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实践与思考论文_郑玉雄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实践与思考论文_郑玉雄

博罗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516100

摘要: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面临诸多挑战,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破解发展难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结合博罗县的城镇化道路,分析了县域城镇化的重要作用和规划路径。

关键词:城市规划;新型城镇化;实践;思考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转型发展时期,新型城镇化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决策。不同以往城镇化的大规模“造城”特征,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和关键途径是落实“人的城镇化”,重点解决“三个一亿人”的城镇化,这对城市规划转型提出了现实需求[1]。从发达国家城镇化历程来看,两个重要拐点30%与70%之间是高速发展阶段,低于30%和高于70%是缓慢发展阶段[2],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是53.73%[3],仍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受政府强势调控影响,显现出与其他国家迥异的特点,并且作为后发国家,同时经历城镇化、工业化、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所以各种问题高度集中,发展历程将会更加复杂[4]。发展县域经济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和抓手,因此本文结合博罗县域经济发展探讨了城市规划实践与思路。

1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1.1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瓶颈问题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都面临发展瓶颈问题,例如日韩和拉美国家都是二战后经济起飞国家,目前的城镇化率都超过了80%,但它们的经济状况却迥异。日韩在快速城镇化时期,适时发展了乡村经济,使乡村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耦合,并成功突破了“中等收入陷阱”,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反观拉美国家,仍然处于城乡二元落差体系之中,贫富两极分化极为严重,一方面是农村土地经过大量兼并已高度集中,另一方面是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城市,却因无法适应城市生活而大量涌入贫民窟。当前,我国也面临拉美国家类似的风险,城镇发展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了条件,但城镇不将他们看作市民,无法享受市民可以享受的社会福利、养老保险待遇,城镇发展的背后是农村的衰败,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12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1.0,有些地区达到了4.5:1.0,可见人口城镇化落后于土地城镇化。

1.2 我国传统城镇化模式后劲乏力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快速城镇化进程。出口和投资拉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上涨,出口下降,经济增长遇到诸多困难。因为经济发展过度依赖高投入和行政干预的刺激,投资效率低且风险增加,例如2008年中央投入四万亿,加上地方政府的投资,总额超过50万亿,虽然维持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但难以为继。与经济增长不同步的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较慢,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消费乏力,内需不足。我国出口贸易下滑除了全球经济低迷原因以外,与我国过分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有很大关系,随着人口红利优势不再,竞争力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1.3 城镇化发展的出路

通过前面分析不难看出,经济集中于大城市,而广大农村贫弱,无法撑起国家的整个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中小城镇才是出路,县域正是搭在大中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承接中小城镇的理想层级,因此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并将其作为新的增长极,建立“大中城市-县城-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格局,通过县城和小城镇吸纳乡村区域的城镇化人口,既可缓解大中城市空间资源紧张的难题,也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有了依托,为新型城镇化落实“人的城镇化”提供了有效路径,成为激发增长潜能、实现城镇化转型的有力支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实践

2.1 博罗县概况

博罗县是广东惠州市辖县,东邻惠州市区,南与东莞隔江相望,西接广州增城区,北靠龙门县和河源市,毗邻珠三角和港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县面积2870.5km2,2011年人口104.7万人,辖17镇1管委会。山地占六成,丘陵占三成,平原占一成。博罗是2015年广东省唯一的百强县,已从传统农业为主转变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强县,罗浮山为国家5A级景区。2011年城镇化率为46.3%,并于2012年编制了全省首个“多规融合”县级发展规划《博罗县发展建设规划(2012-2030年)》。

2.2 博罗县新型城镇化路径探索

2.2.1 城镇化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虽然博罗县经济发展取得可观成就,但在城镇化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农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城镇建设不协调等问题。十年来博罗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4年GDP超过500亿,其中工业拉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与城镇化水平相关的第三产业总量、比例都不高,总体上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低制约了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农业虽保持稳定增长,但生产率水平不高,尚未走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与二、三产业相比差距较大,另外农村建设水平也亟待提高。随着博罗经济快速发展,外来人口数量剧增,但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跟不上,外来人口市民化、子女教育等矛盾突出。城镇建设配套性差及布局散乱、无序等问题比较突出。

2.2.2 县域城镇发展定位

基于博罗县现状,县域城镇发展定位为以产业布局带动人口布局,通过产业与人口的协调发展,形成符合博罗发展特点的层次分明、分工合理的城镇化体系。博罗县的城镇化发展目标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山水田园城市。

2.2.3 “两带三区六板块”布局

根据《博罗县发展建设规划(2012-2030年)》,博罗依托罗浮山脉和东江水脉形成的“两带”,对三大功能区域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打造不同产业特点的“六板块”,这样就形成了“两带三区六板块”布局。“两带”:依托罗浮山脉,形成以罗浮山-象头山的生态旅游、文化养生产业为主的绿色环罗浮山城镇发展带;依托东江水脉,形成罗阳、园洲、石湾的现代服务业、制造业为主导的环东江城镇发展带。“三区”:西南部集聚区(罗阳、园洲、石湾和龙溪),主要承接珠三角制造业转移功能;中部生态发展区(公庄、柏塘、湖镇、横河、长宁、福田、龙华、罗浮山管委会),依托罗浮山生态旅游带,发展休闲旅游、养老养生等生态产业;东部重点发展区(泰美、杨村、杨侨、石坝、观音阁),作为促进与环珠三角地区协作发展的产业基地。“六板块”:县城综合服务区板块、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板块、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板块、西部文化养生旅游区板块、中部休闲商务旅游圈板块、北部体验观光旅游圈板块。

3 结语

县域城镇化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切入点,发挥着统筹城乡、联系大中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对于落实“人的城镇化”和解决“三个一亿人”的城镇化问题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博罗县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为例,对于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伟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转型的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15(2):71-75.

[2]宋春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15(2):1-4.

[3]简海云,林晓蓉,果桂梅,等.承接与均衡:县城视角的新型城镇化探索——以宜良县城总体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5(S1):230-235.

[4]周岚.新型城镇化的城市规划建设策略[J].建筑学报,2015(2):13-17.

论文作者:郑玉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  ;  ;  ;  ;  ;  ;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实践与思考论文_郑玉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