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以能力为基础、服务驱动的发展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路论文,力为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图书情报机构的服务是建立在它所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基础上的,它们的能力由其拥有的资源规模来体现,它们的发展由这些资源的物理增长来代表。这种格局虽然奠定和保障了图书情报机构在传统信息环境中的作用和地位,但它正受到现代信息环境的巨大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网络正在创造一个崭新的信息交流环境,并正在促成新型信息服务态势和系统运行发展机制。在这里,广泛的信息资源和众多的搜索传递手段被方便灵活地提供到用户面前,信息检索传播的各种限制被迅速打破,用户可以通过整个信息网络来方便地搜寻、选择、联结和使用所需要的资源和服务,而这些资源和服务动态地构成用户的信息体系,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馆藏和虚拟信息系统机制。在这个环境里,起主导作用的将是以灵活方便的分析、选择、联结机制为基础和核心的渗透在整个信息环境中的动态和虚拟的信息系统,单个信息机构和任何物理资源的意义、作用及发展前途已迅速弱化,这必然要求图书情报机构重新思考并构筑自己的运行发展基础。
——现代信息网络和市场经济正在推动信息服务市场化运作机制的成熟与普及,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和网络化信息服务的推广普及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化运作机制,即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创意和技术创新来开发和维系市场,并从以经营产品为主转为以经营服务为主,变依托机构为依托整个社会化和网络化信息环境。在此基础上,谁发现了需求,谁有了服务创意和产品创新,谁就可去投入、占领市场并获得收益,从而带来多元化投资,进而使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的开发建设出现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发展。更进一步地,这种趋势又促使各种投资主体积极开发客户、开发服务、抢占市场,促使它们形成以开发用户、经营服务、培育市场为主的经营方式。这种发展趋势和经营方式将对我们所熟悉的图书情报机构的经营思想、经营方式和管理体系提出严峻挑战,并将与之激烈争夺有限的资源、用户和市场。
面对上述挑战,我们需严肃地考虑:当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具体资源和机构的意义与作用被逐步削弱时,当其他系统与我们激烈竞争有限的资源、用户和市场时,当我们不可逆转地逐步失去“被俘获的用户群”、“被俘获的市场”和难以继续维持以前那种物理增长的可能性时,我们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基础在哪里?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我们究竟是干什么的?我们最基本的能力是什么?根据这个能力,我们能做什么和能如何发展?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我们是进行文献信息管理的,这种认识极易把我们的工作实质、工作范围和能力水平局限在对文献信息资源本身的收集、存储和检索传递上,从而把我们的发展潜力局限在具体文献信息资源规模及其处理服务能力上,实际上,也就是陷入了物化资源体系的陷井(有人称为“图书馆陷井”)。笔者认为,我们并不是进行文献资源管理的,而是从事信息服务的。信息服务涉及信息资源、信息活动、信息用户三个要素。这里有几个重要含义:①信息服务不仅仅要经营信息资源,而且要经营信息活动和经营信息用户;②在信息环境网络化、市场化的今天,经营信息活动、经营用户与市场应是信息服务的基础和主要内容;③信息活动和信息用户的经营不应局限于任何具体的信息资源体系,而应面向社会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④即使是信息资源经营活动,也不应局限于对具体资源的管理,而应包括(甚至主要是)对社会化、市场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培育和联结利用。按照这种思路,信息服务就从具体资源、固定操作和特定机构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可以且应该在多种场所利用多种信息资源或工具以多种形式灵活进行的社会化活动,从而自然而然地在社会和技术的变化发展中变被动为主动。
——许多人认为,我们的“金饭碗”是我们所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这是我们的基本能力所在。这种看法源于工作实质是文献信息管理的认识,但面临文献资源物理增长迅速下降、“金饭碗”含金量急剧减少的讽刺性困境,笔者承认,我们需要深入开发文献信息资源,而且这种开发及其相应服务将促进图书情报服务水平的提高。但笔者认为,我们最基本的能力(或者说我们的“金饭碗”)并不是文献资源管理,而是我们组织和提供信息服务的知识和能力!这个能力包括分析、激励和开发用户信息需求的能力,开发、选择、组织、检索和分析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开发、组织和管理信息交流活动和信息服务活动的能力,开发、管理和改造信息系统的能力。这些能力不受具体资源和场所的限制,可以扩展和渗透到社会信息环境和社会信息活动之中,还能充分展现信息服务的智力内涵和潜力。这才是我们真正的金饭碗。把握这个能力,我们就能通过不断地开发和改善服务来适应资源和环境的变化,就能跟踪和利用技术进步来开发服务和抢占市场,将系统发展从资源驱动转变为服务驱动,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需要进一步指出,当信息环境的社会化、网络化、市场化迫使我们不得不放弃以物理增长为主的发展方式时,它也为我们探索新的发展机制提供了动力和可能。一方面,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起来,其可利用程度和利用的方便程度都极大地提高;信息技术手段和能力极大地提高和普及;激励开发和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且高度活跃的用户;开发和准备了多种经营形式、管理方式和服务功能,提供了大量可借鉴和可直接利用的方法与手段。另一方面,我们第一次可以不用自己去占有和具体管理资源,就能利用大量的资源与服务,有可能从具体馆藏及其管理中解放出来,在更大范围内灵活地开展服务。因此,可以开发出一种不依赖(不依托)具体馆藏和具体机构但又具有更大能力和活力的服务机制,从而扩展、深化和升华信息服务。
根据上述分析,为了争取发展机遇,我们应以的知识能力为基础,充分利用市场化运作机制,走出一条以服务创新与技术创新来驱动的发展之路。
为此,我们首先需要转变自己的工作形态,即从以经营资源为主转变为以经营服务为主,从局限于一个机构和有限资源的服务转变为开发利用多种资源和多种系统来提供服务,从让读者来图书馆转变为走向用户、走进用户,从而从文献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中心。为实现上述转变,我们应该转变面向业务过程、以操作环节和资源对象为基础的管理机制,实行结构重组。这可能包括:①将以采访、编目、流通为主的业务体系重构为以发展用户和开发经营服务为主导的业务体系;②将以内部文献资源处理为主的业务过程转变为以开发、联结、利用社会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能力为主的业务过程;③大胆地将人员、管理精力甚至必要的财力从文献收集处理和阅览室、书库的管理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具有智力内涵、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功能与服务之中;④重组和再造人员结构,将面向图书情报机构的“图书管理员”队伍改造成为面向社会的“信息专家”军团。
标签:信息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