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胃淋巴瘤与原发性大肠淋巴瘤的临床差异研究论文_史连国

史连国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福建厦门 361003)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和原发性大肠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差异。方法 对56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胃淋巴瘤与大肠淋巴瘤间的临床特点差异。结果 两组在性别、病程、平均发病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胃淋巴瘤以Ⅲ~Ⅳ期患者居多,B系淋巴瘤为主,大多行根治性手术与化疗;大肠淋巴瘤以Ⅱ期患者居多,T系多于B系,主要行姑息手术治疗,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内镜下的诊断率均较低。结论 原发性胃淋巴瘤与大肠淋巴瘤在临床分期、治疗方法方面有差异,且内镜下诊断率均较低。

【关键词】原发性大肠淋巴瘤 原发性胃淋巴瘤 临床差异

【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228-02

近年来,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临床仍缺乏对原发性胃淋巴瘤与原发性大肠淋巴瘤的了解。我院对本次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作如下具体报告。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为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26例为原发性大肠淋巴瘤。

1.2纳入标准

全部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标准[1],对其进行分期,可分为4期。①Ⅰ期:仅有胃肠道发病;②Ⅱ期:除了胃肠道发病外,区域淋巴结也受侵;③Ⅲ期:发病范围比Ⅱ期广泛,且区域淋巴结及附近器官亦受侵;④Ⅳ期:范围最广泛,远处器官也受侵[2]。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x2 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原发性胃淋巴瘤组18例男,12例女;平均发病年龄为52.3±15.2岁;病程3.2±1.2个月;原发性大肠淋巴瘤组15例男,11例女;平均发病年龄为54.2±13.6岁;病程3.5±1.4个月,两组的性别、年龄及病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2.2临床表现、分期及病理分型对比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以腹胀现象为主,以Ⅲ~Ⅳ期患者居多;原发性大肠淋巴瘤则以腹部包块为主,以Ⅱ期患者居多;两组比较,P<0.05。原发性胃淋巴瘤组中,28例属B细胞来源,2例属T细胞来源;原发性大肠淋巴瘤组中,17例属B细胞,9例属T细胞来源;B系淋巴瘤在原发性胃淋巴瘤中居多,T系淋巴瘤则在原发性大肠淋巴瘤中居多,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差异(P<0.05),具体见表1。

 

2.3内镜特征比较分析

两组均给予初步内镜与内镜活检诊断。30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中,初步诊断与活检诊断率分别为13.3%、53.3%;原发性大肠淋巴瘤组的初步诊断与活检诊断率分别为19.2%、61.5%。两组的诊断率存在差异,但均较低。

2.4治疗方法对比

原发性胃淋巴瘤组的30例患者中,20例给予根治术手术治疗,2例行姑息性手术,术后23例化疗;原发性大肠淋巴瘤的26例患者中,11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7例行姑息手术,术后5例化疗,两组的治疗方法存在较大差异性。

3.讨论

近年来,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们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临床医生必须对该症有较充分的了解,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我院对56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有了较重大发现。从结果2.1中可看出,原发性胃淋巴瘤与原发性大肠淋巴瘤在性别、发病年龄、病程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腹痛、腹胀为主,但原发性胃淋巴瘤以腹胀居多,原发性大肠淋巴瘤则以腹部包块居多,这和以往研究结果基本无异。此外,原发性胃淋巴瘤以B系为主,原发性大肠淋巴瘤则以T系为主,两者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由于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难度较大,故当前主要以内镜与活检诊断为主。在本次研究中,胃与大肠的内镜初步诊断率分别为13.3%、19.2%,活检诊断率分别为53.3%、61.5%。内镜直视下诊断率较低的原因目前仍不明确,但临床认为可能和淋巴瘤发病率低、内镜表现缺乏特异性等有关[4]。同时,活检诊断率也仅有60%左右。因此,对于临床上高度怀疑但内镜诊断却无法确诊的淋巴瘤,应进行多次活检,情况特殊时给予行手术探查。活检诊断率也不高的原因可能是标本表浅、部分不当等。有研究者指出,超声内镜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因为超声内镜可准确区分胃壁相关结构及邻近器官、淋巴的具体情况,故能对淋巴瘤的分期及胃壁浸润深度进行准确评估,效果要明显优于普通内镜[5]。

对于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外科手术、姑息性手术。外科手术具有减少肿瘤负荷、并发症等优势,姑息性手术则能有效解除肠梗阻,而原发性肠道淋巴瘤不仅多病灶,且复发率较高,手术与化疗的联合治疗效果较显著。原发性胃淋巴瘤组大多采用了根治性手术与化疗联合治疗,原发性大肠淋巴瘤则主要以姑息性手术为主,可见两者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也体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

由上述可知,尽管原发性胃淋巴瘤与原发性大肠淋巴瘤在性别、年龄及发病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却在临床表现、临床分期与治疗方法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严格区分两者,防止误诊、漏诊等事件的发生,并注意选择欠当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姚,万娟,李媛媛,李国华.原发性胃淋巴瘤与原发性大肠淋巴瘤临床特点的差异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05):449-451.

[2]胡敏,苏群豪,周海燕,陶石,周东升,陈军.原发性胃淋巴瘤和原发性大肠淋巴瘤的临床差异点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07):165 5-1656.

[3]李洁,王晶桐,刘玉兰.41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23):2907-1911,2914.

[4]马升高,钟谷平,董磊等.9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内镜表现与病理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06):314-316.

[5]黄进,钟美佐,唐友红,卢建红,李晓玲,李桂源.5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 37(10):997-1002.

论文作者:史连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3

标签:;  ;  ;  ;  ;  ;  ;  ;  

原发性胃淋巴瘤与原发性大肠淋巴瘤的临床差异研究论文_史连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