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与农田水利管理的探讨论文_作者

防汛抗旱与农田水利管理的探讨论文_作者

志丹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陕西 志丹 7175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农业已经步入现代化,而现代化农业的核心就是要求对农业实行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农田水利经济型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对我国农民的生活条件进行改变,还能促进农村的发展,农田水利管理中,防汛抗旱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我国农田水利管理的现状入手,对防洪抗旱和农田水利管理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防洪抗旱;农田;水利管理

我国农田水利管理长期处于劣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一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也在进一步加大的农村建设的扶持,我国的农田水利管理取得了发展的契机,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农田水利管理中设施老化、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将会得到解决,农田水利管理对于防汛抗旱有着重大的影响,其能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保证我国自然灾害降低对农村的损失,只要确保我国农业水利管理能够顺利进行,并对农村的水利环境进行治理,才能促进我国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农田水利管理的现状

1.1我国农业水利管理的基础设施功能趋向老化

将农田水利设备应用到水利管理中主要是做好防旱、排涝和对水资源进行存储,因此农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农田水利设备的质量。我国虽然在20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在农田水利设施中加大投入,由于使用时间太长,一些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而陕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在农田水利设备出现故障之后又难以进行维修,由于该地复杂的天气情况,降雨稀少,河流缺乏,没有足够的水利资源,应用的灌溉设备由于经济落后也没能更新换代,这就导致了陕北地区的灌溉效率较为地下,其中也反映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的问题。

1.2我国农田水利管理相对薄弱

我国在农田水利的管理环节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存在着产权不明确、相关维护责任难以落实的问题。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主要归属于基层的乡镇水利服务站,但是由于对农村乡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之后,我国的乡镇水利服务站被大量撤销。

1.3我国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各地政府就在针对如何有效开展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我国农村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的整体发展趋势不大乐观,地方政府只重视该地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技术设施进行资金和技术投入等没有引起重视,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地方政府对于农田水利设施也越来越没有重视起来,这就导致了我国农村小型水利灌溉没有取得显著的发展,就陕北地区为例,该地政府十分的重视本地的经济发展,在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投入方面比较少。

2防洪抗旱和农田水利管理

2.1积极的推广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最大限度减少水资源浪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节水灌溉的技术方面取得很大的成果,对于节水灌溉技术有了一定的研究,这些技术在农田水利事业中发挥了重要意义。要想加大农田水利管理需要全面的推广节水的设施和节水技术,政府引导农民选择合适的设备,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灌溉、滴灌、喷灌、微灌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减少了水分的流失,而且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收入。更甚者对于农业污染也有一定的遏制作用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力。所以,在现代高科技的环境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村水利建设中将会变得更加重要。尤其是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我们也应该把一些在节水灌溉方面做得突出的地区列为典型代表学习经验,不断地完善灌溉设备,进而加快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构建科学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

政府和水利部门应改善以往重视建设轻视管理的理念,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提高重视,积极引入科学的管理理念,并结合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来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决策,从而构建出科学的管理模式。如在初级阶段,水利机构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满足农民的需求放在工作的首位,从而激发出农民对于农业生产活动的热情,但到了中期或者后期,就需要对管理模式做出适当的调整。在中期阶段,水利机构可以给予农民一定的权利,让农民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表达出他们在农田水利灌溉方面的需求。在后期阶段,水利机构可以采用目标管理的方式,运用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确保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管理模式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应该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及时进行改进和创新,保证农田得到合理灌溉。

2.3加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

在实际的运用中,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难免会因为年久失修等因素而出现设施故障,为了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开展,就需要要对农田灌溉的各种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而这必然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应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也可以从银行贷款来获得更多的资金,并加强监督力度,确保资金被用到合理的地方,让农田水利灌溉的设施可以得到有效的维护,从而保证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可以顺利进行。

2.4提高灌溉效益

要提高农田水利的灌溉效益,就需要制定出符合水利灌溉特点的管理策略,使其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求,通过完善农业用水的收费制度,减少以往灌溉用水中经常出现的收费不齐和价格不清等问题。对农民用水的秩序进行规范,避免浪费水资源。另外,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来促进农田水利灌溉带来更多的效益:一是进一步扩展灌溉的面积,但在扩展面积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结合当地水资源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过度扩展而导致无法补救的局面。二是引入新的节约型的灌溉技术。以往大部分农村使用的是漫灌措施,该措施指的是在水的源头挖出一条沟渠,利用这条沟渠将水引到需要灌溉的田地之中,如果渠道距离田地的距离比较长,加上沟渠是土质的,容易吸收水分,导致很多水资源被浪费。如今水资源十分紧缺,为了节约水资源,水利机构应积极引入新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

2.5强化防洪除涝的工程管理

在农田水利管理中,做好防洪除涝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防洪除涝工程的建设并不是要产生足够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因此水利工程更加具有公益性,其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关乎着农业的生产发展状况。

结束语

总的来说,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我国经济想要健康发展的物质保障。近些年来随着我们祖国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各地对农田水利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相信农田水利设施也将更好地发挥出防汛抗旱的功能。本文首先对我国农田水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积极的推广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构建科学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加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强化防洪除涝的工程管理等防汛抗旱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冯燕.江西省水利信息化管理系统[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5,06:92-94.

[2]邱胜民.浅谈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重要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5,16:63.

[3]袁国兵,苏建军.辽宁省防汛抗旱工作若干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09:139-142.

[4]李娟.宁夏防汛抗旱工作取得的新进展[J].科技资讯,2015,32:101+103.

[5]记者覃杰.我市加快水利兴修以防汛抗旱[N].柳州日报,2015-10-20001.

论文作者: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  ;  ;  ;  ;  ;  ;  ;  

防汛抗旱与农田水利管理的探讨论文_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