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资源急剧减少,生态失衡,汽车增长,烟雾空气质量和环境破坏严重受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危机几乎一蹴而就。面对严峻的现实,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判断我们现在所依赖的城市发展概念和价值体系。提出了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从规划设计,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三个方面阐述了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策略,最后阐述了我国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成为行业领导者。注重绿色生态设计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绿色建筑;减少污染
今天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希望更多地与大自然接触。然而,住宅建筑的绿色不能说是生态的,住宅建筑的生态类型涵盖了基于绿色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各种概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建筑一词已经存在,但世界上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建筑业普遍认为生态建筑应该是可持续的。从上个世纪第一届可持续建筑国际会议开始,“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在有效利用资源和遵守生态原则的基础上创造健康的建筑环境和负责任的维护。所谓生态建筑是建立在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建筑技术科学和现代科技手段,合理安排和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之成为关系。建筑与环境之间形成有机结合,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强大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活的舒适环境,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良性循环系统,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
1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与原则
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是在上世纪不断发生地区性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过程当中,不少学者和建筑师对现代工业文明开始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生态建筑系统是一种坚持师法自然的理想建筑系统,它大幅降低非再生能源的绝对消耗,采用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对物质和能量逐级、合理、综合应用,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力求把建筑生态系统纳入生物圈物质循环系统,从而避免或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1)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是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要的同时,强调实现资源的集约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生态建筑强调资源和环境,强调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要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生态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基本目标包括:①尽可能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②把环境和建筑的污染降到最低;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④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⑤使建筑功能质量目标统一;⑥使建筑生态、经济取得平衡。
(2)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条件下利用适当的技术,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物质空间。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系统,考虑节能节水、方便美观、适用等因素,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建筑生态系统,将建筑设计成为和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
2生态建筑的设计策略
针对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生态建筑的设计策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筑规划设计
建筑规划设计从整体的角度把握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以生态为基础进行总体规划和生态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有效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的关系。根据自然的性质,每个功能区划的组织,使建筑群的能量流和物流畅通无阻;建筑物的方向,间距,形状和绿化配置是合理确定的。注重场地设计,尊重设计区域的环境,植被的特点,适应当地条件,努力减少土方量,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合理组织交通,减轻地面各功能区域的相互干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地形的特点,利用周围环境和自身的身体来处理通风与光影之间的关系,组织立体绿化和水体,改善建筑的微气候,并使人们生活在绿色和重要的生态环境中。在生态建筑的规划设计中,混凝土建筑应视为城市建筑系统的一部分,并与城市建筑系统相连,使建筑物内的不可消化的废弃物成为其他要素的资源。
2.2建筑方案设计
设计人员要把建筑视为一个微型生态系统,通过生态设计充分有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量,考虑建筑空间的形体与自然空间的联系,采暖、通风、照明、电气等方面的高效与协调等,降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建筑方案应充分利用太阳光、阴影,选择合理的建筑朝向和建筑体型;营造良好的局部建筑小气候,使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结合,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建筑空间多样化科学化,加大使用功能的灵活性和空间的可变性,留有变化余地,经过改造和装饰可以再生使用。建筑方案应合理确定建筑体型。建筑的细高比越大,热损耗,热吸收也就越大。
2.3建筑技术设计
生态建筑不仅应从设计方案上考虑与生态环境的结合,而且应该在建筑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态化。首先,建筑设计中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适度使用现“地方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特殊物质的选用,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材料来达到建筑设计生态化;应该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建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注重技术的生态建筑的特点在于: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固定的建筑结构变成相对于气候可以自我调整的围合建筑。如以绿色植栽代替分隔墙体,将空间分隔,营造绿色墙或选用活树木来代替墙壁、梁柱,更好地使建筑与景观一体化。
生态建筑应强调降低能耗,注重节约空间布局和材料能耗,即建筑高度限制,体积小,结构简单,通用性强,能耗低,维护成本低等多种模式。外墙保温技术正变得越来越成熟。外部绝缘材料由挤压板,聚苯乙烯板或拉丝绝缘材料制成。内部绝缘是由复合墙或厚废渣制成的单一材料;主要使用隔热门窗。铝合金或塑钢单框双层玻璃,三层玻璃,中空玻璃等气密门窗,屋顶倒置,以挤塑板,聚苯板等为主要保温材料,不仅保温,而且还有效地延伸了防水层。在节水,节水卫浴等节水卫浴设备方面,大型社区推广使用水系统回收废水;供暖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热系统,利用现代高科技改造风能,水能等天然清洁能源可用于制冷,生态污水可用于生活污水处理,不仅可以净化环境,还可以净化环境。重新使用能源。在节约土地方面,通过控制规划和设计,积极促进低密度和高密度。
生态技术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传统的技术基础,按照资源和环境两个要求,共同改造重组所做成的新技术。第二种是把其他领域的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按照生态要求移植过来。从技术层次性来讲,可以把生态技术分为简单技术、常规技术、高新技术。一般来讲简单技术和常规技术属于普及推广型技术,高新技术属于研究开发型技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以常规技术为主体,推广低技术策略。生态建筑的兴起是建筑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建筑师应牢记“人类不可能创造一个生态系统”,只可以“设计生态系统的环境和整个系统”。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态建筑、低碳建筑将为建筑师提供一片崭新的天地。
结束语
绿色生态建筑比起以前更受世人的喜爱,它必定成为世纪的领潮者,它的发展前景特别客观,很显然,科技、信息业的发展定会在绿色建材出现的带领下发展,所以未来的建筑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
参考文献:
[1]曹伟.生态建材.生态建筑.发展战略[J].新建筑,2001.
[2]卢满勇.浅析规划设计与住宅建筑节能[J].广东建设信息,2012,(11).
论文作者:李国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技术论文; 环境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自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