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深港金融融合问题探讨_银行论文

1997年深港金融融合问题探讨_银行论文

“九七”深港金融衔接问题之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港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7月1日以后香港将成为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如何做好深圳与香港的金融衔接,促进深港经济共同繁荣,亟需我们探讨,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市场化的金融体制,与香港金融体制相衔接。

香港金融是自由开放的市场金融。它的金融市场化主要表现在银行商业化、资金商品化和利率市场化三个方面。香港银行“三化”的金融体制,是与香港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深圳实行市场经济,同样要建立市场化的金融体制与之相适应,与香港金融体制相衔接。为此,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一)实行专业银行商业化。深圳经济特区创建以来,金融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专业银行商业化方面进展缓慢,许多问题至今尚未解决。这主要是专业银行的产权界限不清晰、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以及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混在一起等因素所致。银行难于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经营,经营效益不够理想。可见,加快专业银行商业化是深圳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首先要改革金融资产所有权,使之明晰化。办法是把国家专业银行改造为国家银行控股、地方金融机构和企业参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次是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经理)负责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然后是把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分开。政策性业务移交政策性银行经营。商业银行以利润为经营目标,推行利润目标化。

(二)改革资金管理体制,实行资金商品化。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货币资金是银行经营的特殊商品。银行商业化,要求资金商品化。为此,要改革资金管理体制,实行自主经营,资金自求平衡,改变依赖中央银行,吃资金“大锅饭”的现象。银行资金的营运,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市场资金供求的状况,由银行自主经营。银行资金的投向,贷与不贷、贷多贷少,期限长短等全由银行自主决定。坚决制止人为的行政干预,杜绝批条放款和人情放款。维护银行经营的自主权,确保银行资金的安全性、周转性和效益性。

(三)改革利率体制,实行利率市场化。利率是市场资金的价格。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利率必须市场化。在利率管理方面,香港有许多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香港没有中央银行,其利率管理由银行公会负责。银行公会每周召开一次会议,根据国际资金市场和汇率变化情况,厘定银行基准利率,不断调整银行的存放款利率。每年调整6到10次。银行公会运用利率这个经济杠杆,调节货币供应,以保持港币汇价的稳定。近年来,我国银行利率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多次调整银行利率。尽管利率灵活性有所提高,但灵敏度不大。利率管理依然偏松,有的金融机构随意提高利率争存款的现象屡见不鲜。利率调整频率也不够高。利率的杠杜作用发挥得不够好。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化利率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我们可以学习香港的经验,成立特区银行公会,把利率管理交由银行公会负责。银行公会的会员由特区人民银行行长兼任。公会定期召集会议,研究和拟定银行基准利率,规定存放款利率浮动幅度的上下限。根据经济、物价和资金市场的变化,适时高速利率,提高利率的弹性和灵敏度,充分发挥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二、加快金融国际化步代,与香港国际化金融相衔接。

香港金融国际化包括银行体系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和金融业务国际化。深圳要加快金融国际化步伐,在国际化金融方面与香港相衔接。

(一)银行体系国际化。香港银行体系国际化的特征是外资银行特别多。香港银行体系是以外资为主。1993年底,香港持牌银行177家,其中外资银行达147家,占持牌银行的85%。香港银行体系高度国际化,是香港政论实行更加自由的金融政策,吸引大批外资银行涌进的结果。深圳特区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体系国际化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深圳有外资银行30多家,居全国首位。今后我们要逐步放宽金融政策,为外资银行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如逐步放开人民币业务,允许外资银行增设营业网点,为外资银行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等)。同时,深圳国家金融机构也要走出去,在香港和海外设立分支机构,逐步形成国际化的金融机构网络,实现金融体系国际化。

(二)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包括货币市场国际化、外汇市场国际化和证券市场国际化。香港货币市场每天进出资金达数十亿港元。深圳可以与香港货币市场联网,沟通融资渠道,发展同业拆借业务,发行短期债券,推进深圳货币市场国际化。香港外汇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取消外汇管制为前提的。1973年1月1日,香港取消外汇管制,港币可以自由兑换外币,逐步形成了以港币自由兑换外币的市场,进而发展以美元为主的各种外币互相自由兑换的市场。深圳外汇市场与香港外汇市场相衔接,首要条件是取消外汇管制,实现人民币与港币(包括其他外币)自由兑换。同时在通讯设备、操作规程和交易品种等方面与香港外汇市场相衔接,并通过香港外汇市场与国际外汇市场接轨。香港证券市场历史悠久,管理经验丰富。深圳要认真学习他们的经验,加强深港证券市场的合作,两地上市公司可以互相挂牌,在适当时候统一A、B股市场。要严格规范上市公司行为,提高上市公司经营效益。

(三)金融业务国际化。香港金融业务国际化,主要表现在金融业务多元化和业务技术的创新。在这方面,深圳要象香港那样,开展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除了发展传统的存、放、汇业务以外,还要大力拓展信托、担保、证券、国际结算、外汇买卖、信息咨询和离岸金融等业务。要适应香港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要求,不断创新金融业务,存款方面,要开办各种外币存款、离岸存款、可转让存款证和掉期存款业务。融资方式方面,要大力拓展银团贷款、发行票据、外币与利率掉期、远期利率合约等业务。支付工具方面,要大力推广信用卡、旅行支票、旅行信用证和电子卡业务。要广泛采用电子技术,运用电脑外理银行业务,提高工作效率,加带实现金融业务现代化。

三、营造国际化的金融管理体系,与香港金融管理体系相衔接。

香港金融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国际化基础上的。香港金融管理体系由政府部门、咨询机构和同业公会组成,香港没有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在财政司下设金融事务科统管一切金融监管事务。科内设外汇基金小组、金融统计小组和银监处,分别负责管理港币发行基金、金融统计和银行业的监管工作。咨询机构是港府管理金融业法定机构,协助港府加强金融监管工作。目前有外汇基金、银行业和保险业咨询委员会。同业公会是香港金融同业的行会组织。主要有香港银行公会、信托基金公会、资本市场公会、保险业公会和证券业公会等。通过同业公会自律,发挥管理职能。香港金融管理的最大特点是以法治为中心,依法管理金融。香港政府参照国际惯例,制定了一套金融法规,与国际金融法规相衔接。这些法规主要有《银行业务例》、《保险业条例》、《保障投资人士条例》、《放债人条例》、《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条例》等。1988年香港政府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规定了各级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比率,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资产风险管理。各级金融机构也按照国际化的要求,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形成了法治意义上的国际化金融管理体系。

深圳金融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主要是机构不健全,法规不完善,监管不得力。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为此,一要健全机构,强化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可以参照香港的做法,设立一些金融咨询机构和金融行业公会,协助政府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正常秩序。二要加强金融立法,依法管理金融。《银行法》、《外资银行法》、《证券法》、《票据法》和《投资法》等要尽快出台,使金融管理有法可依。各级金融机构也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法规进行运作。三要在金融机构全面推行资产风险管理,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规定资本充足比率、资产流动比率和呆帐准备金比率,降低金融资产风险,提高资产质量,全面提高金融管理水平。四要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三大法宝,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管理。通过健全机构,完善法规,运用“三大法宝”营造一个国际化的特区金融管理体系。

四、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货币制度,与香港货币制度相衔接。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货币制度对搞好深港两地货币制度的衔接、促进深港资金流通和繁荣深港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香港货币制度有三个特点,一是港币由私营商业银行发行。香港没有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职能由港府和英资商业银行共同执行。港币由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发行(编者注:中国银行已从1994年5月起成为第三家港币发钞行)。二是港币是自由兑换的货币。1973年1月1日香港取消外汇管理制以后,港币可以自由兑换各种外币,成为自由交换的货币。三是实行以外汇基金为发行机制。发钞银行发行港币时,必须以十足的资产换取外汇基金的无息的“债务证明书”,作为发行钞票的依据,以控制港币的供应量,维持港币的稳定性。

深圳当然不能照搬香港的货币制度,但是有两点需要与香港衔接好。一是要实现人民币与港币(含其他外币)自由兑换,资金可以自由进出。二是深港两地实行人民币与港币同时流通有利于两地资金融通,有利于加强深港经济联系与合作。深港两地实行人民币与港币同时流通,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目前深港两地人民币与港币同时流通量已成现实。据调查统计,目前港币在深圳流通量已占深圳货币流通总量的20%。1993年3月,经国家批准,进入香港的人士允许有限量携带人民币出境,人民币已进入香港流通领域,成为香港流通的货币。而且在香港成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后,港币将成为我国的物区货币,港币在深圳特区流通是无可非议的,人民币在香港流通也是合法的。今年5月2日,中国银行发行的港币在香港正式面世并开始流通,这是香港货币制度在新时期内出现的新面貌,它不仅有利于香港货币体系的延续和平稳过流,而且为深港货币制度的顺利衔接创造了条件。

标签:;  ;  ;  ;  ;  ;  ;  ;  ;  ;  ;  

1997年深港金融融合问题探讨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