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从查漏电工具改进入手,提高漏电点排查效率---查漏电俺不怕论文_陈新红,卢岷

(1国网浙江常山县供电有限公司 浙江省衢州市 324200;2常山县光明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浙江省衢州市 324200)

摘要:如何快速排查出漏电点,缩短电网异常运行时间,提高智能总保投运率,是我们供电所低压电网运维工作当中一项重要任务之一。文章结合工作实际,从常用的漏电排查工具改进入手,对达到提高漏电点排查效率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漏电;排查;工具

农村低压电网因其覆盖面广、走线繁杂等特点,造成供电所漏电点排查工作较为繁重,占用了大量人力、精力。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漏电点排查过程中登杆、爬梯占据主要工作时间,甚至有些电杆由于地况、位置复杂,登杆作业困难致使排查工作存在盲点。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传输技术的突飞猛进,把无线传输技术融入到排查工作当中,另外再融入嵌入式新技术,可以省去人力的登高过程,可有效提高巡查效率。正基于此,漏电排查的“懒人”工具便应时而生了。

1.传统排查工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1从携带工具看。除小型作业工器具不详述外,在未使用“懒人”漏电排查工具前,作业人员必需随身携带全套登杆工具及扶梯。由于携带工具较多,加之排查时间较长,必然会影响作业人员体力和降低工作效率。

1.2从排查过程看。漏电点排查一般从配变盘出线开始(分支保跳闸除外)。确定跳闸分路后,再排查分路当中的漏电支路;在排查支路时,难免需要登杆作业;最后排查户连线(客户前端)漏电点时,则基本上需要登梯作业。登高作业除必要的监护外,登梯还需扶梯。排查过程当中,登杆、登梯工作量最大,也是员工最怕查漏电的主要原因。

1.3从排查安全性看。漏电排查过程就是带电测量过程,虽有必要的安全措施,但工作的风险等级仍比较高。加之登高作业多,则风险会加大。特别是线路有交叉、繁杂的,则风险等级更高。手持式钳型电流表测量时,测量设备、人员均与带电线路靠得比较近,常常会受位置、交叉线路、光线等各类因素影响,产生较大的安全风险。

1.4从排查覆盖面看。部分电杆受地况、位置影响,而无法登杆作业致使排查工作存在盲点。如遇客户门闭(有围墙),则无法在该段排查户连线。因此,传统排查很难达到全覆盖。

2.排查工具改进解决方案

把无线传输技术融入到排查设备当中,另外再融合其它现有的工器具,新的漏电排查工具便诞生了:

2.1外形结构图

新漏电排查工具四个部分组成:检测机、接收机、万向接头和绝缘杆。

2.2主要技术参数

(1)钳口尺寸:φ50mm

(2)测量范围:0.0mA~1200A(50/60Hz自动)

(3)测试精度:±2%±5dgt

(4)采样速率:2次/秒

(5)外形尺寸:长87mm×厚37mm×高262mm

(6)接收器尺寸:长100mm×厚35mm×高204mm

(7)无线型接收器显示尺寸:62mm×44mm

(8)机内电池:DC6V 4节7号碱性电池,无线接收:5节1.5V5号碱性电池

(9)仪表总质量:2.5Kg

(10)电压不足:LCD显示“ ”符号

(11)工作温度:-10℃~40℃

(12)存放温湿度:-10℃~60℃

(13)相对湿度:0℃~31℃≦75%,31℃~40℃≦50%

(14)无线距离:30米

(15)绝缘杆:四根1米长绝缘杆,可接可拆,总长可达4米

2.3简要使用方法

根据电缆线高度,装接适合的绝缘杆,把线卡在漏电检测仪的钳口中间位置,根据测量原理,电流值测量值处理后传输到接收机,并在接收机端显示。如下图所示,假设客户2(即F点)附近有漏电,基本步骤如下:

(1)卡A点附近,结果应为A-C段无漏电值,A-B段有漏电电流;

(2)卡B点附近,结果应为B-D段无漏电值,B-E段有漏电电流;

(3)卡E点客户表计搭火点附近,结果应客户1搭火线无漏电值,E-F段有漏电电流;

(4)最后经测量,可以判断是E-F间,还是F至表计前,或客户

内部漏电。

2.4主要优点

2.4.1采用绝缘操作杆连接(10KV ir-212 4米),每一节为1米,可根据实际需要分节连接,排查户连线漏电点时,70%以上操作用2节(2米)即可。测量较高位置点时,再接绝缘杆。绝缘杆可以进行周期性试验,安全更有保障。如选用升缩型操作杆,则比较笨重。绝缘操作杆前端安装万向接头,可以满足钳型电流表表头近1800的角度调整,方便不同水平角导线的测量。

2.4.2测量与读数分离。工作人员能集中精力做好测量工具与测量导线的正确测姿,并关注测量点周边情况。工作人员与测量点能保持较远的安全距离。能有效避免触电、闪弧等伤害。

2.4.3测量不受一般地形限制,可以针对不利位置、交叉线路、门闭客户远距离测量,能有效覆盖测量点。

2.4.4实践当中,开展漏电排查工作的时间段天气,基本上是雨(雪)天、闷湿天居多。在不利天气情况下登高作业,安全风险会明显增加。而使用新的漏电排查工具,在一般情况下,是无需登杆或登高排查,更无需携带登高工具或扶梯。省去搬扶梯、扶楼梯、登高等工作,是一种真正的“懒人”工具,测量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实践证明效率至少提高3倍以上,深受供电所员工喜爱。

2.5不足之处

2.5.1受测量钳口尺寸限制(目前市场上大尺寸钳口的很少),改进的漏电排查工具主要适用于4*50mm2及以下的集束电缆线路(基本能满足杆上搭火点至第一支撑点处、户连线测量需求)。

2.5.2无线接收器是利用已有的模具改装而成,比较大。今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收器以可改装成手表大小或直接与手机APP链接,读取测量数据。

3.结论

农村低压电网TT系统中的智能总保的安装与投运既是国家标准的强制要求,也是我们消除安全隐患,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的内在需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要求、方法既定的情况下,结合工作实践经验从改进、组合现有的工具入手,提高漏电点排查工作效率是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石海青.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2:61:62.

[2]张冬.试论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4::45:46.

作者简介:

陈新红(1970年),男,浙江常山,公司经理,常山县光明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工程师,农网配电。

卢岷(1977年),男,浙江常山,公司经理助理,常山县光明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技师,农网配电。

论文作者:陈新红,卢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从查漏电工具改进入手,提高漏电点排查效率---查漏电俺不怕论文_陈新红,卢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