.2.1 文化遗产保护级别和内容
        8.2.2 新型庙会空间环境营建模式
        8.2.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庙会发展
    8.3 展望:庙会研究对乡村建设理论的支持
        8.3.1 庙会文化生态对传统村落的保护
        8.3.2 庙会文化空间对特色小镇的影响
        8.3.3 庙会资源整合对当地文化软实力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相关成果

(5)关中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布局特征与风貌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缘起及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起源
        1.1.2 综合背景
    1.2 主要内容
        1.2.1 相关概念释义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2.3 研究对象
        1.2.4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3.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3.3 研究尚存问题的总结
    1.4 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和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本章小结
2.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概述
    2.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背景介绍
        2.1.1 地理范围
        2.1.2 自然环境
        2.1.3 经济社会
    2.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的典型结构形态及公共空间布局方式
        2.2.1 村落形态划分依据
        2.2.2 不同空间形态类型村落特征分析
    2.3 本章小结
3.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中公共建筑空间布局分析
    3.1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
        3.1.1 公共空间形态分类及构成要素特色
        3.1.2 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的相互关系
    3.2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布局特征
        3.2.1 集中型村落代表——富平莲湖村
        3.2.2 组团型村落代表——合阳灵泉村
        3.2.3 组团型村落中多组团村落案例——韩城市党家村
        3.2.4 松散型村落代表——铜川市孙塬镇孙塬村
        3.2.5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在不同类型村落中的布局总结
    3.3 影响传统公共建筑布局的主要因素分析与规律总结
        3.3.1 公共建筑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3.3.2 公共建筑布局规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公共建筑风貌特色与传承分析
    4.1 传统公共建筑平面及空间特征
        4.1.1 公共建筑的平面布局特色
        4.1.2 公共建筑的平面布局分类
        4.1.3 公共建筑的空间处理
    4.2 传统公共建筑造型特征
        4.2.1 屋顶
        4.2.2 梁架
        4.2.3 墙身
        4.2.4 门窗
        4.2.5 台阶踏步
        4.2.6 其它
        4.2.7 传统公共建筑造型特征的传承途径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布局特征总结
        5.1.1 不同空间类型村落中公共建筑布局特征总结
        5.1.2 影响传统公共建筑布局的主要因素
    5.2 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风貌特征总结
        5.2.1 外立面造型特征
        5.2.2 内部结构型特征
    5.3 发展的建议
        5.3.1 布局选址
        5.3.2 风貌传承
    5.4 对于未来的展望
    5.5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汇总
致谢

(6)当代城镇化背景下陕西关中地区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的进展
        1.2.1 国外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及其借鉴
        1.2.2 关于乡村与建筑环境的研究
        1.2.3 关于乡村建设的景观学研究
        1.2.4 其他学科对乡村建设的研究
        1.2.5 相关研究的主要启示与不足
    1.3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3.1 城镇化进程对乡村发展的冲击
        1.3.2 传统建筑环境支撑方法的探寻
    1.4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范围界定
    1.6 本文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1.6.1 支撑概念的界定
        1.6.2 城镇与城镇化的辨析
        1.6.3 乡村概念的界定
        1.6.4 传统概念的界定
        1.6.5 对乡村建设的一个定义
2 关中地区传统建筑环境的特征及其改造过程
    2.1 关中地区乡村环境的地理构成
        2.1.1 关中地区三大地貌特征
        2.1.2 关中地区流域水系
        2.1.3 多种生态系统的类型
        2.1.4 关中地区的气候因素
    2.2 关中地区传统建筑环境特征
        2.2.1 关中地区传统建筑的类型及特点
        2.2.2 传统建筑环境的空间构成
        2.2.3 传统建筑的结构及材料选用
        2.2.4 传统建筑的装饰
        2.2.5 儒家思想对传统建筑环境的影响
    2.3 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中地区乡村环境的改造(1949年以后)
        2.3.1 国家与国家权力的概念
        2.3.2 乡村文化记忆的中断
        2.3.3 传统建筑环境的整体解体
    2.4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环境的空虚化(1978年以后)
        2.4.1 乡村空虚化的概念
        2.4.2 乡村空虚化的地区特征
        2.4.3 乡村空虚化的表象解读
        2.4.4 乡村空虚化的原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目前关中地区乡村建设环境的问题与困惑
    3.1 城镇化理论及空间表象
        3.1.1 城镇化相关理论
        3.1.2 城镇化空间表象
    3.2 环境问题
        3.2.1 渭河流域的生态恶化
        3.2.2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3.3 社会问题
        3.3.1 乡村人.的流动
        3.3.2 传统农业的转型
    3.4 经济问题
        3.4.1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3.4.2 文化设施投入不足
    3.5 建设问题
        3.5.1 农民自建房的模仿性
        3.5.2 规划设计的“去村化”
        3.5.3 建筑环境脱离传统性
        3.5.4 乡村应答脱离地区性
        3.5.5 乡村异地新建的调查
    3.6 本章小结
4 当代关中地区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的相关机制分析
    4.1 自然环境制约下传统村落环境支撑的演变机制
        4.1.1 氏族部落的支撑空间雏型
        4.1.2 基于民俗信仰的传统村落分析
        4.1.3 基于民俗的建筑文化意义阐释
    4.2 传统村落与建筑环境支撑的成因机制分析:以党家村为例
        4.2.1 地理、气候对村落营建的影响
        4.2.2 建筑技术应答地理气候的策略
        4.2.3 建筑装饰彰显的地区乡村文化
    4.3 传统村落与建筑环境支撑机制的归纳和总结
        4.3.1 传统建筑环境与村落秩序同构
        4.3.2 传统建筑环境与村落文化同构
        4.3.3 传统建筑环境与村落结构同构
    4.4 当前关中地区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的机制探索
        4.4.1 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环境的博弈
        4.4.2 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的驱动机制探索
        4.4.3 乡村建设空间特性的应答机制分析
        4.4.4 从多角度探索支撑体系运行的保障机制
        4.4.5 乡村建设中3种机制的归纳和总结
    4.5 本章小结
5 关中地区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的空间划分探索
    5.1 理论认识与划分依据
        5.1.1 空间类型划分的含义
        5.1.2 空间类型划分的依据
    5.2 关中地区乡村建设“3 大空间”的提出
        5.2.1“3 大空间”提出的政策依据
        5.2.2“3 大空间”提出的规划理论依据
        5.2.3“3 大空间”划分对乡村建设的引导策略
    5.3“3 大空间”的划分与乡村建设需要注意的方面
        5.3.1 重点资源的整合
        5.3.2 核心区域的协作
        5.3.3 地区差异的挖掘
    5.4 本章小结
6 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的理论初探与方法研究
    6.1 定向性支撑方法与模式
        6.1.1 定向性支撑方法的概念
        6.1.2 定向性支撑方法的理论依据
        6.1.3 定向性支撑方法的实施与策略
        6.1.4 传统建筑环境的修缮原则
        6.1.5 定向性支撑方法的案例研究
        6.1.6 从“黄花峪”看关中乡村定向性支撑的基本原则
    6.2 重构性支撑方法与模式
        6.2.1 重构性支撑方法的空间模式
        6.2.2 传统建筑重构的理论与实践
        6.2.3 村落空间结构更新的理论借鉴
        6.2.4 重构性支撑的设计方法
        6.2.5 案例分析
    6.3 逆向性支撑的方法和模式
        6.3.1 逆向性支撑方法及概念
        6.3.2 建筑设计中类型学的启示
        6.3.3 现代技术材料的运用策略
        6.3.4 乡村社区邻里单元构建模式
        6.3.5 逆向性支撑方法在当代乡村建设中的意义
    6.4 三种支撑方法与模式的总结和应用范围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及后续研究
致谢
附录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总汇

(7)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背景
    1.2 目的意义
        1.2.1 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概况
    2.1 气候与乡村相关概念阐释
        2.1.1 气候及气候相关概念
        2.1.2 乡村及乡村相关概念
    2.2 影响建筑设计的气候分区
        2.2.1 全球气候分区
        2.2.2 我国建筑气候划分区
    2.3 气候要素与气候适应性关系
        2.3.1 影响乡村住宅空间的气候要素
        2.3.2 气候要素下的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策略
    2.4 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表现
        2.4.1 住宅平面组织——自然通风和人工防风
        2.4.2 住宅空间形式——采光、采暖和遮阳
        2.4.3 住宅建构技术——保温、隔热和节能
    2.5 小结
3 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的演变
    3.1 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的原型
        3.1.1 回溯历史
        3.1.2 巢居和穴居
        3.1.3 原型空间的气候适应特征及其推演
        3.1.4 北方和南方气候适应性的原型策略
    3.2 北京四合院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的演变过程
        3.2.1 北京四合院的研究价值
        3.2.2 北京地区气候环境
        3.2.3 前农业时代——四合院起源和雏形
        3.2.4 农业时代——住宅空间形式确定
        3.2.5 后农业时代——“新四合院”的转变
    3.3 北京四合院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的演变和影响
        3.3.1 北京四合院气候适应性空间形态的演变
        3.3.2 北京四合院气候适应性演变参数因子
    3.4 乡村住宅空间与气候适应性的演变关系
        3.4.1 不变和变化因素
        3.4.2 初步建构理论认知第一个层面
    3.5 小结
4 传统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的地域性比较
    4.1 传统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的地域类型概况
        4.1.1 传统乡村住宅气候适应性的地域特征
        4.1.2 传统乡村住宅气候适应性的地域类型分布
    4.2 关中党家村和皖南西递村地域气候特征
        4.2.1 地域背景
        4.2.2 气候特征及其参数
        4.2.3 地域气候的环境因素比较
    4.3 党家村和西递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的差异比较
        4.3.1 村落选址
        4.3.2 住宅平面组织
        4.3.3 住宅空间形式
        4.3.4 住宅建构技术
        4.3.5 参数因子的归纳
    4.4 党家村和西递村基本宅院空间气候适应性的热环境测试
        4.4.1 基本宅院空间模型和参数设置
        4.4.2 基本宅院空间气候适应性下热环境测试、分析
    4.5 乡村住宅空间与气候适应性的地域关系
        4.5.1 共同和不同考虑原则
        4.5.2 初步建构理论认知第二个层面
    4.6 小结
5 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的实践案例验证
    5.1 碱富桥乡村住宅空间调研
        5.1.1 银川碱富桥地区地域气候环境
        5.1.2 银川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的形态演变
        5.1.3 碱富桥地区传统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特征
        5.1.4 碱富桥地区传统乡村住宅空间存在的缺陷
    5.2 碱富桥新村住宅气候适应性实践案例调研
        5.2.1 碱富桥新村概况
        5.2.2 住宅平面组合
        5.2.3 住宅空间形式
        5.2.4 住宅建构技术
    5.3 碱富桥地区传统和新建宅院空间气候适应性的热环境测试
        5.3.1 碱富桥地区传统和新建宅院相关参数和模型建立
        5.3.2 碱富桥地区传统和新建宅院热环境测试
    5.4 实践案例反馈——理论认知到实践设计
    5.5 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和研究工作
附录

(8)黄河中下游地区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2 国内有关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2.1 1950 年~2012 年间有关民居研究文献的数量与变化
    2.2 1950 年~2012 年间有关民居与气候·研究的文献统计及分析
        2.2.1 文献数量的分类统计
        2.2.2 从文献数据看民居与气候研究的进展
    2.3 从代表性论文看有关民居与气候研究的进展
        2.3.1 20 世纪 50 年代~70 年代:民居研究初期(涉及气候影响因素的阶段)
        2.3.2 20 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 民居与气候适应性研究起步阶段
        2.3.3 2000 年至今: 民居与气候适应性研究的增长阶段
    2.4 黄河中下游有关‘民居与气候’研究的进展
    2.5 本章小结
3.黄河中下游气候和地貌区划
    3.1 黄河中下游的区域界定
    3.2 黄河中下游两岸的气候区划
        3.2.1 黄河中下游自然气候的区划
        3.2.2 黄河中下游建筑气候分区和热工分区
    3.3 黄河中下游两岸的地貌区划
    3.4 黄河中下游两岸的行政区划
    3.5 本章小结
4 黄河中下游传统民居类型考察的调研报告
    4.1 黄河中下游传统民居类型的调查概要
        4.1.1 调研目的及意义
        4.1.2 调研安排及人员组织
        4.1.3 调研对象选择
        4.1.4 调研提纲
    4.2 民居调查实例及类型特点
        4.2.1 晋南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
        4.2.2 襄汾县城关镇丁村
        4.2.3 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4.2.4 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
        4.2.5 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
        4.2.6 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4.2.7 沁水县土沃乡铁芦村
        4.2.8 灵石县静升镇王家大院
        4.2.9 晋中平遥县平遥古镇
        4.2.10 晋西万荣县闫景村李家大院
        4.2.11 关中韩城党家村
        4.2.12 关中西安市高家大院
        4.2.13 豫东开封市刘青霞故居
        4.2.14 豫北卫辉市小店河村
        4.2.15 豫南南阳市内乡县吴垭石头村
5 黄河中下游民居类型适应气候的特征及分布
    5.1 黄河中下游民居的类型归纳
        5.1.1 中国北方地区的民居类型
        5.1.2 黄河中下游的民居类型
    5.2 四合院民居适应气候的特征及分布
        5.2.1 四合院民居的基本形式
        5.2.2 四合院式民居在不同气候区的分布
        5.2.3 四合院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特征
    5.3 窑洞民居适应气候的特征及分布
        5.2.1 窑洞民居的基本形式
        5.3.2 窑洞民居在不同气候区的分布
        5.3.3 窑洞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黄河中下游民居适应气候的绿色营建经验探析
    6.1 夯土建筑适应气候的营建经验
        6.1.1 夯土是中国北方民居最重要的绿色建筑技术
        6.1.2 夯筑土墙技术
        6.1.3 土坯墙技术
    6.2 适应寒冷气候与黄土地貌的窑洞民居
        6.2.1 窑洞保温隔热的措施
        6.2.2 窑洞民居争取采光的措施
        6.2.3 窑洞排水防潮的措施
        6.2.4 山西汾西县师家沟窑洞民居避寒风的措施
    6.3 四合院民居适应气候的营建经验
        6.3.1 四合院民居的保温隔热措施
        6.3.2 四合院民居争取日超的主要策略与措施
        6.3.3 四合院民居排水、防水的主要措施
        6.3.4 四合院民居冬季遮挡寒风、夏季通堂风的措施
7.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9)丝绸之路段 ——河西走廊生态与地域建筑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目的与意义
    一. 选题理由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 专着
        二. 学术论文
        三. 硕士(博士)论文
        四. 本文文献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范围、重点与切入方法
        一.研究范围与重点
        二. 课题切入方式
        三.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创新与预期成果
        一. 创新之处
        二. 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第一章 河西走廊人文生态因素对地域建筑的影响
    第一节 河西建筑遗址与地域环境的生态关系
        一. 河西走廊地缘历史溯源
        二. 河西走廊地理气候学的原生态特征——适建与宜居
        三. 河西段黄河流域中上游建筑遗址群文化分析
        四. 河西城镇人文历史因素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河西人文社会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 河西走廊农耕的四次大发展
        二. 河西徒民实边与屯田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一. 丝绸之路交汇的历史文化现象
        二. 游牧类型与农耕类型的交替融合
第二章 河西历史地域建筑形态的类型确立
    第一节 河西庄堡建筑的历史地位
        一. 河西走廊东西分布的戍守防御体系
        二. 汉代河西四郡城池开设的历史格局
    第二节 河西走廊的“城关”与“堡”
        一. 河西走廊历史城关记载整理
    第三节 “村堡”、“城关”、“军堡”地域建筑形态案例探析
        一. “村堡”
        二. “军堡”——野麻湾堡
        三. “城关”——酒泉嘉峪关
    第四节 河西壁画建筑影像与地域建筑遗存分析
        一. 河西“坞”地域建筑形式壁画建筑影像遗存分析
        二. 河西壁画中地域建筑影像的形成要素
第三章 河西生态与庄堡地域建筑文化
    第一节 河西庄堡地域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
        一. 院落进深布局
        二. 庄墙比例尺度
        三. 地域建筑材料
        四. 制造工艺技术
        五. 生态环境异同
    第二节 西北典型堡寨防御型地域建筑及其夯土技术比较
        一. 陕北窑洞——姜氏庄园(陕甘相邻的地域建筑)
        二. 关中堡寨——党家村(丝绸之路桥头堡)
        三. 庄窠建筑(甘青相邻的地域建筑)
        四. 喀什夯土建筑(西出河西丝绸之路西域第一站)
        五. 福建永定土楼(与丝绸之路夯土技术的源流关系)
    第三节 丝绸之路段——关中与西域当代地域建筑发展案例比较
        一. 西域生土建筑当代案例分析
        二. 丝绸之路桥头堡关中地域建筑当代案例分析
第四章 河西走廊地域建筑的生态表现
    第一节 河西走廊自然生态对地域建筑的影响
        一. 夯土庄墙材质的来源
        二. 河西走廊粘土材料运用技术的发源
        三. 夯土特性与地理气候
        四. 河西现代生态环境的形成与传统地域建筑之间的博弈
    第二节 河西本土建筑原创——《敦煌山庄》案例分析
        一. 诗意的空间构造
        二. 地域建筑的空间形态、材料与肌理
        三. 建筑细节的生态特征体现
        四. 建筑文化
    第三节 河西地域建筑的文化安全启示
        一. 河西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二. 生态现代化的地域启示
        三. 河西地域建筑生态安全格局的形成
第五章 河西走廊地域建筑艺术审美的确立
    第一节 地域主义概念与河西走廊生态建筑的结合
        一、地域主义的再认识
        二. 河西走廊的地域建筑如何成就持有批判性的地域主义
    第二节 河西地域建筑生态美学的艺术审美体现
        一. 河西传统地域建筑环境色彩系统
        二. 河西走廊地域建筑的装饰特点
        三. 河西地域建筑的风水观
        四. 河西地域建筑的性格表现
        五. 空间结构的纯粹性
        六. 建筑内外立面造型
        七. 历史城市的轮廓
    第三节 河西生态地域情感与建筑艺术的协调一致
        一. 河西地域建筑情感的归属表现
        二. 河西地域建筑的艺术协调性
第六章 结语
    主要研究结论
        一.河西走廊庄堡的存在与现实意义
        二.河西走廊庄堡的废弃与消失
        三.基于生态系统的河西地域建筑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表目录
附录 B:在学期间的学术活动及研究成果
    一.科研项目
    二.论文
    三.论文获奖
    四.参与学术活动

(10)基于关中传统民居特质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1.1.1 关中传统民居的现状与境遇
        1.1.2 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不断冲击
        1.1.3 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的探寻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内外对于传统民居的研究
        1.2.2 国内外对于地域性建筑的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模式的概念释义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研究的主要方法
    1.7 论文的研究框架
2 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理论基础
    2.1 地域性的当代释义
    2.2 地域性建筑的含义
    2.3 从建筑的地域性到地域性建筑创作
    2.4 国内外地域性建筑创作理论的发展评述
        2.4.1 国外地域性建筑创作理论的发展评述
        2.4.2 国内地域性建筑创作理论的发展评述
    2.5 国内外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的发展历程
        2.5.1 国外地域性建筑创作——与现代主义并行发展的历程
        2.5.2 国内地域性建筑创作——从民族形式探索到多元共存
    2.6 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影响因素
        2.6.1 自然因素
        2.6.2 人文因素
        2.6.3 技术因素
        2.6.4 创作过程
        2.6.5 公众评价
        2.6.6 动态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关中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质解析
    3.1 相关概念的释义
        3.1.1 传统民居的概念与范围
        3.1.2 地域特质的概念与内容
    3.2 关中传统民居的自然特质
        3.2.1 关中的地理范围
        3.2.2 关中的地缘脉络
        3.2.3 关中的气候因素
    3.3 关中传统民居的人文特质
        3.3.1 历史演进
        3.3.2 文化语境
        3.3.3 传统民俗
    3.4 关中传统民居的技术特质
        3.4.1 结构体系
        3.4.2 材料构造
        3.4.3 建造习俗
        3.4.4 技术范式
    3.5 特质研究的归纳与总结
        3.5.1 关中传统民居的外在特征
        3.5.2 关中传统民居的内在基因
        3.5.3 关中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质辨析
    3.6 本章小结
4 国内地域性建筑创作过程及手法的分析与实态调查
    4.1 国内目前的建筑设计环境及地域性建筑创作过程现状简述
        4.1.1 国内目前的建筑设计行业整体特点
        4.1.2 国内目前普遍的建筑创作流程
        4.1.3 国内目前地域性建筑创作现状及过程
        4.1.4 国内目前地域性建筑创作流程存在的问题
    4.2 国内目前地域性建筑创作过程的实态调查
        4.2.1 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4.2.2 地域性建筑创作准备阶段的调查与分析
        4.2.3 地域性建筑创作分析阶段的调查与分析
        4.2.4 地域性建筑创作发展阶段的调查与分析
        4.2.5 地域性建筑创作综合阶段的调查与分析
        4.2.6 调研结论
    4.3 国内目前地域性建筑创作手法简述
        4.3.1 对自然环境的地域性回应
        4.3.2 对传统技术的现代更新
        4.3.3 对文化理念的地域性契合
    4.4 国内目前地域性建筑创作手法的实态调查
        4.4.1 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4.4.2 相关调查与分析
        4.4.3 调研结论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关中传统民居特质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模式归纳
    5.1 关中传统民居特质影响下的地域性建筑表达方式调查
        5.1.1 实例的调研与表达方式分类
        5.1.2 传统民居形态的借用与模拟
        5.1.3 传统民居符号的提炼与重构
        5.1.4 传统民居意象的传神化表达
    5.2 基于关中传统民居特质的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调查
        5.2.1 针对创作主体的调查与分析
        5.2.2 针对受众评价的调查与分析
        5.2.3 调研结论
    5.3 一个基于关中传统民居特质的地域性建筑创作实验
        5.3.1 实验的目的与方法
        5.3.2 实验的对象、与程序
    5.4 典型模式的归纳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关中传统民居特质的地域性建筑创作典型模式之一“目标—模仿”模式
    6.1 “目标—模仿”模式的概念
    6.2 “目标—模仿”模式的成因与原理
        6.2.1 “目标—模仿”模式的形成原因
        6.2.2 “目标—模仿”模式的实施流程
        6.2.3 “目标—模仿”模式的重点步骤
    6.3 “目标—模仿”模式的实例研究——以曲江凤凰池民俗商业为例
        6.3.1 实例项目的概况
        6.3.2 设计目标的确立
        6.3.3 模仿手段的运用
        6.3.4 对于目标的修改
    6.4 “目标—模仿”模式的归纳与总结
        6.4.1 “目标—模仿”模式的特征
        6.4.2 “目标—模仿”模式的意义
        6.4.3 “目标—模仿”模式的局限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关中传统民居特质的地域性建筑创作典型模式之二“解析—重构”模式
    7.1 “解析—重构”模式的概念
    7.2 “解析—重构”模式的成因与原理
        7.2.1 “解析—重构”模式的形成原因
        7.2.2 “解析—重构”模式的形成原理
        7.2.3 “解析—重构”模式的实施流程
    7.3.
        7.3.1 实例项目的概况
        7.3.2 项目的解析阶段
        7.3.3 项目的重构阶段
    7.4 “解析—重构”模式的归纳与总结
        7.4.1 “解析—重构”模式的特征
        7.4.2 “解析—重构”模式的意义
        7.4.3 “解析—重构”模式的局限
    7.5 本章小结
8 基于关中传统民居特质的地域性建筑创作典型模式之三“抽象—隐喻”模式
    8.1 “抽象—隐喻”模式的概念
    8.2 “抽象—隐喻”模式的成因与原理
        8.2.1 “抽象—隐喻”模式的形成原因
        8.2.2 “抽象—隐喻”模式的结构原理
        8.2.3 “抽象—隐喻”模式的实施流程
    8.3 “抽象—隐喻”模式的实例研究——以西安周至楼观风情园为例
        8.3.1 实证案例的项目概况
        8.3.2 隐喻喻体的选择阶段
        8.3.3 隐喻喻体的抽象阶段
        8.3.4 抽象后与本体的复合
    8.4 “抽象—隐喻”模式的归纳与总结
        8.4.1 “抽象—隐喻”模式的特征
        8.4.2 “抽象—隐喻”模式的意义
        8.4.3 “抽象—隐喻”模式的局限
    8.5 本章小结
9 典型地域性建筑创作模式的改进策略
    9.1 关于三种典型模式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9.1.1 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9.1.2 相关的调查与分析
    9.2 对三种典型地域性建筑创作模式的简要评述
    9.3 三种典型地域性建筑创作模式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关系
    9.4 三种典型地域性建筑创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9.5 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发展趋势
    9.6 对三种典型模式进行改进的理想目标
        9.6.1 追求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感性与理性结合
        9.6.2 追求创新性较高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模式
        9.6.3 追求精品化设计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模式
    9.7 对三种典型模式进行改进的基本思路
    9.8 建筑师自我认知风格改进的基本思路
    9.9 建构理想的动态建筑创作模式的设想
    9.10 本章小结
10 结论
致谢
附录 1 问卷:关于建筑师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的方法
附录 2 问卷:关于受众对关中传统民居现代传承的理解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汇总

四、中国传统民居与村寨古典建筑 陕西韩城党家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D]. 李思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关学视野下的关中传统民居形态解读[D]. 李笑冰.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1(01)
  • [3]跨越了七百年风雨的党家村[J]. 郭枫仪. 雪莲, 2021(01)
  • [4]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D]. 涂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5]关中传统村落公共建筑的布局特征与风貌传承研究[D]. 张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6]当代城镇化背景下陕西关中地区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研究[D]. 朱海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1)
  • [7]乡村住宅空间气候适应性研究[D]. 彭军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8]黄河中下游地区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研究[D]. 王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9]丝绸之路段 ——河西走廊生态与地域建筑走向[D]. 胡月文. 西安美术学院, 2014(08)
  • [10]基于关中传统民居特质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模式研究[D]. 徐健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中国传统民居与乡村古典建筑 陕西韩城党家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