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肝囊肿临床研究论文_蒋永军, 谢光军 郭云虎

淮安市淮阴医院 223300

【摘要】目的 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肝囊肿临床研究。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所收治的62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直径大小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囊肿直径在5~10cm之间,乙组囊肿直径在10cm以上;对所有患者皆予以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加以对比。结果 就治疗后总有效率而言,甲组(93.5%)显著高于乙组(74.2%),差异显著(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9%)比乙组(32.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单纯性肝囊肿患者予以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囊肿长径5~10cm的患者,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肝囊肿;超声引导;无水酒精硬化

肝囊肿是一种因胆管生长或发育障碍而引发的肝脏类疾病,一旦患有此病,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手段治疗肝囊肿,是非常有必要的。临床上对于此病的治疗,一般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创伤大、治疗费用高、愈合速度慢。近年来,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介入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已逐渐开始采用影像引导下硬化剂治疗此病,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为了解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硬化在肝囊肿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本案将对我院所收治的62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予以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所收治的62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腹部CT、B超等检查,明确诊断为单纯性肝囊肿,囊肿长径在5cm以上,且伴有不适症状,或囊肿长径在10cm以上。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订同意书。另外,将存在其它严重脏器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者、心电图异常者及精神异常者予以排除。按直径大小,将所有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囊肿直径在5~10cm之间,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区间19~65岁,平均年龄(36.7±3.6)岁。乙组囊肿直径在10cm以上,男18例,女13例;年龄区间21~69岁,平均年龄(38.2±3.1)岁。在临床基础性资料如性别、年龄等的对照上,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手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以了解其身体状况,主要检查项目含血小板、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出凝血时间以及凝血酶测定;了解其是否对利多卡因等药物过敏。另外,对患者展开超声检查,以便对囊肿所在处、大小及周边组织关系加以明确,从而更好的开展术式。

进入手术室后,消毒、铺巾,要求患者取平卧位,并从定位点处予以进针,直到肝脏包膜,且对其予以5ml利多卡因。之后对患者进行穿刺抽液,告知患者屏气,在肝囊肿中插入(18G)套管针,直到中心处,随后将针芯取出,同时其中的囊液抽出。将无水酒精(酒精量为抽出囊液量的1/5-1/4)注入囊中,停留5min。在酒精停留期间,患者需保持侧动体位,从而确保囊壁能全方位接触到酒精,进而起到治疗的目的。随后,抽出酒精;如果抽出酒精量比注入量多,说明之前囊中液体并没有完全抽离,需再对患者予以无水酒精注入治疗。最后,将穿刺针拔出,消毒、加压、包扎。

1.3疗效判定

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如恶心、呕吐及食欲下降等)完全消退,且肝囊肿基本消退,为基本治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如恶心、呕吐及食欲下降等)明显改善,且肝囊肿长径明显缩小,缩小幅度在60%以上,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如恶心、呕吐及食欲下降等)有所缓解,肝囊肿长径缩小,幅度在30%以上,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并未改善,甚至有加剧的趋势,且肝囊肿长径缩小幅度在30%以下,为无效[1]。总有效率等于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展开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如表1所示,甲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等于93.5%(29/31);乙组总有效率等于74.2%(23/31)。组间相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甲组中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即2例疼痛,1例出血,1例感染,其发生率为12.9%(4/31);乙组中有10例发生不良反应,即4例疼痛,3例出血,3例感染,其发生率为32.3%(10/31)。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有研究指出:对肝囊肿患者采取无水酒精硬化治疗,疗效明显[2]。而在本研究中,也得到类似结果,即对62例肝囊肿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其总有效率高达85.3%(51/62),而其中又以甲组(即囊肿直径在5~10cm)的疗效更为显著。除此之外,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甲组低于乙组,即12.9%vs32.3%;这说明该术式在治疗长径5~10cm的囊肿,效果更好。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如操作简单、方便;创伤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能开展多次操作治疗;术后恢复迅速[3]。由此可见,对单纯性肝囊肿患者予以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囊肿长径5~10cm的患者,效果更理想,且不良反应低,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宝强,江勇,朱峰等.腹腔镜下改良无水酒精硬化并开窗治疗肝囊肿的体会[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6,28(3):219-221.

[2]由继瑜.彩超引导下经皮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5):111-112.

[3]褚延魁,王胜智,刘育蕾等.穿刺置管、多次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囊肿37例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5):553-555.

论文作者:蒋永军, 谢光军 郭云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  ;  ;  ;  ;  ;  ;  ;  

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肝囊肿临床研究论文_蒋永军, 谢光军 郭云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